
步入化学殿堂复习学案.pdf
16页1 初中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复习学案 二、知识回顾: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定义本质区别宏观:没有————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只是微粒间隔可能改变宏观:有生成 微观:微粒发生了变化现象特征形状或发生变化常伴随、、、 或等实例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发生化学变 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 )区分依据最本质的区别是2.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能量的变化,如: 木柴燃烧取暖, 就是把能转化为能和能;电灯照明是把能转化为能和能; 电解水是将把能转化为能; 电池充电是把能转化为能3.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中用到主要仪器是和石棉网; 现象是、、 4.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5.按要求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用 _________ _ 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应用 __________ ,应 在容器正上方滴加 ④取粉末状药品用 ______ 或___________ 取块状药品用___________ ⑤盛装固体常用 ___________ ,盛装液体药品常用 __________________ 6.组装仪器装置的顺序是由向,由向。
7.使用药品要做到 “三不”:分别是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三、基本操作:1、固体药品的取用:A. 块状用取用 B. 粉末状用取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 A. 胶头滴管 B. 细口瓶里取用试液(倾倒)3、酒精灯的使用: (1)火焰分为、、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部分;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盖灭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①加热前,先把玻璃容器外壁的水,以免炸裂试管;②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试 管 夹 夹 在 试 管 口 的 ______ 处 试 管 倾 斜 约 _____ ° , 加 热 时 , 切 不 可 让 试 管 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免液体沸腾溅出伤人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防止,引起试管炸裂;试管炸裂的原因是:、、5、取用一定量的药品①液体用:a.量筒应放,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改用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b.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偏;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偏;2 ②固体用:a.将游码拨零, 调节天平平衡; b.称量物放盘,砝码放盘。
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纸片上(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砝码要从到加,用镊子拨动游码;称量物的质量= 的质量 + 的质量二、中考精炼1.下列物质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A、棉花木材大理石 B、木材橡胶塑料C、羊毛玻璃不锈钢 D 、塑料陶瓷合成纤维2.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从棉花纺成纱到制成布的工艺 B.新能源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C . “神七”飞船轨道的研究 D.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木柴燃烧B. 冰雪融化C. 白磷自燃D. 食物变质5.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 B.花香四溢C. 洗净的铁锅常出现锈渍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6.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7.如图所示,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8. 下列对化学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化学物质就是有毒有害物质 B. 食品中添加化学物质一定对人体有害C. 化学物质绝对无毒无害D.化学物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但有些化学物质给人类带来灾难9. 实验室里下列仪器属于玻璃仪器,且可直接加热的是()3 A. 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10.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1. 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 B C D 12. 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13. 下列实验操作,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A. 急于加药品时,也不可用手直接抓取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可让试管口对着自己和旁人D.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14.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B.吃进的食物一断时间后被消化了C.淋雨后,自行车生了锈D.水放进冰箱一断时间后结冰15.下列常见的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粉笔折断B、湿衣服晾干C、食物腐烂D、木材做成桌椅1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弯曲B.铁生锈C.铁矿石粉碎D.铁熔化17.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4 A.剩饭馊了B.液化气燃烧C.水沸腾了D.菜刀生锈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B.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C.凡是“绿色食品”均不含化学物质D.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19.下列是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不同,这种变化是()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B.被雨淋湿的自行车车圈上出现锈渍C.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D.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2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蜡熔化B. 汽油挥发C. 湿衣晾干D. 木柴燃烧三、填空与简答(共31 分)31.用化学符号表示:(1)氢原子;( 2)氧分子;( 3)水分子。
32.用“分子” 、 “原子”填空:(1)水是由构成的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2)根据甲烷的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①甲烷是由构成的②甲烷分子是由原子和原子构成的③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个原子和个原子④甲烷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33.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H H H H C 5 3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前提,请回答:(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______________套入(选填“底”、“口”)2)给固体物质加热,装配铁架台上的试管口要稍,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3)酒精灯加热应用酒精灯的(内焰、外焰、焰心)(4)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取用块状固体药品一般用___ 夹取35.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3)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4)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5)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四、实验探究题(共29 分)37. 小明同学做了“给液体加热”的实验后,发现试管底部有裂纹,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导致试管有裂纹的可能原因(答出两点即可,试管本身质量问题不考虑)1)(2)38.指出图中倾倒液体药剂时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_______________ 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_______________ _____ 39. 如图,回答问题:(1)灯焰处a 为 ,b为,c 为2)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1-2 秒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在处(填 a、b、c)的部分最先碳化(变黑),说明试解释家用煤气炉上都有一个高低适宜的放锅三角架?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复习学案】一. 水的三态变化只是和的变化,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
二. 分子分子是最小粒子如:6 分子的性质,,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热胀冷缩与分子变化有关,而不是分子改变的结果三.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1. 水资源: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 97.5% 水集中在里,淡水量仅占地球总水量的% ,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占全球总水量的 %2.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的步骤①法除去水中较大的不溶性固体颗粒 ( 通常加入明矾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 ;②法除去水中较小的不溶性固体颗粒;③除去水中的一些有颜色或气味的杂质;④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 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四. 混合物分离的方法【P26】1. 过滤法:适用于分离颗粒的混和物的方法主要仪器:要求:一贴、二低、三靠玻璃棒在该实验操作中的作用:2. 蒸馏法:适用于分离沸点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通常沸点相差30℃以上 ) 或分离液体中的性物质如蒸馏海水得到蒸馏水3. 蒸发法:分离溶解在液体中的体物质4. 结晶法固体物质从溶液中以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5. 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是五. 纯净物和混合物1. 纯净物:是由组成,如:2. 混合物:是由混合而成,如:六. 硬水和软水1. 硬水含有较多的天然水如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2. 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产生的是硬水3. 生活中把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将水7 水分子的变化一、水的分解:使用电源,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或溶液。
实验现象:正、负两极的玻璃管内都有产生,同时液面下降,最终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气体检验:正极气体:能使,证明是气负极气体: 能,产生火焰并生成,证明是气实验结论:水是由和组成,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原子实验误差分析:为什么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氧气具有氧化性,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实验开始时容易将电极氧化,使氧气体积相对减小;收集氧气的装置漏气二. 电解水的微观解释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和,每两个结合形成一个子,每两个结合形成一个子由此可以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组合形成新物质的分子三. 水的合成——氢气的燃烧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的火焰, 烧杯壁上有生成,手感觉烧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点燃不纯的氢气时可能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氢能源的优点:、、四.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还有溶解性、性、延展性、性、8 导热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五.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物质的化学反应。
表达式 A + B + ----→ C ② 分解反应 (一变多)表达式 C → A + B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 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构成原子的微粒是、、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