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显示性成果认定及加分细则.pdf
6页1 附件: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显示性成果认定及加分细则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显示性成果认定及加分细则((2017 年修订版)年修订版) 一、学术论文一、学术论文 1、发表已见刊的论文基础基础计分计分规则如下: 1 篇 SCI 一区期刊论文计 240 分; 1 篇 SCI 二区期刊论文计 120 分; 1 篇 SCI 三区期刊论文计 60 分; 1 篇 SCI 四区期刊论文计 30 分; 1 篇 CSCD 核心库期刊论文计 15 分; 1 篇 CSCD 扩展库期刊论文或 SCOPUS 收录期刊论文计 10 分; 1 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计 6 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 ; 1 篇其它期刊论文计 1 分 (含中英文, 须含有国际标准期刊号 ISSN 或 e-ISSN) 2、下列国家行业权威中文期刊而未被 SCI 收录的论文计 25 分: 序号 期刊名称 序号 期刊名称 1 地质学报 2 地质论评 3 沉积学报 4 地质科学 5 石油学报 6 地球科学 7 地球化学 8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0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1 古生物学报 12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 3、1 篇 SCI 论文进入 ESI 0.1%(全球 TOP 0.1%,工程学或地球科学) ,追加 1000分;1 篇 SCI 论文进入 ESI 1%(HCP,工程学或地球科学) ,追加 300 分;1 篇 SCI 论文进入 ESI 3%(扩展版 ESI 高被引论文,工程学或地球科学) ,追加 150 分。
ESI 论文引用情况以当年奖学金评定成果公示之前成果公示之前为截止日期,以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出具的检索证明为依据,一个年度只能提交一份检索证明论文加分以参加奖学金评定当年实际计算 4、被 EI 收录的期刊论文在原期刊类别基础上再追追加加 5 分分; 5、说明 (1)上述所有论文均指期刊正刊论文,不含没有国际标准刊号 ISSN 或 e-ISSN 的其它出版物,也不包含发表在国内非学术期刊上面的论文论文内容必须与所就读的学科领域相关 2 (2)对于在 SCI 源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正式刊出或发表(online) ,被检索的论文需出具图书馆检索报告,SCI 分区以刊出当年的中科院按期刊大区期刊大区分区目录为准,刊出当年分区未公布的以上一年公布目录为准对于 EI 源刊上见刊发表的论文,需出具图书馆检索报告方可认定为 EI 收录,当年无检索报告而在次学年评奖有效区间内收录的,在次年评奖计分时可按 EI 收录分值扣除上一学年已按其他相应类别记分分值的差值计分(只计分差,凡已使用论文均不能再次使用作为门槛条件) (3)对于研三、博三学生,收到录用证明的论文可以参与计分,但必须是确定在次年 6 月离校前能正式出版的文章,其中,国内未见刊论文应有杂志社提供的明确的出版卷 (期) , 国外未见刊论文应有电子文档。
已确定在毕业前见刊录用证明的论文,根据论文录用期刊相应类别(以上一年度收录分类目录为准)参照上述第 1、2 条计分细则按分值的3/5计分 (EI源刊录用且符合条件的期刊论文视为CSCD核心库期刊录用) (4)在增刊发表的 SCI 论文,其分值按正刊计分的 50%计算 (5)为加强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导师团队在指导研究生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按照论文标注国际惯例,导师或导师团队教师署名第一、研究生署名第二的文章与研究生署名第一、导师或导师团队成员为通讯作者的文章等同,导师团队成员需在研究生入学培导师团队成员需在研究生入学培养计划中明确养计划中明确学术期刊论文作者署名方式作者署名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1)以导师或导师团队成员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2)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且导师或导师团队成员为通讯作者(排名前三),该类文章奖学金评定时须由导师签署认定、推荐意见 (6)ESI 论文单位署名必须符合本细则要求,计分按作者排名相应条款执行 二、学术会议论文二、学术会议论文 撰写和发表学术会议论文的意义在于学术交流和研讨的过程,因此,学术会议论文计分的基本条件是“被会议录用的报告论文或张贴论文,且本人参加了会议”。
计分规则如下: 本学科重要国际性学术组织主办且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报告计 15 分、张贴论文计 10 分; 国内一级学会或本学科重要国际性学术组织主办在中国大陆召开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报告计 10 分、张贴论文计 5 分; 本学科国内一级学会下属各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国际、国内会议:报告计 7 分、张贴论文计 2 分; 学院主办国际会议、 国内会议: 报告计 6 分、 张贴论文计 2 分, 摘要入选 2 分 说明: (1)以上会议论文须提供相应会议指南、学院网站参会新闻报道及有会场背景本人参会图片的相关证明材料; (2)根据主办单位会议发布通知确定; 学术会议论文作者署名方式具体要求如下:学术会议论文作者署名方式具体要求如下:(1) 以导师或导师团队成员为第一作者,3 研究生为第二作者;(2) 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且导师或导师团队成员为主要作者之一 (排排名前三名前三),该类会议交流论文奖学金评定时须由导师签署认定、推荐意见 (3)本学科重要国际性学术组织见附录; (4)会议论文(不含发表在非本学科会议的论文)若被 SCI、EI 和 ISTP 检索,则在该论文在原会议论文基础上分别增加 5 分, 检索论文需提供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出具的检索证明; (5)同一篇文章重复参加不同学术会议,按会议最高相应等级计分; (6)校内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国际会议视为学院主办国际会议对待,校外学生论坛会议也视为学院主办学术会议对待。
(7)国内专业委员会及以下主办的学术会议加分设上限国内专业委员会及以下主办的学术会议加分设上限 30 分分/年年 三、学术会议论文获奖三、学术会议论文获奖 凡符合上述第二条计分细则的学术会议论文获奖,在会议论文计分的基础上追加计分规则如下: 全球(中国区以外)学术论文获奖(有证书) :特等奖计 50 分,一等奖计 30分,二等奖计 20 分,三等奖计 10 分(若大会只评优秀论文奖的按二等奖计,下同) 洲级分赛区评出的奖项依次按 3/5 计分; 国内一级学会学术论文获奖(有证书) :特等奖计 20 分,一等奖计 10 分,二等奖计 6 分,三等奖计 3 分; 国内二级学会学术论文获奖(有证书) :特等奖计 10 分,一等奖计 5 分,二等奖计 2 分,三等奖计 1 分 四、四、专著专著(仅指国家一级出版社著作)(仅指国家一级出版社著作) 1 本专著独著 30 分;合著第 1 作者计 15 分,第 2 作者计 10 分,第 3 作者计 5分 五、授权五、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计分规则如下: 本学科专业领域发明专利计 40 分、软件著作权计 5 分、实用新型专利计 5 分。
说明:说明: (1)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必须已经获得授权证书(通过变更或转让获得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不予认可) ; ((2 2))作者署名方式具体要求如下:作者署名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1)以导师或导师团队成员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2)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且导师或导师团队成员为主要作者之一(排名前三),该类成果奖学金评定时须由导师签署认定、推荐意见 (3)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每年累计加分上限均为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每年累计加分上限均为 20 分分 六、六、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 4 学生本人进入有效排名且个人持有获奖证书的科技进步奖成果计分规则如下: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以上计 150 分、二等奖计 100 分;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计 80 分,二等奖计 40 分,三等奖计 20 分 七、七、本领域的全国性学科技能竞赛和知识竞赛本领域的全国性学科技能竞赛和知识竞赛 由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行业协会(附录)主办的全球性学科(论文)竞赛(含 5人及以下组队参赛)获奖(有证书) ,每人计分:特等奖 50 分,一等奖 30 分,二等奖 20 分,三等奖 10 分。
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竞赛、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编程大赛、全国大学生测井技能大赛、全国油气地质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 GIS 应用技能大赛等国家级学科技能竞赛单项(含 5 人及以下组队参赛)获奖(有证书) ,每人计分:特等奖计 30 分,一等奖计 20 分,二等奖计 10 分,三等奖计 5 分省级学科竞赛按相应获奖等级的 1/2 计分 全国沉积学知识竞赛、全国油气地质知识竞赛、全国石油工程知识竞赛、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等全国知识竞赛单项 (含 5 人及以下组队参赛) 获奖 (有证书) ,每人计分:特等奖 20 分,一等奖 10 分,二等奖 7 分,三等奖 2 分 说明说明: (1) “国家级”是指由教育部等国家部委或国家一级学会主办、教育部认定的竞赛(参照学校认定大赛级别) ;同一大赛不重复计,按就高原则计分 (2)若组办竞赛机构只设第一、二、三名或者冠、亚、季军,则按对应级别竞赛的一、二、三等奖计分 八、八、“挑战杯挑战杯”等全国大学生竞赛(公共类)等全国大学生竞赛(公共类) 全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单项(含 5 人及以下组队参赛)获奖(有证书) ,每人计分:特等奖计 120 分,一等奖计 80 分,二等奖计 50 分,三等奖计 20分 (有证书) 。
省级获奖按相应等级的 1/2 计分, 同一作品计分取最高获奖级别,不重复计分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单项(含 5 人及以下组队参赛)获奖(有证书) ,每人计分:特等奖计 80 分,一等奖计 50 分,二等奖计 30 分,三等奖计 15 分(有证书) 省级获奖按相应等级的 1/2 计分,同一作品计分取最高获奖级别,不重复计分 九、九、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单项(含 3 人及以下组队参赛)获奖(有证书) ,每人计分:一等奖计 30 分,二等奖计 15 分,三等奖计 8 分(有证书) 5 十、英语水平十、英语水平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计 20 分,一等奖计 15 分,二等奖计 8 分(有证书) 对英语六级成绩达到 500 分及以上者,且雅思成绩达到 6.5 分或托福成绩达到86 分,可计 2 分;雅思成绩达到 7.0 分或托福成绩达到 100 分,可计 5 分;计分取最高值, 英语六级、 雅思、 托福不重复计分, 且在有效期内只能加分一次。
十一、几点说明十一、几点说明 1、学术论文成果单位署名方式: (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 (2)四川省天然气地质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3)中石油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沉积与成藏分室•西南石油大学; (4)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一篇论文可选其中一种或同时多种署名方式 授权专利的单位署名方式:第一专利权人为西南石油大学; 软件著作权单位署名方式:由于软件著作权没有单独的单位署名位置,请把西南石由于软件著作权没有单独的单位署名位置,请把西南石油大学作为著作权人放在著作权人署名最后油大学作为著作权人放在著作权人署名最后 2、在不涉及版权的前提下,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成果在中英文期刊发表或获得不同级别奖励,按就高不就低原则计分,不重复计分 3、除特殊说明外,以上成果必须提供原件及复印件,并通过审查 4、若出现以上未列出的其他重要学术成果,经评委会讨论认定,可参照以上同类学术成果评分 5、以本细则正式发布之日起界定成果署名方式细则发布日之前已被正式接收或以本细则正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