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2016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卷.pdf
5页1 天全中学高 2013级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 小题,每小题2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幽王为讨宠妃褒姒欢心,烽火戏诸侯,又废太子宜臼,立褒姒子为太子,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立宜臼为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制受到冲击 B.宗法制引发贵族间争权夺利的斗争C.周幽王厉行君主专制 D.申侯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宗法分封制2. 《日知录》中载: “汉时赃罪被劾,或死狱中,或道自杀唐时赃吏,多于庙堂决杀,其特宥者乃长流岭南 ,, 宋初郡县吏,承五季之习,赎货厉民,故尤严贪墨之罪元史至元十九年敕中官吏,赃罪轻者决杖,重者处死 中国古代对赃官严惩的主要目的在于A.维护法律体系的尊严 B .维护和强化中央集权统治C.加强官僚队伍的建设 D.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3. 对下表(表一)的解读,正确的是: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 年)时间人口(百万)粮食总产出(千吨)种植面积(百万公倾)粮食单产(千克 / 公倾)粮食全部作物1400 72 20520 19.8 24.7 1038 1650 123 35055 32 40 1095 1750 260 74100 48 60 1544 1820 381 108585 59 73.7 1840 表一A.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B.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这时期农业的发展D.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4. 关于鸦片战争, 近代史主流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又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材料意在说明A.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B.清史鸦片战争观是错误的C.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D.不同史观必得出不同结论5. 以下为《 19 世纪 60~ 90 年代中国纺织品进口情况表》(表二)该表能反映时间进口总值(单位:银两)其中(单位:银两)棉织品和毛织品占当年进口总值之比棉纺织品毛织品1867 年6930 万1300 万740 万29% 1873 年7410 万1800 万590 万32% 1883 年7360 万1680 万390 万28% 1893 年15130 万2730 万460 方21% 表二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棉、毛织品是最大宗的进口商品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这一时期外贸顺差不断扩大2 图一6.1842 年, “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 ”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 .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 .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7.1876 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
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 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C.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8. 根据图一面的纸币蕴含的历史信息,推测其最可能流通于A.20 年代初的苏俄B.大革命时期的广州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根据地D.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统治区9. 英国记者杰克. 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 ,, 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 杰克 .贝尔登的看法A. 揭示了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B. 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C. 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D. 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10. 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指出:“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制政体;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体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 ) A.民众利益至上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实行贵族政治D.王权与族权的结合11.1730 年,英国下院的反对派领袖威廉·多德斯韦说:“我们对于自己起着国家的大公审庭的作用极为自豪。
1774年,诺斯勋爵则愤愤地说,议员们“责难大臣,还要他们每日报告工作 ,, 他们的根本目的是要把行政部门置于被质讯的地位”这反映了18 世纪的英国A.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 B.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C.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12.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 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材料认为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A.黑奴贸易无利可图 B.英国文明程度的提高C.非洲人民的反抗 D.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第 15 题 15 分,共 52 分13. (2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从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贵君轻”的主张,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从朱熹要求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这些闪耀着分权制约光芒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些思想及其实践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君主专制,但对封建君主专制多少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 近代中国的分权思想来源于西方,雅典权力制约机制自梭伦改革始,如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陪审法庭主要职能在于司法,但它同时也拥有一定的立法权——据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材料二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到了近代, 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19 世纪中叶,清朝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和变形,这种局面为近代军阀分裂割据埋下了伏笔,但也使讲求经世致用、注重社会实际的地方督抚大员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20 世纪初立宪派主导的分权立宪运动迅速开展起来,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革新力量,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化政治进程,对清王朝的覆灭起了重要作用——据傅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分权的特点8 分)(2)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权力制约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10分)(3)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政府权力演变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7 分)14.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商周时期,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
姓”原于氏族,同一氏族的后代,属于同一个姓姓”具有“别婚姻”的作用,同姓不能结婚但是,女子用姓,男子不称姓氏” 是为了区别氏族内部不同家族而出现的其来源有地名、 官名、兄弟排行等等 但是,“氏”是用于“别贵贱”的,只有贵族出身的男子才能称“氏” “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战国以来姓氏已不再有别,姓亦是氏,氏亦是姓《史记》叙事称人,氏亦称姓,姓亦称氏,即是明证氏与姓皆只是冠人名别父系或母系亲缘而已,氏亦不复是尊贵与地位的象征,百姓也称“氏”,姓亦不再是女子的专称于是姓氏合一—— pujr 的博客《探究春秋人名姓氏及称谓的意义》材料二广义的人名除名字外,还有字、号等称谓以前,称字称号的风气颇盛,尤其是在文人雅士圈子内以后,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 字、号骤减,只用名的风气日炽,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今——王泉根《当代中国人取名用字的时代性与地域特色》请回答: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有关姓氏、称呼变化的信息,并予以说明 (12 分)4 15.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4 年 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加紧研究制定推动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盐业体制改革总的方向是“政企分开,取消食盐专营”。
此消息一出,公众与业界反响强烈,皆认为在我国持续了2600 多年的食盐专营制度将要废除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 齐国管伸开创了中国食盐专卖制度,使得齐国国力大增,为称霸诸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开始任命御史大夫张汤等实行盐铁官营,对食盐经营进行严格管理,禁止富豪雇人擅有山泽之利对私自煮盐者,没收煮盐工具,还要处以“铁左趾”的酷刑 汉昭帝六年(公元前81 年),举行了中国经济史上著名的“盐铁会议”,形成了重要文件——《盐铁论》 在宋太宗至真宗这段时间,主要实行禁榷法 禁榷法包括官卖、 计口授盐、计税敷盐、计产敷盐和常平盐等明朝主要实行民产、官收,就场专卖的办法专卖制主要有三种:开中法、计口授盐法、商专卖法 其中商专卖法是盐专商直接与灶户交易,官府不再向灶户收盐,而令灶户按引纳银,商人则直接向灶户购盐而不经官——摘编自曾双余《中国2600 年盐制演绎寻踪》材料二 1913年,袁世凯与英、法等五国银行团签订了《善后借款合同》条款,,,承认要在外人襄助下,对中国盐税征收办法实行整顿改良 根据善后大借款合同,英国人丁恩担任盐务稽核所会办,,, 丁恩在印度实行的“就场征税、自由贸易” 的盐政政策卓有成效。
来华前,对中国的盐务已做了较深研究,到任后第二天,他就给财政部提出了《改良盐务条议》的条陈,明确提出:“盐政欲增加收入,罗致巨款,政府不必独揽制造如能设法于盐斤未离滩之先,即将课税全数征收,则收入自然源源不穷 尽管遇到种种阻难,但开放引岸(指定给请引行盐的盐商的专卖区)、自由贸易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在丁恩及其国内改革派的努力下,民国初年的盐务改革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民国初年的这次盐务改革, 客观上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过程中建立的稽核制度,对后来的中国盐务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盐务近代化的开端 后人评价丁恩为“热心改革家”、“主张废除专商最力之第一人”——摘编自潘前芝《1913,中国盐务大改革》(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盐政发展的历程6 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盐政改革的原因,并简要加以评价9 分)5 天全中学高 2013级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第 I 卷(选择题,共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A B D C C D B C A B A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第 15 题 15 分,共 52 分。
13. 答:(1)特点:古代中国: 在君主专制的前提下,通过相权(谏官)、天道(道德)、地方分权来制约君权 4 分)古代雅典: 是奴隶制民主的组成部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交叉制约4 分)(2)思想: 法制;分权制衡4 分)背景: 防止专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影响;中世纪的相关经验6 分,任意三要点即可)(3)演变: 从传统的中央集权到近代的地方分权2 分)影响: 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近代中国军阀分裂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