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解决兰州市市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调研报告.doc
7页有关解决兰州市市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调研报告关于解决兰州市市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20__级雕塑系马先通近些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开展,城市化程度逐步进步,市民生活不断改善,尤其在2022年由总理提出的通过中央批准的针对甘肃省政治经济开展的“国扶十四条”的推动和引领下,我市经济社会开展又步入了一个更快的轨道,经济在逐渐腾飞,人民的收入和生活程度也就在不断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我市的机动车拥有量出现了大幅增长,尤其私家车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而纵观兰州市所处地形,两边围山,中间流河,城市就在这河边山旁的狭长地带中开展,道路无法拓宽,车辆却在猛增,城市交通管理难度随之增大我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并日趋严重,已成为继大气污染之后又一领导重视、市民关注、百姓街谈巷议的热点难点问题,因此,如何解决我市市区道路交通拥堵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为理解市民对于本市交通的意见,也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市交通存在的缺乏,我开展了针对市区居民对于我市市区交通状况意见的调查我通过随机调查路人,以理解兰州市市民对于目前兰州市交通状况的看法再通过采访兰州市交通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理解如今兰州的交通拥堵情况和车辆的增减情况最后走访兰州城市规划局的相关负责人,理解如今兰州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详细的一些措施和方案。
一、调查路人新年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人人都要穿新衣服,家家都要出来置办年货,购置过年用的东西,因此在春节即将到来的前夕,应该是人们出行的顶峰期,人出那么车动,而车动就会路堵,所以我利用这一交通压力宏大的特殊时期走访了以西关十字为中心,南关十字,东方红广场等商业中心组成的经济圈内的各道路上的司机和行人1、六成的市民(66人认为目前市区交通状况较差调查显示,只有0.4的人对目前我市市区交通状况表示满意,33.6的人认为一般,而有66的人认为较差2、市区交通存在的三个比拟突出的问题在问及“您认为本市交通最需要改良的地方是什么”时,被调查者集中反映了三个问题:一是交通拥挤,需要适当扩建公路二是认为非机动车抢占机动车车道的现象比拟严重,需要进一步标准交通秩序三是认为在红绿灯处应加强监控,并且红绿灯的时间也需视情况而合理的调整3、城市公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调查统计,78.2的人常选择的出行方式是公交车,可以看出公交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调查人群中,67.3的人认为本市公交勉强满足需求,21.8的人认为不能满足,只有10.9认为完全满足由此可以看出我市公交建立仍然有很大的开展空间。
公共交通事业是城市的公用事业,是城市流动的“血脉”兰州市各项建立开展始终离不开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和兴旺的公共交通体系公共交通是解决现实存在的道路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最合理、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公共交通对市民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交通方式的效劳程度,只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并提供平安、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效劳,才能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从而实现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4、对是否取缔载客摩托车的讨论载客摩托车也是市民常选的一种出行方式,不可否认,它的存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令人惊讶的是:本次调查有66.4的人对载客摩托车的存在表示反对,21.8的人表示无所谓,仅有9.1的人对其存在表示支持这个答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载客摩托车闯红灯、行驶在自行车道甚至人行道上、不顾行人安危横冲直撞的情况已让我们见怪不怪由于目前兰州市交通拥堵现象异常严重,而摩的也越来越多并被人们更多的开场承受,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做了深化的分析^p 和研究:(一支持取缔的理由1、违背交通规那么,给交通平安带来隐患;2、局部三轮车夫素质相对较低,破坏城市形象3、随意停摆,有碍城区观瞻;4、摩的拉帮结派现象明显,容易诱发社会群体冲突事件;(二不支持取缔的理由1、方便,速度快,并且有些地方摩托车能到达而出租车等不能到达;2、增加就业时机,促进社会和谐(假如取缔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三我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我认为可以保存摩的确实,摩的是给交通平安带来一定隐患,但是摩的作为城市开展特定时期的产物,还是有一定优点的,所以我认为最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法还是政府加强管理力度,虽然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假如整治出效果,那么对于兰州市目前的交通状况的缓解是有帮助的5、市民对学校门口的交通平安表示担忧有12.7的人认为学校门口的交通良好,不担忧交通平安;32.7的人表示有些担忧;54.6的认为校门口车辆太多,且杂乱无章,不遵守交通规那么当问到“您认为用什么方法能使学校门口的平安变得更加可靠”时,有56.4的人认为应该“安装监控录像,加大对违章车辆的处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希望交通的建立、运行与效劳可以更多地表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与自然生态和城市风貌相和谐、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交通环境,提供更加舒适、便捷、整洁、平安、实惠的交通效劳,满足全社会多样性的交通需求的同时建立一个文明的交通环境二、采访兰州市交通管理局交通管理局负责人向我大致介绍了目前兰州交通的情况我归结为以下因素:造成我市交通拥堵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两类客观因素在于地理位置,我市城区受河谷型地形限制,形成了东西狭长,南北不阔的带状地形,加上黄河及铁道路的阻隔,致使交通形成了“东西拥挤、南北不畅”的现状。
目前,南北向主干道有多条,但东西方向仅有三条主干道,分别为东岗东西路——庆阳路——西津东西路——西固路,南滨河路和北滨河路,而南山路还仅在建立之中1、别看路有多条,但城区路网建立仍然滞后目前我市市区道路规划总长度为864.73公里,面积26.18平方公里,已建成规划道路335.64公里,面积10.28平方公里,仅占规划总长度的39,人均道路面积仅6.23平方米,道路用地率仅占7.77按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标准》规定,20__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道路建立用地率应在15—20,显然我市道路建立用地严重缺乏路少,当然容易堵车2、机动车保有量猛增也是交通拥堵的一大“祸首”截至2022年的9月9日,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到达373701辆,机动车保有量从1998年的77584辆到目前的373701辆,___年增长了4.8倍,仅今年前8个月,全市就新增机动车45322辆,平均月增5665辆急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让本来就狭窄的马路“雪上加霜”3、作为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由于很多车辆都要跨河而行,导致黄河桥附近容易形成交通瓶颈目前正在使用的跨河桥梁有5座,分别为雁滩桥、城关桥、小西湖桥、银滩桥、西沙桥,但以城关桥交通压力最大。
根据测算,该桥18小时总交通量均在5万标准当量以上,单方向交通顶峰小时的最大值接近2500标准当量,极易出现桥面严重拥堵现象并涉及其他方向的车辆;而小西湖立交桥由于功能不完备,致使局部车辆因方向原因上不去和下不来,车辆违章现象时有发生,加重了道路交通拥堵4、公交线网总体布局不合理,直接导致公共交通利用率不高,这也是交通拥堵的重要成因最新调查数据说明,城市居民选择公交出行的比例为28.61,但我市的公交线网却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外围公交线网较为稀疏以七里河区的西津东路为例,该路段共25条公交线路,占所有公交线路的22,而与其同处一区的铁路以南公交线路布设却较少一方面是公交车集中在某一路段,而在别的路段却很少有公交车经过,市民们只好通过私家车或别的方式通行,二者其实都加剧了道路的负担5、非交通占道现象那么成为道路拥堵的主观原因公共停车场停泊车位缺乏,导致车辆无处停放,迫使其在路上停泊,从而增加道路交通压力,这以城关区的武都路尤为明显;另外,商业摊点和集市贸易活动蚕食道路、城市建立占道堆放建材、管线铺设无统一规划、道路被重复挖掘……使原已捉襟见肘的道路面积进一步减少,形成无数“瓶颈”路段和拥堵点。
三、针对以上出现的五个因素,要想改善兰州市市区交通状况,采取什么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又走访了兰州城市规划局其负责人说明,目前,兰州城市规划局结合兰州市交通局,兰州市公安局以及一些相关政府部门,已经展开了详细的整治兰州市交通拥堵现象的行动1、兰州市公安局从2022年9月18日开场,对兰州市所有机动车以及长期在本市行驶的外地号牌机动车,施行按车牌尾号限行措施,每天限行2个尾号,每车每月限行约6天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私家车增长过快上路对交通造成的压力,增强了人们乘坐公共交通的意识,在进一步促进我市公共交通开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缓解了交通拥堵的压力2、快我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进程,尽快完成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专项研究编制工作成立以市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交通委员会,并在此根底上成立兰州市道路交通管理研究所,专门研究本市的交通问题并承当研究全市交通运输和公路开展规划等相关工作3、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立步伐,优化路网构造紧抓国家扶持甘肃开展的机遇,力争在2至3年内使道路建立到达道路规划的60以上;加强路网骨架建立,加大市区南北向联络道路的建立,加快推进南山公路和北环路的建立,从而解决过境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干扰问题;加大立交桥、高架桥、跨河桥梁及轨道交通的建立步伐,逐步形成地下、地面、空中三维一体的路网开展新格局;加大城市步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建立,增设行人过街设施,防止人车抢道,减少交通拥堵的冲突点和交通事故,从而缓解交通拥堵。
4、强化交通管理面对现有的道路资,采取科学管理控制措施,加强静态交通管理,可以通过停车收费标准调控交通需求;调整上下班时间,实行“错时上班制”等5、公交优先,合理布网,准确选址,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强出租车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率进一步进步交通参与者的素质,进步全民平安交通意识让道路交通平安法律法规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力争大幅减少违章违规现象,进步市民遵守交通规那么的自觉性6、政策引导私家车合理开展,广泛宣传“绿色出行”针对我市私家车的迅猛开展,借鉴东部一线城市经历,要积极采取政策引导、合理限制的相关措施;同时采取归还和建立非机动车道等积极有效措施大力跟进,倡导市民绿色出行、低碳出行、安康出行、文明出行完毕了一天的调查,对于兰州市交通拥堵的种种数据,我感到心情沉重;而听到结局交通拥堵状况的种种措施,我又充满冲动和信心,而当我知道2022年11月16日,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兰州召开了《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立规划》评估会,邀请到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中咨公司的领导和专家,专门对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立规划进展评估,这标志着兰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立已经进入国家程序的消息时,我无比兴奋,兰州的交通拥堵将会彻底的得到解决,路通了,经济就会跟着更加迅猛的开展,经济开展了,兰州人民的生活程度将又是一次宏大的飞跃,这对于这个城市,对于这个城市的每个人,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十几年的我,都是一个宏大的福音,兰州的将来,将会更加美妙。
20__年2月10日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