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ppt
35页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一、大气环流形成一、大气环流形成影响大气环流形成的因素:影响大气环流形成的因素:1、高低纬热量差异、高低纬热量差异2、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3、太阳直射点移动、太阳直射点移动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0°30°30°60°60°90°90°低低高高低低高高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大气环流的形成大气环流的形成(1)(1)假设假设③③地表均一地表均一 ①①地球不自转地球不自转 ②②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冷冷热热不不均均产产生生了了赤赤道道低低压压带带和和极极地地高高压压带带,,故故成成因因为为热热力力因素所致因素所致——单圈环流单圈环流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中纬西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30°N0°60°N90°N三圈环流三圈环流极锋极锋低纬信风带低纬信风带高纬环流高纬环流中中纬纬环环流流低纬低纬环流环流(2)(2)假设:假设:②②地表均一地表均一 ①①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故为极地低气压带,故为动力因素动力因素所致。
所致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30°S0°60°S90°S三圈环流三圈环流极锋极锋赤道赤道低压带低压带副极地副极地低压带低压带副热带副热带高压带高压带极地极地高压带高压带信风带信风带西风带西风带东风带东风带低纬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高纬环流环流90°0°30°60°ABC 若该环流分别代表中纬环流,则若该环流分别代表中纬环流,则图中图中A、、B、、C分别代表什么?分别代表什么?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90°S30°S60°S0°60°N30°N90°N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七带六风七带六风高低相间高低相间对称分布对称分布分布规律分布规律气压带的成因是否相同?气压带的成因是否相同?成因不同,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成因不同,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热力原因,带是热力原因,“两副两副”是动力原是动力原因因三三圈圈环环流流形成了几个气压带和风带?形成了几个气压带和风带?7个气压带,个气压带,6个风带个风带 高低压相间分布高低压相间分布3.热的地方是否一定形成低压?热的地方是否一定形成低压?不一定,如副高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不一定,如副高与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因为低压,所以气流上升?还是因为低压,所以气流上升?还是因为气流上升所以形成低压?是因为气流上升所以形成低压?气流气流上升上升低低压压气流气流下沉下沉高高压压热力热力原因原因动力动力原因原因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A. B.C. D .C 1.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图9—1),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A00附近附近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热力原因热力原因上升上升 湿热湿热属性属性气流气流成因成因气压带气压带分布分布300附近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动力原因下沉下沉 干热干热600附近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原因动力原因上升上升 温湿温湿900附近附近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原因热力原因下沉下沉 冷干冷干※※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 风带风带 风向风向 影响气候影响气候 北半球北半球 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2个)个)中纬西风带中纬西风带((2个)个)低纬信风带低纬信风带((2个)个)东北风东北风东北风东北风东南风东南风东南风东南风干冷干冷干冷干冷西南风西南风西南风西南风西北风西北风西北风西北风温湿温湿温湿温湿东北风东北风东北风东北风东南风东南风东南风东南风干热干热干热干热 (2)全球的全球的风带读读“某半球近地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面风带分布示意图图”,,该图所示为该图所示为( ) A.北半球北半球 B.南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东半球 D.西半球西半球Ba图中图中a处的气候特征是处的气候特征是A 炎热干燥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高温多雨 C 温和干燥温和干燥 D 温和湿润温和湿润A有关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半球信风与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B.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附近辐合C.中纬西风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容易凝云致雨D.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易增温致雨AC23°26´N23°26´S66°34´S66°34´N0°(3)(3)假设:地表均一假设:地表均一----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带随点动带随点动)夏夏季季北北移移冬冬季季南南移移二分日二分日夏至日夏至日冬至日冬至日900N 600 300 00 300 600 900S900N 600 300 00 300 600 900SABCD上升 气流900N 600 300 00 300 600 900S读图回答问题读图回答问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季时的大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__冬冬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图1为气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模式示意图(图中中纵坐坐标表表示示纬度度),回答,回答下下题。
10..该季季节下列各下列各纬度度带大洋大洋东岸气流运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半球示半球5°—°—1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主要盛行上升气流B..图示示10°—°—20°°地区盛行地区盛行东北北风C..图中中30°—°—40°°地区盛行西北地区盛行西北风D..图示示20°—°—30°°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地区盛行上升气流CCAD一月一月七月七月((4 4)考虑)考虑------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气压中心60606060 N NN N30°N30°N30°N30°N亚亚 欧欧 大大 陆陆洋洋大大西西洋洋太太平平副副 极极 地地 低低 气气 压压 带带蒙古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阿留申低压低压冰岛冰岛低压低压副副 热热 带带 高高 气气 压压 带带亚洲(印度)低压亚洲(印度)低压亚速尔亚速尔高压高压夏威夷夏威夷高压高压北半球北半球7月份月份300N亚洲亚洲低压低压夏威夷夏威夷高压高压亚速尔亚速尔高压高压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1月份月份冰岛冰岛低压低压600N亚洲亚洲高压高压阿留申阿留申低压低压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7月月1月月夏威夷夏威夷高压高压亚速尔亚速尔高压高压亚洲高压亚洲高压(蒙古西(蒙古西伯利亚高伯利亚高压压))阿留申阿留申低压低压冰岛冰岛低压低压亚欧亚欧大陆大陆太平洋太平洋大西洋大西洋亚洲低压亚洲低压 ((印度低印度低压)压)时间时间切断了切断了副热带副热带高气压高气压带带副极地副极地低气压低气压带带大气活动中心大气活动中心右图为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题。
2. 2006年2月4日,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华北地区受强降温和暴雪的影响造成部分列车晚点或停止运行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 )A. 由甲天气系统造成 B. 由乙天气系统造成C. 由丙天气系统造成 D. 由丁天气系统造成1. 若图中甲为高气压中心,则 A.甲为夏威夷高压 B.B. 乙为印度低压C. 丙为亚洲高压 D. 丁为阿留申低压DA3. 若图中甲为低气压中心且位于北纬30°附近时,则 ( )A. 南极科考最佳时间B. 东北平原上农民正在播种小麦C. 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受到锋面气旋控制多雨D. 华北平原的耕地返盐4. 若丁为高压中心,则 A. 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灾害的发生B. 它的强弱决定了我国台风频率的大小C. 在它的一部分(脊)的控制下天气多雨炎热D. 它强大时我国东部地区吹偏北风CA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太平洋太平洋压压压压6060o oN N冬季冬季亚洲高亚洲高阿留申低阿留申低东东亚亚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太平洋太平洋压压压压3030o oN N夏季夏季亚洲低亚洲低夏威夷高夏威夷高东东亚亚东亚季风东亚季风的形成的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北风西北风东南风东南风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压压0 0o o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6060o oN N冬季冬季亚洲高亚洲高南亚南亚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压压0 0o o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3030o o亚洲低亚洲低南亚南亚夏季夏季南亚季风南亚季风的形成的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北风东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西南风西南风东亚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成因风向风向气候气候类型类型气候气候特点特点海陆热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夏:东南风夏:东南风冬:西北风冬:西北风西南风(西南风(5-10月)月)东北风(东北风(10-5月月))亚热带(温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夏高温多雨冬寒夏高温多雨冬寒冷(低温)干燥冷(低温)干燥 全年高温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分旱雨两季1.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 ,B 。
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亚洲亚洲高压高压阿留申阿留申低压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风,我国的天气 特征是?西北风西北风东北风东北风寒冷干燥寒冷干燥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图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图4为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4——15题14.当西太平洋副.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高压脊脊线移到移到图示位置示位置时A A.华北地区高温多雨.华北地区高温多雨B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于台风活动期C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响而多雨 D D.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北风B15.当西太平洋副.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高压脊脊线移到移到长江流域江流域时 ①①江淮地区出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梅雨天气 ②②长江流域出江流域出现伏旱伏旱 ③③东北平原北平原进入雨季入雨季 ④④华北出北出现春旱春旱 A..①③①③ B..③④③④ C..②③②③ D..①④①④C副热带高压位置、强弱与旱涝副热带高压位置、强弱与旱涝副高势力强副高势力强北涝南旱北涝南旱 位置偏北位置偏北副高势力弱副高势力弱南涝北旱南涝北旱 位置偏南位置偏南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高低纬间高低纬间热量不均热量不均地转偏地转偏向力向力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南北移动海陆热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性质差异单圈环流单圈环流三圈三圈环流环流气压带气压带和风带和风带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南北移动季风环流季风环流大大气气环环流流小结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