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例句(22).docx
3页高中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例句(22)★推导提示:“涉”的本义是“徒步渡水”由“渡”引申出“度过、通过”进一步引申出“经历”学习的经历是“涉猎,学习”,经历一些事情必然会与他人有“牵涉,关联”■成语助记:跋山涉水 涉笔成趣 三豕涉河68.涉,sh动词①徒步渡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察今》)——澭水猛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按照原来的标记趁夜晚过河②乘舟渡水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察今》)——楚国有一个过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③进入,到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驱赶着中原的士兵远征,进入江湖地带④经过,经历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报任安书》)——现在您又遭受意外之罪,过一个月,就临近十二月了⑤漫步,散步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天天到庭院中散步自有乐趣,虽然设有小门却常常关闭⑥阅览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顾炎武《复庵记》)六九、胜★推导提示:“胜”的本义是“禁得起,忍得住”,所以能坚持到最后(即“尽”)并“胜过、超过”他人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胜利当然要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胜利是“美好”的事,由此又引申出“优美的山水古迹”■成语助记:不胜枚举 名胜古迹 胜友如云 不胜桮 聊胜于无 稳操胜券 哀兵必胜 出凡入胜 旗开得胜 引人入胜69.胜,读音一:shng(1)名词,胜利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谋攻》)——这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2)动词,战胜,取胜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六国和秦都是诸侯国,他们的实力比秦国弱,还有不用贿赂就可以战胜秦国的趋势3)形容词①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我看那岳州的优美景色,全在一个洞庭湖上③盛大的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我年少无知,却荣幸地亲逢这盛大的宴会读音二:shēng(1)动词,禁得住,忍得住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鸿门宴》)——沛公经不起多喝酒,不能亲自来告辞2)副词,尽,完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如果按照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就用不尽了七〇、识★推导提示:“识”的本义是“知道,认识,能辨别”既然“知道”,当然就能“记住”为了更好的记住事物,需要做一些“标记”,故又有“标记”的意义■成语助记:博闻强识 不识大体 不识时务 才识过人 有识之士 老马识途 见多识广 默而识之 目不识丁70.识,读音一:sh(1)动词①懂得,知道识众寡之用者胜《谋攻》)——懂得兵多和兵少的不同用法的一方能取胜②认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同样是沦落天涯的人,相见何必一定要曾经互相认识?③识别,觉察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听出了(焦仲卿)马叫的声音,急忙穿着鞋子出来迎接他2)名词,知识,见识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问说》)——除了“学”,没有办法发现疑问,除了“问”,没有办法增加知识读音二:zh,通“志”(1)名词,标记,记号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王)公拆开大氅,拿出珍珠交给他们,(当初)封装的记号还和原来一样2)动词,记住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记住了吗?”七一、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