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3古诗词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汇编.docx

25页
  • 卖家[上传人]:啥****
  • 文档编号:170136333
  • 上传时间:2021-02-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22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3古诗词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汇编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3 古诗词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3 古诗词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3古诗词三首【教材分析】《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写,这首诗写了诗人停船夜宿江心洲时的愁苦心情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意思是远望苍茫空旷的野外,天幕下降,似乎比树还低,笼罩一切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一轮明月却是那么亲近船上的客人在夜幕中,诗人看到黑漆漆的天空低垂着,体现了诗人郁闷孤寂的心情【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3 古诗词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3 古诗词三首【教材分析】 《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写,这首诗写了诗人停船夜宿江心洲时的愁苦心情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意思是远望苍茫空旷的野外,天幕下降,似乎比树还低,笼罩一切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一轮明月却是那么亲近船上的客人在夜幕中,诗人看到黑漆漆的天空低垂着,体现了诗人郁闷孤寂的心情,在孤寂中,近处的明月与诗人相伴,它给诗人带来一点慰籍与亲近的感觉诗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把写景同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词作情景交融、恬静自然,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词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上阙写夜景其实是烘托,下阙写避雨才是词作的旨趣所归。

      课题 古诗词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识记本课3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 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 2.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 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3个生字,正确朗读诗词 2.了解诗词的作者 3.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巍峨的群山,有浩瀚的江海,有无边的森林,有起伏的稻田。

      唐诗宋词中,就有许多是描写山水风景的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居易《忆江南》中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有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们将学习新课《古诗词三首》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导入新课使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 1.认识生字:德、鹊、蝉、稻学会正确读写 2.认识诗歌的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2】 孟浩然,唐代诗人汉族,襄州襄阳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人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xxx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3.读出节奏学生先自读,教师指导: 【出示课件3】并板书: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4】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 学生自读后教师指导,并出示课件,使学生能够把握准诗词的节奏,正确朗读诗歌,同时,这也是正确理解诗词的第一步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学新诗 1.总结学习方法:【出示课件5】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 2.用总结的学习方法尝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学生按步骤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课件6】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检查回馈,点拨指导 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2.再读全诗,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你能准确地感受全诗的意境吗? 3.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感悟遣词用句的技巧: 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即打翻的墨汁,形象逼真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 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4.提问后,明确: 这首诗的大意是:黑色的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蹦入船中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望湖楼下的湖面平静得好似蓝天 七、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感情朗读,将学生引入情境,直面美景,从而入情入境,熟读成诵,水到渠成在读的基础上再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等手段来理解诗句,可以锻炼学生自学古诗词的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合作的结果说出诗句的意思后,教师出示课件,既可以纠正学生理解上的错误,又可以为学生正确表达提供范例 读准、读通、读懂古诗,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作为高年级的古诗教学,一定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学古诗的方法 品味词语的精妙是学习古诗的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领悟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古诗的巧妙,更一步加深了对古诗的欣赏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把诗歌补充完整,再把新补充的句子意思写出来 1.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① ,②江清月近人 2.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朗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回答问题。

      诗中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xxx花的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蹿入船中的情景 诗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中,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骤雨初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①傍晚时分漂泊的旅客又增添了几许忧愁 ②空旷的原野里,低垂的天幕比树还低 二、跳珠 乱入船 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三、时间顺序:观察从黑云翻墨到急雨骤降再到雨后初晴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背诵课文 2.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清平乐村居》吗? 再来背诵一遍吧 2.出示《清平乐村居》 【出示课件8】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同学们,你们记得这首词是谁写的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他的另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