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以《国风》为例浅析《诗经》中的夫妻关系.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72393841
  • 上传时间:2021-03-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5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以《国风》为例,浅析《诗经》中的夫妻关系摘要:《诗经-国风》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的民歌,记录了当时人民喜怒哀乐的真实生活,而作为必不可少的夫妻关系,《国风》也记录在册,可大致分为不平等和平等的夫妻关系两种就不平等的夫妻关系而言,主要体现为女子在情感中处于被动、女子在婚姻中不被尊重、女子是婚姻失败后悲剧的承担者,就其原因而言,根本原因是男子居于统治地位的经济地位,重要原因是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就平等的夫妻关系而言,主要变现为平民夫妻之间的平淡及温馨和贵族夫妻之间权益制衡的相敬如宾,平民夫妻之间共同为家庭的付出是他们得以平等相处的基础,贵族夫妻之间权益的制衡与各取所需是他们之所以结合以及婚后相处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国风》中夫妻关系的分析,可以给现代夫妻相处以启发,使其更懂得夫妻相处之道   关键词:夫妻关系;平等;不平等   孔子在《易经》中《易传》里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而后有阴阳有阴阳,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一切社会问题,都是从男女问题开始而在男女问题之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夫妻问题《诗经-国风》作为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的民歌的收录汇总,记载了当时人民喜怒哀乐的真实生活,而作为必不可少的夫妻生活,自然也是记录在册的。

      比如《氓》和《谷风》中男子休弃女子的不公平,《女曰鸡鸣》中小夫妻俩恩恩爱爱、相互扶持、对彼此的平等以及贵族夫妻中因为权益制衡而相敬如宾的平等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不平等的夫妻关系   (一)不平等夫妻关系的主要体现   第一、女子在感情上处于被动在感情的生活中,先示好的一方就处于感情中的被动方,这句话在《卫风-氓》中得以充分体现"蚩蚩";透出几分男子的轻浮,但显然处于恋爱中的女子是注意不到这些的"氓";本是打着"贸丝";的名义来见自己的恋人,还好被女子以"子无良媒";的理由打发回去了,可见她还是知道这样私会是不对的,但她很明显还是不够理智,"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在男子还没什么正式的表示的情况下,就轻易许下了秋天的婚期,"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女子一开始就把自己的位置摆的低到尘埃里,再加上整个社会的轻贱,无论她在这段感情是怎样的努力与付出,始终无法改变其被动的地位,始终低男子一截虽然说"中国自有礼制后,非当于礼者不视为婚姻";但女子似乎天生就是感性的生物,《王风-大车》中女子"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大胆又赤裸的表白,敢于逼问自己的心上人是不是有勇气与自己私奔,女子就是这样忠于自己的本心,但就是这样的感性,将女子的一颦一笑与男子的一言一行紧紧相连,因为男子的喜悦而高兴,因为男子的愤怒而悲伤,就这样渐渐迷失了自己,慢慢沦陷了自己。

      《氓》中的女子虽然被男子休弃,但还没有自怨自艾,只是悲伤男子的三心二意和不守承诺,最后豁达的放对方,也放自己一条活路,不再让自己深陷泥潭不可自拔,把自己稍稍从被动的位置挪开一些但《邶风-谷风》中的女子却不一样,被男子休弃后,女子一直在强调自己是怎样辛勤的为这个家付出,男子是怎样不人性的对待自己,甚至在新婚之时把自己赶出家门,临走之时她还自己的位置,是她自己仍把自己锁在被动一方,迟迟不肯移动,她的话含着泪含着血,她的感情让人心生悲痛,就是她这样全心全意的付出感情,才给了男子伤害自己的权利,如果她能在感情中主动一点,或许就是不一样的结局了   第二、女子在婚姻中不被尊重闻一多在《诗经通义》中提到:"疑初民俗女竞以新果投其所悦之士,中焉者或解佩玉以报,即相与为夫妇";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相识,可以自己相意中人,社会给了女子这样的婚前自由,却没有给予她们婚后同样的待遇《卫风-氓》中妻子"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得到的却是丈夫的"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邶风-谷风》中"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换来的却是"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邶风-终风》中女子"愿言则疐、愿言则怀";,换来的却是丈夫的"莫往莫来";。

      这些女子将丈夫视为自己的一切,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谷梁传•隐公二年》死从长子,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女子的家庭地位是由自己的父亲、丈夫、长子决定的,没有自主权当男子不把女子当成平等的个体来看待时,女子所有的感情也就付诸东流,于是,有的女子发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这样无奈的感慨,有的女子还期盼男子的回头"行道迟迟,中心有违";,还有的女子对丈夫又爱又恨、难舍难离即使有《鄘风-蝃蝀》中的女子"远父母兄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这样大胆的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兄弟的劝诫去追求自己的爱情,还是能从侧面看出女子在婚姻中的不自由,如果女子有自己的婚姻自由,又怎会有命这一说呢?并且"这时通例只有丈夫可以解除婚姻关系,离弃他的妻子,破坏夫妻忠诚,这时仍然是丈夫的权利";女子是否能留在这个家里,甚至只是男子一句话的事,更遑论"西周春秋时期的男子,主要是贵族男子,公开地合法地过着多妻制或者叫作一妻多妾制的婚姻生活";男子把女子视为自己的附属品,妻子年老色衰就停妻再娶或者休妻迎新妇进门,享受左拥右抱、妻妾成群的成就感若妻子的娘家福贵显赫,丈夫还有可能看在岳丈家的面子上给正妻些许尊重,若不是,就自求多福吧。

      还有贵族妇女婚嫁仪式中所谓的媵妾制,更是大大满足了男子好色的癖好无论是《卫风•硕人》的"庶姜孽孽";、《邶风•泉水》"娈彼诸姬,聊之与谋";,还是《大雅•韩奕》中"诸娣从之,祁祁如云";,妾只是把女人当做物品一样的陪嫁,明面说是为了"正嫡妾,广继嗣,息妒忌,防淫慝,塞祸乱也";,不过是给男子的三妻四妾戴上了一顶伪装的帽子,让他们更明目张胆的不把女子当人看罢了此外,《大戴礼记-本命》记载的"七出";之法:"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在婚姻中女子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到礼法的约束,稍有不慎就要被休弃,在同等条件下,"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女子在婚姻中并没有得到与男子同等的尊重,又怎能奢望共白头呢?   第三、女子是婚姻失败后的悲剧的承担者从出生时的弄璋与弄瓦的区别开始,女子似乎一直就是比较悲惨的一方,这在婚姻失败时尤其明显"《氓》与《谷风》皆为弃妇之词,一伤其夫得新忘旧,一怨其夫始爱终弃";仕途同归,其结果都是被男子遗弃了,像是《卫风-氓》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的感叹还好,女子还能这样豁达的开导自己,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生既育,比予于毒";句句含泪,字字泣血,女子的悲痛触目惊心,"千载而下,读其诗者,犹闻其愤怒之声";又如《王风-中谷有蓷》中女子"遇人之艰难兮";"遇人之不淑兮";,婚姻似乎只是一场豪赌,女子只有在经历过婚姻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赌对了就一生平安喜乐,赌错了就只能吞下这恶果桀之亡,以姝喜;幽之灭,以褒姒晋之乱,以骊姬;吴之祸,以西施汉成溺,以飞燕,披香有 祸水 之讥唐祚中绝昭仪,天宝召寇于贵妃不只是在婚姻中,女子承担了太多不应有的罪名女子当然不是主动揽下的这个罪名,是整个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七出";之名使得女子自然而然的成为婚姻失败的承担者,男子有更多的机会把婚姻失败的过错推到女子身上,其实只要男子对女子不上心了,女子甚至可以因为说错话而被休弃,这就是女子为何总是有错,而男子总是道貌岸然的享受着社会的安抚   (二)造成不平等夫妻关系的原因   第一、造成夫妻关系不平等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两周时期阶级的产生,私有制的发展,男子成为社会主要的生产力,女子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并最终丧失财产权,最终成为男子的附属品,无任何主权可言。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为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卫风-氓》)"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邶风-谷风》)妻子忙碌的都是家长里短、邻居街坊的琐事,这种角色是任何一个女子都可以代替的,于是当妻子"其黄而陨";时便被休弃,另寻一年轻貌美的来替自己管家,在男子的眼里自己只是换了一个给自己挣面子的"挂件";,于是便有了《召南-江有汜》"江有汜,之子归";和《小雅-谷风》"不思旧姻,求尔新特";男子的喜新厌旧,便有了《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慨其叹矣";女子的无奈的哀叹,便有了《小雅-我行其野》"复我邦家";"言归斯复";女子的决绝当女子不可能为富为贵了,美色就很容易就成了男女结合的重要原因,而美色这种东西是留不住人的,岁月是把整容刀,美貌的小姑娘又是层出不穷的,当年华不再,美貌不再,当女子不再有挽留男子的任何理由时,男子喜新厌旧的本性就会显露出来,毕竟谁会嫌自己的女人太漂亮呢   第二、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是使这种关系得以保持的重要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男权社会,经济地位的丧失使得女子的社会地位直线下降,直至成为男子的附庸,成为男子的玩物,任由男子摆弄从出生时的弄璋与弄瓦的区分,男女从此就被打上不平等烙印《卫风-氓》中氓在婚前对女子温柔似水,婚后却非打即骂,《邶风-谷风》中女子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却被丈夫弃之如弊履,这就是那个时代弃妇的悲哀她们曾与丈夫安危与共,共同付出,也曾与丈夫水乳交融、风花雪月,那些抛弃她们的丈夫也曾与她们矢志不移、与子偕老,但当家境好转,当她们容颜老去,男子就"二三其德";,不再怜惜自己的枕边人,转而投入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怀抱之中,女子却对此束手无策,孤立无援在男权社会中,男性地位急剧膨胀,虽然当时已经进入了一夫一妻的时代,但是"一夫一妻制一开始,就注定男子居于统治地位中国古代的媵、妾、婢,则充分体现了社会对于妇女的歧视、压迫、奴役和凌辱";女性无半点地位可言男子可以正大光明的三妻四妾、左拥右抱,女子却只能与她人共侍一夫,甚至为了得到丈夫的宠爱而勾心斗角,无所不用其极,男子却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众人的追捧,女子把自己的一颗心完整的捧到男子面前,男子却把自己的心分成几份,甚至十几二十几份,这样,又怎么可能平等的了?但就是这样的不公平,当时的社会还是认可的,因为男子是社会的主要公民,他们可以为官为商,可以贵,可以富,女子却没有同样成为达官显贵的权利和机会,所以男子更加的为所欲为了,更加的视女子为草芥了,《氓》和《谷风》与其说是女子的悲哀,更可以说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哀,明明是一样的人,却被分为三六九等,明明是繁衍生息的重要角色,却被一群大男子主义的人们锁在后院之中,把自己全部的年华和活力生生的浪费在与同性玩弄心术上,可悲啊。

        二、平等的夫妻关系   (一)平等的夫妻关系的表现   其一、平等的夫妻关系体现为平民夫妻之间的平淡和温馨《郑风-女曰鸡鸣》中小夫妻恩爱的生活就让人艳羡"女曰鸡鸣,士曰昧旦";男子看似有些耍赖的话语透露出二人的亲昵,"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你打下大雁,我帮你做成美味佳肴,我们一起品尝,这样一来一往之间,将夫妻二人平常的生活状态透露出一些,女子不仅仅只局限于家这小小的空间之内,而是男子有互动,鼓励男子的行为,和男子遗弃分享收获,这样男子的自豪感得以大大满足,跟女子的关系自然越发的紧密,"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在这样悠闲幸福的生活中,取一壶薄酒,二人相对斟酌,又有琴瑟和鸣,岁月越发的静好,二人的生活也自然越过越甜蜜,若是再加上几个孩子环绕膝侧,这样的生活是怎样的惬意啊,即使没有贵族的锦衣玉食,只要有爱人陪伴,即使粗茶淡饭,人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