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疏理汇总(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

35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31665713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9.50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是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目的是让我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我们了解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趋势均不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的特点,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毕生发展观,全面了解个体发展的纵向图景在学习时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更好的记忆第一节 概述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发展的内涵: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的科学,“心理发展”这一概念的科学理解是学习发展心理学首先需要弄清的心理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 心理的种系发展2. 心理的种族发展3. 个体心理发展 Ø 以上三个方面合起来指的是对心理发展的广义理解,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发生,二是发展Ø 通常所说的心理发展,多指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这是从狭义上理解心理发展Ø 心理发展的性质: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Ø 婴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 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Ø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这是关于主体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与环境和教育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形成自组织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4、“关键期”问题:这是关于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是否具有关键期以及如何看待敏感期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Ø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Ø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它体现的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可简称为发展性这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Ø 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显著特征Ø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1、横向研究设计—— 优点:适用性时效性 缺点:人为的联结性 组群效应2、纵向研究设计一一优点:能够系统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能够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缺点:时效性较差 被试容易流失 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这是横向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研究设计方式Ø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跨文化比较研究 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研究方法的整合 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Ø 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Ø 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Ø 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Ø 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Ø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1、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寒2、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3、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Ø 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Ø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Ø 任何学习都存在着最佳期限,如果在这个最佳时期提供教学,能促进儿童智力发展Ø 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提和条件:1、以个体的发展成熟为前提2、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重要的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时,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Ø 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1、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2、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他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3、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4、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 经验 社会环境 平衡化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u 心理发展的连续论u 心理发展的阶段论u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u 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u 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2、前运算阶段〔2〜6、7岁)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泛灵论 自我中心主义 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思维的不可逆性 缺乏守恒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u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划分名称主要发展任务良好的人格特征婴儿前期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品质婴儿后期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品质幼儿期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童年期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青少年期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格成年中期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成年晚期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智慧、贤明品质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u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是个体心理发展和促进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

      u 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第六单元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u 关键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而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u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在这段时间,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些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u 敏感期是特定学习机会的“宽窗口”u 关键期是特定学习机会的一段时间的“窄窗口”u 在2岁前,改善的儿童获益较大,追赶得更快,发展得也更完整第七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u 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者u 普莱尔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视为科学儿童心理诞生的一个标志u 发展心理学界把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公认为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u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为明确起来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 新生儿的发展Ø 婴儿期是指个体从出生到3岁的时期,它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

      Ø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Ø 新生儿是婴儿开始独立发挥生理机能、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律,以维持生命机能的重要时期Ø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具有明显的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第二类被认为是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Ø 第一类无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和定向反射等它们是机体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的必要的反射行为,被称为生存反射Ø 第二类无条件反射有抓我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和巴宾斯基反射等它们会在出生后的4一6个月内自行消退Ø 无条件反射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Ø 新生儿的心理发生1、 以感觉的产生为指标2、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3、以出现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为指标第二单元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ü 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ü 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1、 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2、 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3、 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4、 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ü 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ü 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着普遍的原则和顺序有从上到下发展的头尾原则、由内向外发展的近远原则,还有从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的大小原则。

      第三单元 婴儿的学习u 模仿是婴儿的一种天生学习能力u 条件反射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最早的条件反射是新生儿对母亲抱起来喂奶的姿势做出食物性条件反射,将喂奶姿势变成乳汁即将到口的信号第四单元 婴儿的认知发展u 婴儿的认知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u 感知觉是婴儿认知的开端u 婴儿感觉的发展:视觉技能的发展 听觉技能的发展u 婴儿知觉的发展:跨感觉通道的知觉 模式知觉 深度知觉(六个月开始有)u 婴儿注意的发展是从不随意注意发展到随意注意u 人类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是胎儿末期u 在12个月之前:以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为主导u 在12个月之后:以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为主导的水平第五单元 婴儿的言语发展u 婴儿发音的阶段性:简单发音阶段 连续音节阶段 学话萌芽u 词汇量的发展:婴儿在1〜1.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其数量在50至60个左右3岁儿汇量增加到1000个左右u 婴儿句子的发展:单词句到多词句 简单句到复合句u 1.5〜2.5岁的婴儿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到了3岁末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第六单 元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l 婴儿的气质1、按活动特性划分:情绪性 活动性 冲动性 社交性2、按三种类型划分:容易抚养型 抚养困难型 发展缓慢型l 情绪是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应能力,又是其社会化的开端,婴儿早期情绪是生物——社会现象l 婴儿兴趣的发展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后)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3、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l 婴儿的社会性微笑1. 自发性微笑阶段2.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l 婴儿的社会性哭泣1.自发性的哭2. 应答性的哭3. 主动操作性的哭l 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1. 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2. 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3.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l 婴儿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反抗型依恋l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反应性 情绪性 社会性刺激l 婴儿自我的发展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在8月前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

      在一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识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约在两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客体我的自我认识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幼儿的游戏l 幼儿期是指3岁至6、7岁的儿童时期,相当于幼儿教育阶段幼儿心理的发展为进入小学学习准备了必要的条件l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1.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2.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3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l 游戏的发展1.机能游戏:主要是婴儿期的亲子游戏和模仿性游戏2.象征性游戏: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期的游戏特点,又称假装游戏3.规则性游戏:童年期及以后,主要规则性游戏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1.以主题游戏为主1.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3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4游戏中富有创造性5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l 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第一阶段,非社会性游戏主要是指独自游戏和旁观游戏第二阶段,平行游戏平行游戏可视为非社会性游戏向社会性的过渡形式第三阶段,社会性游戏:协同游戏 合作游戏第二单元幼儿的认知发展l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1.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