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分式与分式方程1.pdf
5页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4分式方程(一)朝阳三中宋宝义总体说明本节共三个课时 , 它分为分式方程的认知, 分式方程的解答 , 以及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彼此之间由浅入深是“实际问题分式方程建模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过程本章在前面几节陆续介绍了分式,分式的乘除,分式的加减,为本节解分式方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要延迟评价学生运算的熟练程度,允许学生经过一定时间达到标准要求的目标,把评价重点放在对算理的理解上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能熟练准确地解一元一次方程;已学过分式的定义;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课前预习知晓分式方程的概念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对发现新问题以及寻求解决办法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的愿望二、教学任务分析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解释所获得结果的合理性对于常用的数量关系,虽然学生以前大都接触过,但在本节的教学中仍要注意复习、总结,并抓住用两个已知量表示第三个量的表达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为: 1 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能归纳出分式方程的描述性定义3在建立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5 个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探索新知感悟升华课堂反馈自我小结第一环节引入新课活动内容:在这一章的第一节 分式中,我们曾研究过一个“固沙造林,绿化家园”的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分批固沙造林,一期工程计划在一定期限内固沙造林 2400 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 公顷,结果提前 4 个月完成计划任务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多少公顷?分析:这一问题中有哪些已知量和未知量?已知量:造林总面积 2400公顷实际每月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30公顷提前 4 个月完成原任务未知量: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多少公顷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 =计划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 +30公顷原计划完成的时间完成实际的时间=4个月我们设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 公顷,那么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要个月,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个月,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活动目的: 为了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分式方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作用,利用第一节分式中一个熟悉的问题,引导学生努力寻找问题中的所有等量关系,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事项 :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积极投身于问题情景中,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第二环节探究新知活动内容:甲、乙两地相距 1400 km,乘高铁列车从甲地到乙地比乘特快列车少用 9 h ,已知高铁列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是特快列车的 2.8 倍(1)你能找出这一问题中的所有等量关系吗?(2)如果设特快列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为x km/h,那么 x 满足怎样的方程?(3)如果设小明乘高铁列车从甲地到乙地需y h,那么 y 满足怎样的方程?活动目的: 再次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分式方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设置了这么一个例题,关键是引导学生努力寻找问题中的所有等量关系,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事项: 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积极投身于问题情景中,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问题,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的实际意义活动内容:为了帮助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重建家园,某学校号召同学们自愿捐款已知七年级同学捐款总额为 4800 元,八年级同学捐款总额为5000元,八年级捐款人数比七年级多20人,而且两个年级人均捐款额恰好相等如果设七年级捐款人数为x 人,那么 x 满足怎样的方程?活动目的: 再次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分式方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
注意事项: 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积极投身于问题情景中,此时,每位同学都有了一定的找等量关系的感觉,先让他们自己完成,再小组讨论第三环节感悟升华活动内容:回顾刚才我们得出的 4 个方程:(1)24002400430 xx(2)1400140092.8xx(3)140014002.89yy(4)4800500020 xx它们和我们以前所碰到的方程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上面所得到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方程中的未知数都含在分母中,不是一元一次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种新的方程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得方程分式方程重要特征:(1)含分母(2)分母中含未知数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分式方程中分母含有未知数,而整式方程中的分母不含有未知数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的异同,从而得出分式方程的概念注意事项: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式方程重要特征,分清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第四环节课堂反馈活动内容:1. 找找看, 下列方程哪些是分式方程:(1)1(3)2xx(2)112x(3)1312xxx(4)123xx2. “退耕还林还草”是在我国西部地区实施的一项重要生态工程某地规划退耕面积共 69000 2hm,退耕还林与退耕还草的面积比为53设退耕还林的面积为x2hm,那么 x 满足怎样的分式方程 ?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考察学生对分式方程概念的理解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活动内容王军同学准备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部分同学参加电脑网络培训,按原定的人数估计共需费用 300元后因人数增加到原定人数的2 倍,费用享受了优惠,一共只需要480元,参加活动的每个同学平均分摊的费用比原计划少4 元,原定的人数是多少?如果设原定是 x 人,那么x 满足怎样的分式方程 ? 活动目的:由浅入深,出了一道比上题难度大一点的问题还是为了训练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所有等量关系,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事项: 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积极投身于问题情景中,努力寻找问题中的所有等量关系第五环节自我小结活动内容: 从今天的课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的回顾与反思,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问题中,一定要找到它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来列方程注意事项: 小节最好由同学们讨论,教师只是顺势把学生的话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关注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能否尝试用不同方法寻求问题中数量关系,并用分式方程表示,能否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习题四、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循序渐进,合理设计教学问题系列,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本节课堂教学中,学生之所以能够很快列出分式方程,是因为学生在掌握了列分式和分式计算式的基础上,结合过去学过的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次函数解应用题方法等,所以才能很快列出分式方程 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学生口述、 互评等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