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docx
9页高二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 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二、预习内容一、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主要表现在 、 、 流量和 类型等方面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 、 为主,主要地形区有 平原、 平原、—咼原等3•南方地区的地形 、 、 、 交错分布,主要地形区有—盆地、 平原、 高原、 丘陵等4. 北方地区的气候以 气候为主,1月平均气温在0°C以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 南方地区的气候以 气候为主,1月平均气温在0C以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 5. 北方地区河流流量 ,南方地区河流流量 ,主要原因是南北方 不同6. 北方地区的植被以 为主,南方地区的植被以 为主二、 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1•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 、 、 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正所谓“ ”2•我国北方的农田多为 ,以种植 、 为主,农作物熟制是 、 ;南方的农田多为 ,以种植 、 为主,农作物熟制是 、 3. 我国北方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以 主,南方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仍然 4•我国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 ,墙体 ;南方民居的屋顶坡 较,墙体较 5. 是北方地区的群众运动项目,而 、 是南方地区人们擅长的运动项目。
三、 提出疑惑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特征北方地区位置范围南方地区地形特征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且分散;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续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河流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 们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高温多雨;主要气象灾害:春季干旱,多 风沙,夏季洪涝,冬季寒潮灾害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 雨,夏季高温多雨:主要气象灾害:夏季 洪涝,夏秋季节多台风,冬季寒潮、冻害续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自然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 白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不足;煤、 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 丰富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 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水资源丰富; 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农业牛产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 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小麦、玉米、 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 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水田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我国水稻、油 菜、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 水果的重要产区工业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唐)以 重工业为主;山西能源基地;纺织 业长江中下游工业带(“长三角”沪宁杭地区 和以武汉、湖北西部及湖南中部为中心的长 江中游地区);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 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轻纺工业 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环境问题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华北平原: 旱涝、风沙、盐碱;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洪涝灾害、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红壤改造近几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趋缓,其原因是什么?提示:①黄土髙原地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明显,使河流含沙量减少;②黄河中游修建水库, 向下游输送的泥沙减少。
洞庭湖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围湖造田;②山区植被破坏,河流泥沙含量大,泥沙淤积湖泊 谱点谖析..考法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一淮河以北秦岭一淮河以南纬度位置32°N〜34°N以北32°N〜34°N以南主要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以低山、丘陵为主一月平均气彳曰 温0 °C以下0 C以上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年降水量400 mm〜800 mm,雨季短,降水少, 降水集中于夏季800 mm以上,雨季长,降水多,降 水季节变化相对较小续表秦岭一淮河以北秦岭一淮河以南干湿状况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河流流量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流量丰富,季节变化相对较小含沙量含沙量大含沙量小汛期汛期短汛期长结冰期冬季结冰冬季不结冰植被温带针阔叶混父林与洛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能源以煤、石油为主以水能为主金属矿产以铁矿为主以有色金属为主农业耕地类 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土壤类型黑土、棕壤、钙质土、盐碱土贫瘠的红壤、砖红壤(酸性)、水稻土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稻谷分散产区以水稻为主,稻谷集中产区主要水果苹果柑橘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以油菜为主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以甘庶为主耕作制度—年一熟、两年二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到一年二熟主食以面食为主以大米为主传统交通工 具以马为主以船为主传统民居房屋多平顶,注重防寒保暖房屋多尖顶,注重通风、散热、排水课堂练习一、选择题(2016・成都二诊)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
读图回答1〜2题1.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A. 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B. 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C.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D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2. 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A. 光照更强 B. 土壤的水分更好C•坡度更缓 D•植被覆盖率更高(2016・合肥二模)气象学上,若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一年中的第一次(北半球)均210 °C,则 以第一天作为春季的开始日读“我国30°N附近各地入春时间分布示意图”,完成3〜4甲 F图例•地点 二人爭时冋*片用日CD3. ①地与②地入春时间分别可能是()A•①为5月15日,②为2月20日B •①为3月18日,②为2月25日C•①为3月18日,②为3月20日D •①为2月20日,②为5月15日4. 造成③、④两地入春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 ③地太阳高度较大,获得太阳辐射多B. ③地大陆性较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C. ④地受海洋调节作用强,春季来得早D. ④地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春季来得晚(2016・北京海淀零模)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图例 尽■山地■ 111邮 J測流- -習界 ①竝市: E5. 图示区域( )A. 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B. 山地与小兴安岭相比,生物种类更丰富C. 河流流量大且稳定,含沙量小D. 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6. 该区域( )A. 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B.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C. 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可加重植被破坏和土地盐碱化D. 建设水电站可以有效地缓解区域能源紧张状况(2016・嘉兴市二模)马铃薯块茎生长最适宜的气温是16〜18 C,当温度高于25 C时,块茎停 止生长。
下图为我国马铃薯种植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区IX区IX『二二混 方原方南 北中南啊7.马铃薯在华北平原种植最佳的时期是( )①3 月播种,5 月收获 ②6 月播种,8 月收获 ③9 月播种,11 月收获 ④11 月播种,次 年2 月收获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8.西南混作区是一作、二作(“作”代表熟制)的混合区,影响其混作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光照C.地形 D. 土壤(高考重庆卷)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 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 1 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⑴〜(3) 题9)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B .乙D 丁)B .东咼西低D.南高北低)B•大气降水D.冰雪融水A.甲C.丙(10) 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A.西北高东南低C.中间高四周低(11) 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A.地下水C.湖泊水高考链接【2016 •浙江卷】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 重要指标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 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各省市括号 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1、2题YJ£牌2-(0. 62)■江苏(0. SO)■塞国塞北(0.91)2离Lbrt ".阁-rrt (0. so)第儿8题圉1. 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 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 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 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2. 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 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 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 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 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2016 •江苏卷】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 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 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17〜18题3. 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A.山地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 D.冰川带4. 阿尔泰山南坡A. 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 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C. 此时季节为冬季 D. 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二、综合题12. (2016•上海市普陀区一模)山西、陕西两省为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
读下列相关资料,完 成问题IL確也、丄四两雪悴屈(1) 据图指出两省北部省界的特点,并说明该界线两侧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2) 从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3)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4)春旱是威胁渭河平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试分析该地区春旱产生的原因2016北京卷】36图 12.(36 分)读图 12,回答下列问题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 此山大别于他山也!”(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8 分)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 结合”的特色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10 分)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0 分)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带来新契机4)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8 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答案练习达标解析:第1 题,从经纬度位置可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