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模糊语言语义精选.doc
7页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7略论模糊语言语义本文试图从模糊语义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语义模糊的 特征,模糊语义同精确语义的关系、模糊语义与多义、歧义 的区别及模糊语言的运用几个方面加以阐述模糊语言语义运用一、引言“模糊语义”顾名思义,是指词语的词义没有一个确定 的界限例如《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现在”一词是这样 解释的:“这个时候,指说话的时候,有时包括说话前后或长 或短的一段时间” 这个意思伸缩性很大,它包括“过去” 与“将来”之间的时段究竟有多长?十分模糊,因为“过 去”与“将来”这两个词也是模糊的在日常语言交际中, 一般总是要把语义说得一是一,二是二,以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为好如有人问你“几点钟上早自习”,你只有把确切 的时刻告诉对方,说“七点三十分”或“七点二十五分”等,对 方才能满意;而不能用“早晨”或“吃过早饭”等模糊语义 的语言来回答,让人听了如同没听一般客观事物是千变万 化的,有时我们不能,不必或无法把话说得那么确切,这就只 能用模糊性语言。
请看下面几句对答医生:肩膀疼得厉害 吗?病人:挺厉害医生:多久了?病人:有一段时间了在这 几句对话中,由于医生只需要了解病人的大致情况,所以病 人就可以用“挺厉害” 、 “一段时间”等模糊语义的词语来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7 回答况且疼的程度是不能用精确数字来表达的模糊语 义与精确语义也是相对而言的如“一段时间”与“十多 天”相比,前者语义较模糊;而“十多天”与“十天半”相 比,则“十多天”又比较模糊了模糊语义除了在日常交际 中经常出现,人们还常常利用模糊语义来进行高度艺术概括,从 而产生凝炼、生动、形象的语言魅力这在诗歌和记叙性 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白杨礼赞》中,“尤其象 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 上进的精神 ”文中,作者运用“朴质” 、 “坚强” 、 “力求上 进”等词语所表示的模糊的语义,把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及形 象,准确地表述出来如果我们试图用精确语义来表达,则 要说很多话,而且不一定能说清楚。
模糊语义还可以使精确 性较高的说明文体说明准确,更具科学性如《中国石拱桥》 中说:“《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其中“大约” 、 “可 能”表估计、推测从字面上看,本句所指的年代和对“最 早”的判断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前者“旅人桥”的修建 年代已久远,无法查证它建造的确切年代;后者则表明在说 明事物特点时,既有一定的资料作根据,但又无法查证确定, 故在说明时用能留有余地的词:“可能”,而不能绝对肯定 这样恰当地使用有模糊语义的词语进行说明也是对事实的 尊重,比没有依据地做肯定说明更严密、更科学可见,模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7 糊语义是有它的作用和好处的假使模糊语义在自然语言 中全部消失,那语言就显得贫乏和呆板,失去光彩,无法真实 地、生动地反映纷繁多变的客观世界,无法表达人类复杂的 感情当然,模糊语义也具有消极作用,如果随意不恰当地 使用,则达不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如部队指挥员要是发出 “拂晓前发起进攻。
”的命令,可能会因为“拂晓前”语义 的模糊性而导致步调不一致,以致贻误战机因此,对于模 糊语义的消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总之,正是由于汉语言 的多样性,才使我们的语言如此纷呈斑斓,才使人类的种种 交际目的得以实现我们也只有注意了汉语言语义的特征, 才能更准确地使用我们的民族语言二、模糊语义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我们知道,词的意义是客观事物的概括,又不能同客观 所指划等号万事万物是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而语言的 单位却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人们就必须以最少的语言单位传 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用同一个词去表达各种不同的感受, 这就必然导致产生语言的模糊性比如概念之所以具有模 糊性,就是因为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 概括这样一些过程,抓住事物的某种质的规定,形成一个个 的概念,并用语言的词把它固定下来如果不对客观事物现 象进行抽象概括并加以分类,就不可能认识事物但是概括,就 必须舍弃对象中一些个别的属性,保留它们的某些共同的一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7 般的属性。
因此,经过概括后形成的概念就只表示一个大致 的范围一般说来,概括的范围越广,程度越高,所形成的概 念就越带有模糊性Iabov曾做了个这样的试验,在试验中, 他让参加试验的人给象杯子的那些物体的图画贴标记他 发现虽然对于用什么构成一只杯子人们的意见基本一致,但 对一些边缘性的情况有不同的意见和不敢肯定之处,例如: “这种物体是否有柄,是否有茶碟与之相配,是否窄而深而 不是宽而浅,是否用来喝东西”等等,可见这个词经概括舍 弃了一些个别的东西,造成了人们对“杯子”这一概念的模 糊性另外,人的第二信号系统是大脑进行抽象思维的物质基 础,而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思维在语言材料的基础 上产生并固定下来,语言又在听觉机能正常的情况下得到发 展,但是人的意识,又如苏联语言学家谢尔巴所说是“游移 不定的” 、 “模糊的”,所以也给语言带来影响,使语言也具 有模糊性那么,模糊语言的本质是什么呢?要弄清模糊语言的本质,首先要弄明白语义的本质列 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词义所代表的其实并不是客观 事物或现象,而是这些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 ” 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可以认为,模糊语义所代表的其实并 不是模糊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而是这些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7 识中的模糊反映。
也就是说,客观世界并不存在着模糊的事 物或现象,而只是就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对其产生了模糊的 反映例如说,从前方走来了两个人,甲高乙矮,这时我们思 维的反映就是甲比乙高,这是一种模糊的反映但甲乙具体 有多高,比如甲1,70米,乙1,65米,这是毫不含糊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日常交际或文学用语中,较多的使 用模糊语言言语交际的实践告诉我们,人们的交际是一个 十分复杂的语用过程,受到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的制 约在一些不愿、不必或不能使用精确义的交际环境中,如 果一味追求用定量或定性的词句来表达,往往满足不了交际 的需要,有时甚至使语言枯燥、生硬,影响交际的实现例 如:“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的往来中断了二十 多年,现在,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 了 ”这是1972年周总理在欢迎尼克松访华宴会上的祝酒 词,总理在这时十分成功的运用了模糊的语言“大家都知道 的原因”,有意不给点破,既坚持了我国的严正立场,又不失 外交的礼仪,有礼有节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大方,得体,若 改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则整个宴会的气氛就会被破坏再如,邻居家有人来访,但邻居不在家,你和来访者寒暄 了几句,等邻居回来后,你不可能用精确的语言来描述来访 者,而只能用模糊的语言来表达来人大概有多高,年龄大概 有多大,长得大概是什么模样。
这时候你想精确也精确不了,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7 “非不欲,实不能也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运用各种比喻和夸张来进行描写, 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这种语言的语义就是模糊的,但 其表达效果尤佳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 ”这是李白《望庐山瀑布》名诗中的一句句中的“三 千尺”,绝不能望文生义,它只是一种模糊的说法,形容瀑布 很长,整句诗使读者身临其境,从模糊中得到确切又如:“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 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草原 上奔驰 ”这是陆定一在《老山界》一文中对山野寂静的夜 晚的描写,用了两对相反意义的形容词和两个比喻句,这种 模糊的写法,恰恰写出了寂静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声音,使读 者有个确切的想象三、结语语义模糊,是指语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语义不确定、界 限不分明、亦此亦彼的性质,它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主观 原因以及语言自身的原因,它具有不确定性、相对性、交际 性和实用性等特征,它和语义精确、多义、歧义是既相联系 又是相区别的不同概念。
研究语义模糊对于有效交际和语 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参考文献:符达维:糊语义问题辩述.中国语文,1990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7何自然: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蒋有经:汉语词汇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9石安石: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中国语文,1988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