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务员考试行测模块之语言理解表达.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0303419
  • 上传时间:2017-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7.25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言理解与表达0言语理解与表达高效备考策略高分第一步:掌握两大核心方法第二部分总结了言语理解两大题型的核心解题方法:逻辑填空——语境分析法,片段阅读——关键信息识别法要注意相关知识的适用条件与应用要点,找准解题关键,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高分第二步:了解题型特点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言语理解两大题型,揭示了各个小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逻辑填空讲解了词义、语法、语用以及成语等内容,其中词义是重点,成语是难点,要熟练掌握易错成语的词义及用法片段阅读的重点是主旨型、主题概括型、细节理解型和语句连贯型,尤其要加强对前两种题型的复习高分第三步:演练真题、巩固提高本章第四部分精选了 40 道公务员考试真题,以供大家练习但仅做这些题目远远不够,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地练习,尤其是基础比较薄弱的,需用专项题库来进行配套练习做真题时,一定要规定时间,并仔细揣摩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做完真题后,要多总结,查漏补缺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知识第一节语境分析法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狭义的语境主要指的是一定的言语片段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广义的语境还包括言语片段之外的社会环境,如写作背景汉语词义往往是多重的,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真正确定词语的含义。

      公务员考试中的逻辑填空题目单纯考查词义的题目越来越少,多数题目都把考查重点放在了对特定语境的分析上如何进行语境分析?可主要利用对应分析法和情境展开法■ 情境展开法对应分析法是快速突破逻辑填空的有效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逻辑填空题目都能在上下文中找到明显的线索对于这种情况,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进行语境分析了呢?事实上并非如此前文我们讲过,语境有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之分狭义的语境主要指上下文语境,适用对应分析法;广义的语境是指言语片段之外的各种情境条件,它涉及到的则是另一种重要方法——情境展开法所谓情境展开法,精髓就在于“展开”,它要求考生开阔自己的思路,把关注的视角从单个的词语、句子,扩展到整个文段、文段的写作背景甚至是生活常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判断题目答案●从材料背景角度展开基于用词规范性的要求,逻辑填空题目中的材料一般都选自权威的网站、报刊杂志等主流媒体以及一些名家著作这就决定了逻辑填空材料用词书面性的特点与此同时,出题人会设空的地方通常都是材料中内涵较深刻的词语,且具有非此不足以表达的独特性考生在做题时须认真体会逻辑填空待选词语的这些特性,结合相关背景斟酌选择例题 1】(2010·联考) 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 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再借助 的设备来读取、复制和传输。

      A存储 先进 B记录 特定 C保存 固有 D记忆 专门解析:此题答案为 B本题结合材料背景进行考虑更容易得出答案题干是对电子书下的一个定义结合我们平时对电子书的认识,可以知道电子书是区别于传统纸质书的电子出版物,它不能直接阅读,而需借助电脑或掌上阅读器之类的设备先进”含义太笼统,不足以形容电子书需要电脑之类特有设备来阅读的特点,排除 A;电脑或掌上阅读器并非电子书本身就有的,因此用“固有”也不合适,排除 C记忆”不能与“在”搭配使用,排除 D所以本题答案为 B● 从事理常识角度展开除了用常规的言语方法解答逻辑填空外,包括事理常识在内的一切背景知识都可以被运用到解答逻辑填空的过程中来甚至于,从常识角度理解反而能更快地找到破题点逻辑填空中常常涉及到的常识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术语、经济规律、基本常识、生活逻辑等例题 2】(2010·国家) 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做事仅靠技术就能 ,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 的分寸感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独当一面 学习 B。

      臻于佳境 复制   C如鱼得水 把握 D游刃有余 控制解析:此题答案为 B此题乍一看很不好判断哪个是正确答案,但如果我们跳出题目的范畴,从生活常识来判断就可以迅速确定答案为 B突破口在第二空,“做人……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 的分寸感”运用我们的日常逻辑思维判断一下:做人的分寸感是“无法学习”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排除 A做人的分寸感是“无法把握”的吗?答案也为否,排除 C做人的分寸感是“无法控制”的吗?答案仍然为否,排除 DA、C、D 三项都排除,答案为 B由此题我们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公务员考试是对大家的综合能力的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不是简单的语文题,所以大家在做言语理解与表达题时一定要打开思路,综合各方面信息进行思考第二节关键信息识别法语言理解与表达1片段阅读重点考查的是迅速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把握文字材料主旨的能力要快速准确地解答片段阅读题首先要能抓住文字材料的重点、关键信息何谓“关键”?“关键”是比喻紧要的部分或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对片段阅读题目来说,它就是对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段材料内涵最有帮助或最有效用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定位文段的论述对象和重点、划分出文段的结构,继而帮助我们排除错误选项,锁定正确答案。

      根据特性不同,“关键”信息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暗示信息■ 关键词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主要有以下几种:高频词、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概念、提示文段重点或结构的词● 高频词:确定文段论述主题、重点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称为高频词语反复通常表强调,故高频词一般都是文段的中心词,与文段的主要内容或主旨密切相关因此解题时要注意高频词,尤其是解答主旨类题目和主题类题目时可直接锁定包含了高频词的选项为正确答案请注意 比较常见的高频词有两种——名词和动词当高频词为名词时,则文段的主题应与此相关,此名词在选项中一般作主语;当高频词为动词时,为文段论述的重点,在选项中一般充当谓语,或可转化为名词性短语例题 1】(2011·国家) 信息时代里的企业就像一个完整的人,组织如骨骼,资金如血液,信息如神经信息流是生命线,信息系统是神经系统,顾客需求是刺激源在统一的数字神经系统下,从决策者到管理者再到执行者,从人到机器,如果信息可以一路顺畅,整个企业就能用一个大脑思考这颗数字大脑不仅要对多样化、个性化的顾客需求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还要在对这类信息资源的筛选和分析中不断寻找新的机遇,拓展进步的空间,打造时刻贴近顾客需求的无缝隙的服务品牌。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打造知名品牌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B应高度重视企业各个环节的有效整合C如何对顾客需求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  D信息系统对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解析:此题答案为 D归纳内容可知,文段把信息时代的企业比作一个完整的人,由“信息如神经,信息流就是生命线,信息系统是神经系统”,“如果信息可以一路畅通,整个企业就能……”可知,文段是在强调信息对企业意义重大根据材料可知“信息”为高频词汇,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例题 2】 地球上的岩石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由硅酸盐溶浆凝结而成的火成岩构成了地壳的主体,按体积和重量计算都最多但地面最常见到的则是沉积岩,它是早先形成的岩石破坏后,又经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在地球表面的低凹部位沉积,经过压实、胶结再次硬化,形成具有层状结构特征的岩石在地壳中,在大大高于地表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岩石的结构、构造或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不同于火成岩和沉积岩的变质岩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地球上各类岩石的( )形成条件 B结构特征 C地质分布 D化学成分解析:此题答案为 A本题比较简单,这段文字首先简要介绍了岩石的分类,然后重点介绍了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这三种岩石是怎样形成的,故A 项正确。

      同样,在题目中“形成”出现的频率较高,观察四个选项很快选出正确答案【A】● 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概念:确定文段落脚点文段中出现的含有特定意义的概念,通常是文段的要点尤其当该概念出现在段尾时,往往是文段的落脚点,与文段的主旨多有密切关系遇到此类文段时,考生只要抓住这个概念,运用排除法,即可快速准确地锁定答案例题 3】 从本质上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不断脱离动物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人类体质的进化和心性的进化两个方面从猿到人的体质进化,人类用了上百万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人类心性的进化则还要缓慢当人类跨越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之后,动物性依然顽强地在人类身上闪现着如何管理好人类的情感,使带有动物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是儒家最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如果把儒家的答卷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礼”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描述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致过程  B对比人类体质与心性两方面的进化C阐述儒家强调礼仪作用的社会原因  D说明儒家思想的产生根源与现实意义解析:此题答案为 C本题属于主旨题,概括内容可知,作者从人类文明的进程说到人类情感的管理,最后引出儒家思想中的“礼”这一课题由此可见,作者主要想谈的是儒家思想中的“礼”。

      若注意该文段在末尾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礼”,且加了引号,则可以判断主旨应与此相关,所以选择【C】●提示文段重点或结构的词:指示重点、区分层次语言理解与表达2与高频词和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概念直接点出文段的中心词或落脚点不同,文段中有些词只能间接对快速定位文段的重点或划分出文段的结构起指示作用,这些词一般为关联词、副词、其他某些起提示或指示作用的词1.关联词关联词是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与分句,表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词语不同的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也不一样,主要有转折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关联词一般成对出现,但很多时候,这些关联词不直接或成对出现在材料中在不影响文段意思的前提下,可对其进行复位处理,即将这些关联词放到恰当的位置上,这样便可根据它来判断文段重点例题 5】 文化是一个有机综合体,法是其中的一部分,即特殊的规范部分任何国家的法都不是凭空产生,它都必然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即文化的其他因素在整体上,是法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因此,我们用“决定”一词来表达文化中其他因素之综合与法的关系,这正如马克思曾推出的:“权利绝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这段文字意图说明( )法对文化的作用  B法是一定社会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表现C文化中其他因素之综合与法的关系  D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解析:此题答案为 C本题难度较大,易选 B 项,但该项表达的仅是“法”与“文化”的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而文段主要论述的是: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法,受除法以外的文化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 B 项表述片面,不是作者意图说明的内容若注意到关键词“因此”,则由它的指示作用可判断文段的论述重点是文化中其他因素之综合与法的关系,即 C 项 【例题 7】(2009·国家) 云南地处世界两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界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在云南迅速过渡到低海拔的马来半岛云南的大部分河流都是南北走向,热带动植物随着北上的湿热空气,一直深入到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因此,云南在 4%的国土面积上拥有全国 50%以上的植物种类、70%以上的动物种类和 80%以上的植被类型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云南的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B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很突出C云南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D云南的气候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解析:此题答案为 A分析材料可知,文段第一、二句描述的是云南的地形特征;第三句阐述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状况。

      因此”一词使其前后内容构成因果关系故本文段意在强调云南的地形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因果关系语言理解与表达3如果“因此”一词出现在议论文体裁中,那么它强调的通常是后面的内容但是出现在叙述、说明类体裁中,正如前题,就不能只看“因此”后面的内容,而应该前后兼顾2.副词:其实、倒、尤其(特别)副词是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