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doc

35页
  • 卖家[上传人]:欣***
  • 文档编号:202581955
  • 上传时间:2021-10-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7.50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 篇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3、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的简介和每首诗的写作背景反复诵读诗歌,结合思考探究自主探究诗歌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登幽州台歌》 1、激发兴趣,导入古诗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内心世界板书课题《登幽州台歌》 2、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

      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 2)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西南),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3、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 请同学们认真听诗歌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1)读准下面字音 怆然(chung)涕下(t) 2)读出韵味和节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 前:过去古人、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燕昭王 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 4)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句意思。

      译文:(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看去,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 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 4、知人论世,体会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自己就是才华横溢的陈子昂,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心中是怎样想的呢? 1)你能不能把登台的这个情景详细的描述出来呢? 示例:夜已深了吧?迷雾阻挡着我的前路,荆棘撕破我单薄的衣服 我独自一人登上这高台,借着微微的月光眺望远方此时此刻,我忽然感觉自己迷失了方向,我不知身在何处,身后无人跟随,前方也没人引路难道我错了吗?难道上天是公平的吗?遥望历史,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已经远去,后世也许会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然而我却无缘相见我感到无比的悲伤,仿佛有巨大的石块压在我的胸口,使我透不过气,那种感觉强烈地压抑着我的本就孤独的心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总是孤独的只是谁又知道我的心酸楚,谁又懂得我内心的痛苦?面对这茫茫的天宇和原野,我感觉自己是多么反渺小,沧海一粟而已,人生只有几十年罢了我忍不住仰天长叹!我的悲伤已充满肺腑,无法抑制。

      人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说,只是未到伤心时在这清冷的夜晚,在这幽静的幽州台上,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2)你能否理解诗人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呢? 点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5、合作交流,探究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重点问题 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点拨:前两句诗是从时间角度(前、后)写的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点拨:后两句诗是从空间角度(天、地)写的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 3)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点拨: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点拨: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总结:这首诗是陈子昂的压卷之作,创造出了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二、学习《望岳》 1、激发兴趣,导入古诗 同学们,五岳之首--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墨客被泰山所吸引,纷至沓来欣赏,留下了许多诗文名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望岳》,了解杜甫看到泰山后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杜工部集》传世 2)文题解说 “望”是远远地看,“岳”是指高大的山,本文指泰山 3)创作背景 杜甫出生于公元7_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的人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万里封侯是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目标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3、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 请同学们认真听诗歌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1)读准下面字音 岱宗(di)青未了(liǎo)决眦(z) 2)读出韵味和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你认为认为在朗读这首诗时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情感来读? 点拨:用喜爱赞叹的语气朗读。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指山色未了:不尽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割:分昏晓:黄昏和早晨曾”,通假字,同“层” 决眦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小: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4)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句意思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4、知人论世,体会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这首诗,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想象自己就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杜甫,年轻的你豪气冲天,登上泰山后你心中是怎样想的呢?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登上泰山时的心境呢? 点拨:杜甫登上泰山后,发现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心潮澎湃,心胸开阔了,禁不住热情地赞美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原创作品 5、理解泰山形象,探究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重点问题 1)《望岳》围绕“望”字写的,但望的角度不同,望到的景象也不同,你能分析出来吗? 点拨:(1)远望: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 (2)近望: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 (3)细望:颈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 2)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点拨: 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 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 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点拨: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4)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割”字用的巧妙,请你结合诗句分析一下 点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大自然把天地之间所有神奇与秀丽全都聚集在这座高山之上,高耸的山峰入云蔽日,乃至山南山北在明暗上竟有早晚之别钟”即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使之富有情感。

      割”即划分之意,“割”字用得很奇妙,不但把阴阳这一自然现象拟人化,神奇之妙蕴含其中,而且表现出昏晓界限的分明,从而突出了山之高大 5)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做赏析? 点拨: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总结:这首诗中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高中杜绝校园霸凌(欺凌)主题班会:不作揉纸团的人.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2课 生命的诞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课 奇妙的生命世界.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2课 珍爱生命.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8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pptx 多元性、歧视和骚扰集体谈判协议.docx 2024新版2025秋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教学设计.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4课 适应学校新生活.pptx 在公司班子成员2025年度“一岗双责”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docx 天然气站安全管理制度汇总.doc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 第11课 多彩的青春.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4课 青春期交往.pptx 建筑工程在建项目每周安全检查记录表.doc “厂中厂”租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报告.doc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10课 走进青春期.pptx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课件:第7课 提高学习效率的秘诀.pptx 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教学设计评价标准.docx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提优卷100题【含答案】.docx 辽宁省2026年高职单招语文复习资料.doc 初中生物模拟真题及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