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docx
22页艺植物育种学复习总结绪论1.品种: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 符合生产和消费需要,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 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的或无性的)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 培植物群体2.作物品种的特性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适应性、优良性;3.良种: 优良品种,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 ,能够生 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4. 良种作用(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3)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4)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5)扩大园艺植物种植面积;(6)有利于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管理及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一章:育种目标与对象1. 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1)生物产量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全部光合产物的总量2)经济产量指其中作为商品利用部分的收获量经济系数二经 济产量/生物产量2.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1) 产量(2) 品质(3) 成熟期(4)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5)对病虫害的抗耐性(6)对保护地栽培的适应性 3.育种目标与目标性状(1)育种目标: 对所要育成的品种的要求;如高产稳产、优质、 适应性强、抗病虫害和除草剂、不同成熟期、适应机械化生产等。
2)目标性状: 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的自然、生产及经济条 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指标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特点1. 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 自花授粉植物:由同一朵花花粉传播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 由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又称自交植物异交率<5%) 自花授粉植物有:豆科、菊科、茄科等大多数蔬菜花卉植物 自花受粉植物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特点:(1)雌雄同在的完全花,花瓣没有色彩、缺少香味(2)花器保护严密,外来花粉不易进入(3)花瓣多无鲜艳色彩和特殊芳香,多在清晨或夜间开放,不利 于昆虫传粉(4)雌雄蕊长度相仿或雄蕊较长、雌蕊较短,花药开裂部位仅靠 柱头,有利于自花受粉(5)花粉不多,不利于风媒传粉(6)雌雄蕊同期成熟,甚至开花前已授粉(闭花授粉) 两种形式:①花冠隔离型,如小麦、燕麦,豌豆、豇豆等; ②粉药分离型,如番茄、萬苣等2、异花授粉植物 异花授粉植物:通过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 植物,又叫异交植物天然异交率>50%)分三类:(1)雌雄异株:完全异花授粉植物,异交率 100%,如菠菜、石刁柏、木瓜、银杏等(2)雌雄同株异花:如西瓜、黄瓜、甜瓜、南瓜、玉米等(3)雌雄同花:如李子、洋葱、芹菜、向日葵、甜菜等 异花授粉植物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特点(1)开放传粉雌雄蕊异熟有利于异花授粉;(2)风媒花产生大量轻、小而易于飞扬的花粉;(3)雌蕊具有外露表面大而便于捕捉漂浮花粉的柱头;(4)有色泽鲜艳、浓郁而特异的气味、发达的花冠和蜜腺;(5)自交不亲和机制等。
3、常异花授粉植物以自花授粉为主,但花器结构不太严密,从而发生部分异花受粉 的植物,如蚕豆、菜豆、茄子、辣椒、棉花、高粱等,又称常异交植物常异花授粉植物要求:天然异交率5%~50%自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遗传纯合程度高,一般不带致死 或半致死基因,因而不发生近交或自交衰退现象常异花受粉植物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特点:(1)雌雄同花(2)雌雄蕊不等长或不同时成熟(3)雌蕊外露,易接受外来花粉(4)花瓣有鲜艳色彩并能分泌蜜汁以引诱昆虫传粉(5)花朵开花时间长等4. (1)无性繁殖定义: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而是利用营养器 官或体细胞、无融合生殖等繁殖后代的繁殖2)有性繁殖:生物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 发育成新个体繁殖后代,有完整的个体发育周期5. 怎样研究园艺植物授粉习性?(1)研究花器结构、开花习性、传粉方式以及雌雄蕊生长发育特(2)采用单株隔离自交的方法,观察强迫自交的结实性和自交后 代的表现不结籽,属异花授粉(3)采用遗传试验确定自然异交率:以隐性类型作母本,与纯显 性品种混合种植在隔离的试验地,计算母本株所获后代显性性状个体的百分率6. 品种的类型;(1)同行纯合类(2)同型杂合类(3)异型纯合类(4)异型杂合类包括纯育品种和自交系 包括杂交种品种和营养系品种 包括杂交合成群体和多系品种 包括自由授粉品种和综合品种第三章:种质资源1. 基因与基因库(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 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遗传学上称为基因。
2)种质库:又称基因库,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 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2. 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3. 种质资源保存方式(1)就地保存和迁地保存(2)种子保存(3)资源圃种质保存(4)离体试管保存(5)利用保存(6)基因文库保存4. (1)就地保存:在资源植物的产地,通过保护其生态环境达到保存资源的目的如划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人工圈护稀有的良种单株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树名 木稀有种、濒危种)2)迁地保存:常针对资源植物的原生环境变化很大,难以正常 生长及繁殖、更新的情况,选择生态 环境相近的地段建立迁地保护区,有效的保存种质资源如滇南 珍稀濒危迁地保护区5. (1)正常型种子:通过适当降低含水量,降低温度可以显着延 长其贮存时期的种子2)顽拗型种子:少数种类种子在干燥、低温条件下反而会迅速 丧失生活力一般不用种子保存;6. 中国起源中心的园艺植物: 蔬菜:白菜、芥菜、葱、莴笋、丝瓜、茼蒿等 果树:苹果、梨、桃、杏、华李、华樱、华栗、猕猴桃、木瓜、 银杏、柿、枇杷、杨梅、荔枝、龙眼、甜橙、香橙、蕉柑、柚、香圆、金柑、香榧等 花卉:中国水仙、芍药、牡丹、菊花、梅、山楂、贴梗海棠、榆 叶梅、腊梅、苏铁、樟、杜仲、桃金娘等其它:山茶、茶、桑、刚竹、青篱竹等第四章:引种1. 引种的类型:(1)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以致不改变植物本身 的遗传特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 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2)驯化引种: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 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 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特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2. 引种的原理(1)、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引种是品种在其遗传性适应范围内的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性的严格制约不同植物种类其适应范围相差很大,同一植物种类的不同品种间 在适应性上也存在差异植物的适应性: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接受了各种不同生态条件的考验,形成了对各种生态条件的反应规范 从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看,适应性范围与品种自体调节能力有关, 而品种自体调节能力与品种基因型的杂合性有关2)引种的生态学原理除了遗传因素决定引种能否成功外,植物与环境条件的生态关系 也严重影响引种的效果生态型指对一定生态环境具有相应遗传适应 性的品种类群,是植物在特定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对某些生态因 子的特定需要或适应能力同一生态型品种在生育期、抗逆性和适应 性方面常具有较多相似的特点第五章选择育种1. 提高选择效果的方法R=i oh2(1)增加群体的性状变异幅度实践上主要是增加选择群体的大小(2)提高性状的遗传力一是通过加强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技术的 控制,如选择分布较集中,地势、土壤、坡向及栽培管理等均匀一致的群体,降低环境造成的变异。
二是在遗传力较高的世代进行选择同一性状随着世代的增高,基因趋向纯合,显性作用逐代降低, 狭义遗传力随世代的增高而提高,因而选择的可靠性也随世代的推进而增大3)提高选择强度实际工作中常降低入选率增大选择强度但要 注意确定适当的入选率,入选标准太高,入选群体太小会影响其他性状的选择2. 选种的程序选择育种从搜集材料、选择优良单株开始,到育成新品种的过程 是由一系列的选择、淘汰、鉴定工作组成;选种程序一般要设置原始 材料圃、株系圃或选择圃、品比预备试验圃、品种比较试验圃、生产 试验和区域试验等圃地3. 芽变和饰变及判断方法 (1)芽变来源于体细胞中自然发生的遗传物质变异变异的体细 胞发生于芽的分生组织或经分裂,发育进入芽的分生组织,就形成变异芽2)在园艺植物的营养系品种内 ,除由遗传物质变异而发生芽变 外,还普遍存在着由种种环境因素造成的不能遗传的彷徨变异,又称饰变(3)判断方法:1变异的性质如属于典型的质量性状,一般可断定是芽变; 2.变异体发生范围如是不同立地、不同技术的多株变异,即可排 除环境和技术的影响;对于枝变,如明显是一个扇形嵌合体,可肯定 是芽变;3 变异的方向,凡是与环境的变化不一致的很可能是芽变;。
4 变异性状虽经不同年份的环境变化而表现稳定,可判定是芽变; 5 性状的变异程度超出基因型的反应规范之外,可能是芽变; 第六章:常规杂交育种1. (1)近缘杂交:指不存在杂交障碍的同一物种内,不同品种或 变种之间的杂交2)远缘杂交:指植物学上不同种、属以上类型间的杂交2. 亲本的选择 定义: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优良性状的品种类型 原则:(1)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广)(2) 亲本应尽可能具有较多的优良性状(精)(3) 明确亲本的目标性状,突出重点(明)(4) 重视选用地方品种(土)(5)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要高(高)(6) 先考虑数量性状,再考虑质量性状(多)(7)优先用稀有可贵性状作亲本(贵)3 .亲本的选配 定义:从入选的亲本中选用恰当的亲本配制合理杂交组合 原则:(1)父母本性状互补(补)(2)选用不同生态类型的亲本配组(态)(3)以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作母本(优母)(4)亲本之一的性状应符合育种目标(符)(5)用一般配合力要高的亲本配组(高)(6)注意父母本的开花期和雌蕊的育性(期/育)4. 有性杂交技术流程(1)制定杂交计划:确定杂交组合数、具体杂交组合、每个杂交 组合杂交的花数(2)准备器具:花粉收集容器、隔离网、毛笔等 (3)亲本株及杂交花的培育选择 原则:使亲本性状能充分体现,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母本植株和杂 交用花,花期相遇调节(4)隔离和去雄:防止隔离范围外花粉混入。
父母本均需要隔离 空间隔离(种子生产时使用)、器械隔离(育种实验使用硫酸纸套 袋)、时间隔离(很少用)去雄目的:除去隔离范围内的花粉来源,包括雄株、雄花和雄蕊5)花粉的制备 普遍方法:在授粉前一天摘取次日将开放的花蕾,带回室内,挑 取花药至于培养皿内,在室温和干燥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花药会 自然开裂将散出的花粉收集于小三角瓶中,贴上标签,注明品种, 并尽快置于剩有氯化钙或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放在低温、黑暗和干 燥条件下贮藏6)授粉、标记和登录 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 少量授粉:直接用雄蕊碰触母本柱头大量授粉:授粉工具(橡皮头、海绵头、毛笔、蜂棒等) 授粉时间:母本花雌蕊生活力最强的时期(开花当天)(7)授粉后管理杂交后的头几天注意检查套袋等情况 雌蕊有效期过去后及时摘袋 加强母本植株的管理,及时摘除没有杂交花果等 注意病虫害、鸟害和鼠害等5. (1)供体亲本(非轮回亲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