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某厂房设备基础施工方案.doc
27页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施工部署……………………………………………………………….2四、施工准备……………………………………………………………….3五、组织机构……………………………………………………………….4六、主要项目施工方案……………………………………………….5~176.1、 施工测量……………………………………………………….56.2、 土方工程……………………………………………………….86.3、 模板工程……………………………………………………….86.4、 螺栓安装………………………………………………………106.5、 钢筋工程………………………………………………………116.6、 混凝土工程……………………………………………………13七、施工机械、周材计划及劳动力计划…………………………………17八、工程质量及保证措施…………………………………………………19九、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21十、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28十一、环境保护措施……………………………..………………………29十二、附图……………………………………………………………30~35设备基础土方开挖平剖面图…………………………………30~31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安装固定大样图……………………………….32电缆隧道模板支撑系统大样图……………………………………32底板、墙板钢筋撑铁大样图…………………………………………33混凝土后浇带平面布置图………………………………………….34施工进度网络计划………………………………………………….35一 、编制依据:1、中国石油化工长岭分公司环氧丙烷装置丙烯精制区域框架柱基础、塔基础、容器基础、泵基础、设备基础施工图图号9200-09/2。
二、工程概况:中国石油化工长岭分公司环氧丙烷装置丙烯精制基础位于主厂房A-C跨1-3线区域,总长约14m,塔基础以第3层风化板岩作为持力层,基底进入第3层不小于30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40KPa框架柱基础、塔基础、容器基础、泵基础采用C30砼,基础垫层100厚C20砼,基础表面沥青冷底子油两边,沥青胶泥涂层,厚度≥300微米,地脚螺栓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Q235-B制作三、施工部署:3.1总体部署:中国石油化工长岭分公司环氧丙烷装置丙烯精制设备基础为地下工程,在总体部署上,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主体后辅助,先关键线路后非关键线路的施工原则 根据结构特征划分为三个阶段:土方开挖阶段、垫层砼及填充砼阶段、设备基础主体施工阶段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结构情况,合理组织施工,做到有条不紊 施工必须以计划为龙头,施工进度计划与施工材料计划齐头并进,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图(略)3.2施工部署本设备基础总高度不大,原则上不留水平施工缝,分5段施工:框架柱基础→塔基础→容器基础→泵基础→围堰本工程在地下施工,因此做好基坑边坡的护理和在垫层表面冲洗工作尤其重要 3.3砼浇灌部署:该基础施工在±0.000以下,在浇筑混凝土时,底板处采用两台汽车泵,溜槽和串通配合倒运。
3.4平面布置:中国石油化工长岭分公司环氧丙烷装置丙烯精制建筑工程项目经理部规划的道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土方、钢筋、模板等周转材料及砼运输畅通3.5机具设备部署: 砼采用商品砼,现场配备砼运输车3台,汽车泵1台,确保浇灌连续进行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1.1图纸会审:图纸是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依据,施工前应认真组织图纸的自审、会审记录及设计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与设计或现场条件不符的情况,应及时与业主、设计院和监理联系并予以解决1.2施工组织设计深化:在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的基础上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化,做好施工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方案能顺利实施1.3技术交底:为了确保本工程的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应先分级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交底的内容包括:本工程的结构和构造情况、场内水平及竖向座标的控制情况、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项目经理部对本工程的总体部署、各工种各工序的作业设计交底、本工程应注意的安全、文明施工和周围环境情况,分部分项交底最后落实到各个作业人员1.4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项目经理部测量大队提供的一级控制网,结合框架柱基础及设备基础实际,做好二级控制网,作好水准点及定位轴线,基础施工设置的临时水准点及轴线控制桩,必须设在稳固地段和便于观测的位置,并采取保护措施。
临时水准点的数量不得少于两个,基础施工设置的临时水准点、轴线桩必须经过复核,方可使用,并应经常与项目经理部提供的一级控制网校核2、材料准备:2.1在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蓝图及时提出材料计划,物质部及时组织并提供合格材料、产品且必须附带材料合格证及相应材质复检报告,确保施工用料及时到位,保证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2.2工程所需材料、机具设备等按计划落实,并根据施工进度和甲方要求组织进场,以满足施工需要2.3凡是材料、产品设计不合理或市场缺乏者,供应部门及时提出并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向甲方主管部门、设计单位申请办理材料代用手续,确保施工用材及时到位,以免影响工期2.4材料和构件进场后,合理堆放,避免现场二次倒运,对特殊材料应设专人看管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五、组织机构:现场项目管理机构(见图)项目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工程组办公室经营组物质设备组技术质量组 焊接作业队钢筋作业队队木工作业队其它工种作业队土方作业队六、主要项目施工方案6.1、施工测量6.1.1 测量依据本工程平面图;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6.1.2测量方法根据项目经理部测量大队提供的一级控制网、设计总定位图及钢轨精整设备基础施工蓝图,用J2经纬仪和50m钢尺实地测控形成施工坐标控制网,其它辅助轴线再用钢尺、弹簧秤分出,直到满足施工精度的需要,各测控点应保持良好的通视,尤其是设备基础中心线控制点标识一定要清楚,视线通畅,必须长期妥善保护好,必须长期使用和复测。
并绘制详细的控制网轴线图施工期间定期检查一级控制网和加密的二级轴线网,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灌施工前应报送监理或项目经理部复查后轴线后方可砼浇灌砼a.高程控制高程控制网布设为闭合环线,在附近建筑物上布设水准点,按四等水准要求进行观测;随着工程的进度,逐层引测并随时做好闭合检查设定的交汇点必须有相应的联系,便于随时检查检测其间的相互关系,并给予及时的纠偏整改b.沉降观测:钢轨精整设备基础永久沉降观测点的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采用φ20的铆钉制作并埋入砼内100mm,并将铆钉头露出基础顶面涂以红色油漆以便观测沉降观测应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基础浇灌后及时观测;每次观测应及时提出资料;在沉降异常情况下,应加密观测次数;对沉降观测用的水准点应按有关规范进行监测;沉降点采用规范附录上基准点式墙埋设;固定观测人员,固定所用的水准仪和水准尺,按规定日期,方法及路线从固定的水准点出发进行观测;施工中如遇特殊问题,及时与业主、监理及甲方协商解决设备基础浇筑完后达到设备安装条件,应移交安装单位进行测量,投入生产以后移交业主三月内每月观测一次,连续六个月以后每年观测两次直至沉降稳定c. 施工抄平放线㈠ 根据基础平面图及大样图,按建(构)筑物的轴线定位,连结相应的轴线,复查土方开挖放坡坡度及开挖边线位置。
㈡ 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桩上,并作好高程标记㈢ 基坑土方完成后,基坑坑底宽度应通线校核,坑底深度应经水平标高校核无误后,并把轴线和标高引移到基坑,在基坑中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浇灌垫层及填充砼的应在垫层面上放出(弹墨线)墙或基础平面尺寸㈣ 基础底模板完成后,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校核模板安装的几何尺寸,在模板周边放出基础面的标高线,并用钉子标示(在竖向钢筋上用红漆油标示),墙、柱的轴线和边线标记,应延长引至基础边线外,方便施工复核㈤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把轴线引测至基础底板面,并按施工图放出有关的承台或短柱等截面尺寸线,预留孔洞、埋件等应按施工图纸在相应的位置上放出有关的标示(包括标高和截面等几何尺寸)对于螺栓应在限位固定架上测设中轴线及标高,以控制其底部标高和中心混凝土浇灌期间应在现场监测,及时复核矫正6.2 、土方工程 设备基础施工遵循先深后浅原则,直径较大的设备基础采取机械挖土,小型设备基础采用人工开挖挖出土方均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表面留200mm左右改为人工清理基底;根据现场土质情况基坑两侧放坡,留500mm宽工作面 土方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基底标高,严禁超挖。
开挖好的基槽应及时组织有关部门验槽,合格后立即进行垫层施工 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若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结构持力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基坑土方回填前,先清除基坑内的垃圾、积水、淤泥及其它杂物 回填土应分层铺设,每层虚铺厚度200~250mm,使用机械夯实,分层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摊铺上层回填土方垫层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深度不同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6.3 、模板工程模板施工工艺流程:配板→测量定位→模板安装及临时加固→复测及最后加固6.3.1?设备基础模板采用木夹板,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48×3.5mm钢管用扣件连接电缆隧道分两次浇筑、两次支模,第一次支设底板侧模及底板以上500mm高墙板侧模,第二次支设500高以上墙板侧模及顶板底模,立杆@500、为了确保墙板的整体防水性,模板加固不设对拉杆,而采取两侧墙板对撑方式,对撑点间距700,模板纵横钢楞间距6006.3.2为提高模板的整体刚度,在模板背50×100的木方,竖放间距@300,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6.3.3 在进行模板安装前,根据施工图直接按尺寸列出模板规格和数量进行配制,对形体复杂的结构采用放大样方法配制模板,并确定模板及其安装的节点构造,进行模板制作。
6.3.4 模板支撑系统必须安全可靠,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装6.3.5 注意事项:⑴应优先使用尺寸规范、刚度良好的模板,翘曲变形的模板严禁使用;⑵注意工序之间的安排,支模应与钢筋绑扎、固定架安装以及管道埋设紧密配合,穿插进行,避免工序间相互干扰,造成返工浪费⑶为保证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和便于拆模,模板使用前必须涂刷脱模剂⑷模板拆除下来,应将混凝土残渣、垃圾清理干净,重新刷脱模剂⑸钢筋不得用铁丝或铁钉固定在模板上,必须采用同配合比的50×50mm细石混凝土块做垫块,并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不允许出现负误差⑹模板应表面平整,拼缝严密,吸水性小,结构坚固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部清理干净⑺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由专业人员对轴线、标高、尺寸、支撑系统、扣件螺栓、拉结螺栓进行全面检查⑻混凝土浇灌时,为防止模板系统局部因应力集中或冲击荷载造成模板变形或位移应设专人看模,对整个模板系统进行不间断的检查和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技术人员,经研究后进行加固处理⑼ 现浇模板的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