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藏铁路色季拉山隧道营地建设规划.docx
6页川藏铁路色季拉山隧道营地建设规划摘要:川藏铁路沿线自然气候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可利用土 地较少,人机料等资源进场困难且高寒缺氧,在临建规划及实施过程中坚持生态 保护,尊重当地风俗,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永临结合、统筹规划,本文从 营地选址的基本原则、建筑布局原则、房屋结构类型及选择,驻地房屋建设规模 及标注进行探讨分析,为川藏铁路建设营地建设提出参考关键词:川藏铁路高寒缺氧营地建设1概况色季拉山特长隧道位于林芝市巴宜区,进口端位于鲁朗镇东久村境内,出口 端位于林芝镇尼池村境内海拔3300〜4700m,相对高差约1400m隧道设计为 两座单线隧道,全长约42.5km共设置2座斜井+1座横洞,设置5个工区,分 别承担正洞施工任务为:进口工区(TBM)、隆巴沟斜井工区、巴弄曲沟斜井工 区、林芝镇横洞工区(TBM)、出口工区2营地总体规划2.1基本原则(1)在临建规划及实施过程中,统筹规划,结合项目工期长的特点,尽可 能的做到永临结合,最大程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实现 绿色环保、降本增效的目标2)坚持以铁路建设服务为中心,统筹考虑铁路施工、防灾救援、经营开 发和地方规划等多种需求,同时兼顾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需求。
3) 认真执行有关环境管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有关法规的规定,依法 文明施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临近居民生活的影响4)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本着避免干扰、就近布置、方便使用、优化设置 的原则,贯彻少占草地的原则,减少临时设施,合理布置、满足工程施工需要5) 严格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不断总结优化,保证施工质量,满足技术 要求,确保使用安全2.2选址及规划(1) 基本原则临建工程选址是川藏铁路建设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问题之一选址应综合考虑 崩塌、滑坡、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大风、暴雪等极端恶劣天气频发 区,环境资源污染区,生态环境保护等区域情况,经过技术对比评估分析,采取 合理处理措施后方可确定优先选择于近30年内未发生过崩塌、滑坡、山洪、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区域2) 办公区选址规划原则1) 办公区选址时应做好建设规划和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建设方案满足永临 结合及设计标准要求2) 办公区采用封闭式管理,设有围墙和大门,办公区布局应科学合理,满 足功能需求3) 办公区独立设置,考虑安全且便于管理,设施满足办公和生活的需要4) 办公区按照永临结合标准,综合考虑耐久性及可靠性,结合藏区地域特 点,适当融合当地建筑装饰风格。
3) 生活区选址规划原则1) 生活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温馨、舒适的原则生活区在选址时 做好建设规划和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建设方案应满足耐久性标准2) 生活区必须避开各种安全隐患,尽量避免噪音、扬尘等污染3) 生活区应和办公区、生产区分开,设置围墙和大门,采用封闭式管理; 宜集中建设、成组布置4) 生活区道路应进行硬化,空地宜进行绿化,应配备密闭式垃圾收集容器, 并应及时清运、消纳垃圾2.3建设工程房屋结构类型及选择(1) 基本类型建设工程办公生活房屋可选择的结构类型有:砖混结构房屋、钢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钢结构、纤维新型材料装配式结构、轻钢装配式结构、彩钢板房、集装 箱等用于办公生活的各类型房屋,生产用房选用轻型钢结构装配式房屋2) 选用原则1) 项目部驻地:尽量考虑与运营房屋及地方需求、经营开发相结合,采用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 分部驻地:自建房屋优先选用轻钢装配式结构房屋、混凝土框架结构;3) 施工作业队驻地:工期小于5年:采用保温式彩钢板房或集装箱房;工 期大于5年:采用纤维新型材料或轻钢装配式结构房屋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 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对于风沙较大区域采用普通彩钢板房屋时,需要 设置地锚,采用钢管和钢丝绳做相应拉结,以达到抗风目的。
3驻地房屋建设标准项目部驻地设置在色季拉山隧道进口附近,沿G318国道与鲁朗河之间的高 地布置,该区域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远离树林,远离山体滑塌、泥石流、洪泛 影响区,布置条件优越项目部由办公区、生活区、活动区、医疗保障区、中心 试验室五部分组成办公楼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职工宿舍楼采用单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外墙结合当地民俗设置,医疗保障区设置健康监护室, 所有房间均做防潮处理,确保安全、适宜居住2) 分部驻地建设一分部设置在色季拉山隧道进口附近,临近项目部布置,二分部设置在隆巴 沟斜井口附近分部施工营地的主要功能兼顾下属架子队管理和部分生产功能, 主要为分部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办公生活场所、分部试验室,并设置一级医务室分部驻地房屋均采用选用轻钢装配式结构,分部办公、生活及配套设施设置 与项目部一致3) 作业队驻地建设作业队驻地分别在色季拉山隧道进口和隆巴沟斜井口各设置一处,色季拉山 隧道进口作业队驻地紧邻一分部驻地,隆巴沟斜井口作业队驻地紧邻二分部驻地 驻地房屋彩钢板房,板房材质选用棉岩彩钢夹心板,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 驻地设施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卫浴间、制氧站4其它临建工程建设规模及标准(1)污水处理站线路沿线风景名胜区、绿地林立,野生动植物众多,且地处高原高寒地区, 环境生态脆弱、水土保持要求极高,为保证驻地、拌合站、隧道内污水排放达标, 在每个工点及驻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占地、建筑面积约1500皿,建筑结构采 用轻型装配式钢结构。
鉴于高原水质多为融雪、地表水,为确保施工人员身体,在各驻地建生活用 水净化站一座,占地、建筑面积500皿,建筑结构采用轻型装配式钢结构3) 医疗保障系统以建设一级医疗救治为重点,通过二、三级医疗服务委托,构建与川藏铁路 建设相适应的三级医疗救治体系,使患病者在1小时内得到初级救治,2小时内 有效治疗一级医疗救治采取“卫生所+健康监护室”的方式,实现卫生医疗 救治全覆盖二级医疗救治委托标段内各县人民医院承担,三级医疗救治委托 临近州市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承担4) 驻地供氧系统驻地供氧主要指工地宿舍、办公室、医务室等供氧设施按照海拔高度,结 合现场实际,进行差异化配置,海拔3000m以上施工驻地,可配备供氧设备海 拔3500米以上、人员相对集中的驻地,建设集中制氧站,氧气通过管道供到每 个卧室,在房间内设置供氧使用终端人员相对较少的驻地可使用分散式供氧设 备海拔4000米以上驻地,增配带有缓冲区的常压平衡舱,实行增压不增氧,使 舱内氧分压维持在16.1千帕(相当于2500米左右海拔高度),提供常氧调理生活 环境常压平衡氧舱与工地卫生所匹配建设,用于急救和日常重点监护环境条 件特别艰苦的地点,应适当增加常压平衡氧舱配备数量。
5总结川藏铁路建设项目营地建设规划,采用统一标准、统一配置、标准化、模块 化建设,各工点因地制宜,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融入当地民族建筑风格、突 出文化特色坚持生态保护,尊重当地风俗,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安全可靠,健康环保、功能齐全,永临结合、经济适用,可有效促进与当地人民 的融合参考文献[1]郭礼波,王建国,郭永翔.高海拔藏区临时施工营地的地质灾害隐患 [J].云南水力发电,2019,35(01): 21-22[2]杜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施工营地建设[J].铁道建筑技术,2003(增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