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得盐.docx
4页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2.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3.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2.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3.通过比较碳酸盐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能简单的归纳出相同点,为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引出作好铺垫4.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外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验,既学会粗盐提纯基本操作,又消除了前面阅读整理知识的单一性,同时增加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相关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怀教学重点:常见的盐的性质用途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 01同学们在家有没有做过饭烧过菜?烧菜过程中应加哪些调味品?最主要的是加一些盐,厨房中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 NaCl 同学们, 我们化学中的盐是指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食盐,而且有些盐是有毒的,如我国曾发生过多起因误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不仅仅指NaNO 2)当作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碳酸钠( 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苏打)、高锰酸钾( KMnO 4)和大理石(主要成分为 CaCO3)等NaHCO 3,俗称小二、新课学习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 01(一) .氯化钠指导阅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盐,请大家阅读教材 P70— 71 有关氯化钠的知识思考下列问题:①通过阅读教材,你对氯化钠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②你所知道的氯化钠的组成如何?身体每天对氯化钠的摄入量大约是多少?为什么?能否过多地食用食盐?氯化钠有那些重要的用途?它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怎样?1.氯化钠的组成2.氯化钠的用途3.氯化钠的分布(归纳、 总结要根据新教材的特点,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一定要形成完整的概念 )过渡: 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的杂质引导讨论:①粗盐初步提纯需要那些步骤?②过滤器的准备需要那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那些问题?③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那些?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 01——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活动与探究 ]:粗盐食盐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设计并完成探究报告。
教师适当的引导:(作参考)1.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①操作过程中液面可能高出滤纸的边缘②滤纸被玻璃棒捅破2.产率偏低的原因: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②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③转移时固体可能洒落等二)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播放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盐 02投影 :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豪华酒店的地面等提问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大理石)介绍 :( 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谈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如钙尔奇片的成分就是碳酸钙 2)碳酸钠俗称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 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蒸馒头时可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易引起胃穿孔)提问 :1.我们已经学过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请同学们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应的原理是什么?演示:盐酸腐蚀含碳酸钙的建材2.碳酸钠、碳酸氢钠能否也发生类似的反应呢?两位同学上讲台演示:按照 [实验 11-1] 的实验要求,装置按图 11-7两位同学同时演示演示 [实验 11-2] :设问 :上面列出这些反应跟我们前面所学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有那些不同点?再比较这节中所出现的几个方程式, 具有那些共同特征?上述这些反应, 它们都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点击图片,播放动画:复分解反应讨论 :1.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2.分析上述几个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讲解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沉淀或有水生成时, 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当然,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在这节课上是不完善的,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会了解的更多三、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常见的盐,我们知道,日常生活是离不了各种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