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_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1页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2.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职掌卜筮,是先秦史官与《周易》关系之最突出的纽带在先秦,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史官们对这一职责的履行可谓是不遗余力阅读先秦文献,人们有时会为史官们据《易》占筮的准确而感到惊讶例如,周史运用《周易》为陈国占筮,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陈侯的后代将在齐国昌盛并执掌大权,二是陈国将在那时衰败后来历史的发展果如其言如何来解释史官们的这一类“神奇的”预测呢?其关键,是先秦史官对《周易》变化观精髓的理解和运用《周易》是一部谈事物变化的书前人称“易”有三义,即变易、简易、不易等不少先哲认为:“易”之精义实为“变易”《说文解字》引《秘书》:“易”原为象形字,上日下月,日为阳,月为阴,阴阳交合变化成宇宙间万事万物,阴阳者,变化也《周易》之基本要素“爻”的意蕴、“卦”的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对《周易》义理的阐述等等,无不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变化观。
从表面上看,周史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是占筮的结果,其实,周史在为陈国占筮之前,已对陈、齐等国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定的了解,即“先人事而后说卦”,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周易》的变化观去分析、推测其前景,就得出了这些结论知道了这个例子所蕴含的道理,就明白了先秦史官的《易》筮有时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历史发展变化结局的奥秘先秦史官以《易》占筮,又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以《易》占筮,凭蓍草这类植物去推断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事,从根本来说是难以成功的尽管有时占筮者在推断中也会结合对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但这类占筮法总体上笼罩在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气氛之中,并非科学的方法其次,先秦史官的以《易》占筮,在具体操作上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根据《左传》《国语》的记载,春秋时期人们讲《周易》要讲八项然而,在每次占筮时,并不会八项内容都讲,因为甲项与乙项的结论很可能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选择哪项或哪几项来讲,先秦史官往往依据自己的意图来定占筮的结果,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只需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作论断主观随意性表现得非常突出,牵强附会的特点也很显著 先秦史官所掌职责非常丰富,堪称是当时的“通才”,而《周易》是一部既简明又涉猎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著作,可谓“通学”;作为“通才”的先秦史官与作为“通学”著作的《周易》,有着一种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出于职责要求,先秦史官堪称是《周易》的解读者、运用者、守护者及传承者他们偶尔表现出的运用《周易》对于具体人和事的发展进行准确预测的“奇迹”,主要得益于对于《周易》变化观的活用,以及对于拟预测人和事的历史、现状的观察和了解而其这方面的败笔与尴尬,正好说明《周易》唯心、神秘思想本身的致命缺陷深入探讨先秦史官与《周易》的关系,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它对于《周易》以及中国古代史学史的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林晓平《先秦史官与<周易>》)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周易》是古代一部谈事物变化的书,“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之义,很多先哲认为 “变易”是其中最核心的意义 B.《周易》主要讲变化,“易”最初为象形字,上为“日”,下为“月”,代表阴和阳,表示阴阳交合变化成宇宙间万事万物 C.《周易》中的“爻”的意蕴、“卦”的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等等,无不表现出一种变化观 D.《周易》既简明又涉猎广泛,包括宇宙万物、社会人生,可谓“通学”,古人常用它来占 卜,预测吉凶和事物的发展变化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先秦时期,史官堪称是当时的“通才”,所掌职责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就 是用《周易》来占卜。
B.先秦史官与《周易》有着一种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周易》的解读者、运用者、守护者及传承者 C.如果史官能理解和运用《周易》变化观的精髓,重视对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就能科学地预测历史的发展变化 D.从先秦史官与《周易》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深入地探讨,对于研究《周易》以及中国古代 史学史有重大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易》被古人用于占筮,有时准确得令人惊讶,周代史官用它对陈国后代的兴衰所作的两点预测,后被历史的发展所证实 B.《周易》内容丰富,春秋时学者讲《周易》要讲八项,但各项内容很可能不一致,甚至还会出现两项之间矛盾对立的现象 C.用《周易》占筮,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同一结论,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在具体 操作上牵强附会,具有主观随意性 D.《易》用以占筮,凭蓍草去推断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和事,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思想的体现,从根本来说难以成功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静县主,累授太子舍人,预撰《晋书》。
高宗即位,擢拜给事中,时年二十六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俄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中书省有一盘石,初,道衡为内史侍郎,尝踞而草制,元超每见此石,未尝不泫然流涕永徵五年,丁母忧解明年,起授黄门侍郎,兼检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辞,兼好引寒俊,尝表荐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义方、孟利贞等十余人,由是时论称美后以疾出为饶州刺史三年,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嶲州,旧制,流人禁乘马,元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岁余,西台侍郎上官仪伏诛,又坐与文章款密,配流嶲州上元初,遇赦还,拜正谏大夫三年,迁中书侍郎,寻同中书门下三品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时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与诸王同预私宴又重其文学政理之才,曾谓元超日:“长得卿在中书,固不藉多人也永隆二年,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东都,太子于京师监国,因留元超以侍太子帝临行谓元超日:“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于是元超表荐郑祖玄、邓玄挺、崔融为崇文馆学士又数上疏谏太子,高宗知而称善,遣使慰谕,赐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禄大夫,听致仕。
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文学知名,圣历中,修《三教珠英》,官至正谏大夫 (节选自《旧唐书·薛元超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B.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C.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D.时高宗幸温泉校猎/诸蕃酋长亦持弓矢而从/元超以为既非族类/深可为虞/上疏切谏/帝纳焉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袭爵,继承爵位按规定,第一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爵位;其余继承人减三等袭爵B.草制,草拟制书制是皇帝的命令,制书是用以颁布皇帝重要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C.丁母忧,遭逢父母丧事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一般三年,官员还需要辞官D.陪葬,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坟墓的近旁文中的“陪葬”指一种恩宠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薛元超好学,擅长写文章。
太宗很看重他,让他参与修撰《晋书》;高宗即位以后,让他兼任修国史的工作B.薛元超受到人们的称颂一是因为他擅长文辞;二是因为他喜欢引荐寒门才俊,曾经上表举荐过十几个人C.薛元超一生数遭流贬先因与上官仪有文字之交,受到牵累;后又上疏进谏,为李义府请求马匹代步而被贬D.薛元超很为唐高宗所宠信他经常被召入宫中参加唐高宗与诸王的私宴;高宗到东都,让他留下辅佐太子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数上书陈君臣政体及时事得失,高宗皆嘉纳之2)但吾子未闲庶务,关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尔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白门感旧汪中秋来无处不销魂,箧里春衫半有痕到眼云山随处好,伤心耆旧几人存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十载江湖生白发,华年如水不堪论1)诗歌第三联“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5分)(2)有人说,虽同为悲秋伤怀,但汪诗浅窄,杜甫深广请结合《登高》分析这样说的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他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
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朱自清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