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课时练15--氮及其重要化合物.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195050815
  • 上传时间:2021-09-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础课时练(十五)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答案:A2.如图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 mL一氧化氮若通入11.2 mL氧气(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则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为(  )A.等于1.369 gL-1B.等于2.054 gL-1C.在1.369 gL-1和2.054 gL-1之间D.大于2.054 gL-1答案:D3.(2018成都二十一中段考)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 molL-1的硝酸,加热充分反应后,下列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  )①NO ②Fe3+ ③H+ ④NO ⑤NO2A.①      B.①⑤C.②④⑤ D.①②③⑤解析:选B Fe与浓HNO3由于相对量不同而得到不同产物,Fe与浓HNO3反应可能生成Fe(NO3)2(Fe过量)或Fe(NO3)3(Fe不足)和NO2,故一定大量存在NO和NO24.(2018北京顺义区统练)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

      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如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B.海洋中的氮循环中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③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D.向海洋排放含NO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答案:D5.下列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B.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C.常温下,铁、铝不与浓硝酸反应D.NO可用排水法收集,NO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答案:C6.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B.“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C.“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D.“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答案:B7.(2018铁岭协作体联考)已知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2CuO+4NO2↑+O2↑,将少量的Cu(NO3)2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能支持燃烧B.NO2不能支持燃烧C.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的缘故D.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的CuO催化作用的结果解析:选A 氧气具有助燃性,在纯氧气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空气中由于含有大量不能助燃的N2,而氧气量较少,所以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应2Cu(NO3)22CuO+4NO2↑+O2↑中,产物中NO2、O2的体积比与空气中N2、O2体积比近似相同,即为4∶1,带火星的木条放入Cu(NO3)2受热分解得到的混合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NO2能支持燃烧,A项正确。

      8.(2017赣州期中)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 mol/L和2 mol/L,取10 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A.0.448 L B.0.896 LC.0.672 L D.0.224 L解析:选C 先发生反应3Fe+8H++2NO===3Fe2++4H2O+2NO↑,溶液中n(H+)=1010-3 L(42+2)mol/L=0.1 mol,n(NO)=1010-3 L2 mol/L=0.02 mol,根据上述离子方程式,H+过量,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然后发生反应Fe+2H+===Fe2++H2↑,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因此气体总体积为(0.02 mol+0.01 mol)22.4 L/mol=0.672 L9.(2018湘潭模拟)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O2与水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利用上述关系制取NaHCO3的操作为向饱和NaCl溶液中依次通入过量的CO2、NH3,然后过滤得到NaHCO3答案:C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HNO3分解成了NO2B.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结论: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C.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结论: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D.将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溶液变蓝,结论: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解析:选C HNO3与Fe2+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生成NO2,A项错误;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说明硝酸银与氨水反应生成的AgOH又溶于氨水生成银氨溶液,而银离子与一水合氨是不能大量共存的,B项错误;铜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溶液变蓝,不是置换反应,D项错误。

      11.(2018淄博模拟)下列图像表示铁跟一定量硝酸反应时,铁和硝酸铁物质的量(mol)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B 硝酸与铁反应时,随着铁的物质的量的增加,先后发生下列反应:4HNO3(稀)+Fe===Fe(NO3)3+NO↑+2H2O[或6HNO3(浓)+FeFe(NO3)3+3NO2↑+3H2O],2Fe(NO3)3+Fe===3Fe(NO3)2,可见生成Fe(NO3)3消耗的Fe与Fe(NO3)3变为Fe(NO3)2消耗的F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图像B正确12.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论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物质的量为0.1 mol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D.H2SO4浓度为2.5 molL-1解析:选A 铁粉既能与硝酸反应也能与硫酸反应,从题图中看出(注意只是第二份100 mL)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反应为Fe+2H+===Fe2++H2↑,可知A点NO反应完了,第二份中n(NO)应为=0.1 mol,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此时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是14.0 g,即0.25 mol,故原混合酸中H2SO4浓度为=2.5 molL-1,原混合酸中NO物质的量为0.2 mol,选A。

      13.(2018泰安测试)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NH3的制备、性质探究等实验1)装置A中的烧瓶内的X固体宜选用________(填序号)a.消石灰        b.氯化钙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烧瓶中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制取干燥的氨气,可将装置A与下列装置________(填序号)进行连接3)装置B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实验时先通过三颈瓶瓶口1通入氨气,然后关闭止水夹b活塞,再通过瓶口2通入氯气①实验中三颈瓶内出现白烟并在内壁凝结成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完毕后,观察到三颈瓶内还有黄绿色气体,简述如何处理才能不污染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可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装置A与装置B相连,打开a,关闭b,开始实验,使三颈瓶内充满NH3将吸有2 mL H2O的胶头滴管塞进颈口1,通过颈口2将数据采集器的探头插入三颈瓶中打开b,关闭a,挤压胶头滴管,进行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气压变化曲线如图该图中________点时喷泉最剧烈解析:(1)实验室制取氨气,采用生石灰与浓氨水混合反应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aO===Ca(OH)2+NH3↑2)干燥氨气应采用碱性的干燥剂,故选装置Ⅰ3)①三颈烧瓶内发生的反应是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其化学方程式为8NH3+3Cl2===6NH4Cl+N2氯化铵的阳离子为NH,欲检验NH,需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生成的气体使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②三颈烧瓶内的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处理氯气可采用碱溶液吸收。

      4)瓶内压强最小时,喷泉最剧烈,故是C点答案:(1)d NH3H2O+CaO===Ca(OH)2+NH3↑(2)Ⅰ (3)①8NH3+3Cl2===6NH4Cl+N2 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生成的气体使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将止水夹b打开,氯气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4)C14.(2017漳州期中)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生产硝酸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NO和NO2的混合物,假设不含N2O4),常见处理方法如下:(1)可用氨催化吸收法处理NOx,反应原理:4xNH3+6NOx(2x+3)N2+6xH2O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处理过程的实验装置如图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NOx已知: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NO+NO2+Na2CO3===2NaNO2+CO2 (Ⅰ)2NO2+Na2CO3===NaNO2+NaNO3+CO2 (Ⅱ)①当NOx被Na2CO3溶液完全吸收时,x的值不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基础素养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中考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监测数学试卷(二模).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2025年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数学试卷(二模)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绍兴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诊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ppt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猜您喜欢
      高考地理第二章 第一节.doc 【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21考点1 区域农业发展 (含解析).doc 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0区域特征与地理信息技术.doc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教参课件-地理第1部分 专题2 第1讲 对点.doc 2017年高考化学选修5作业与单元评估5-3.doc 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案第1章1.1 宇宙中的地球.doc 2020届地理高考模拟汇编卷(四).doc 高考地理湘教版地理必修三复习资料.doc 2017年青岛市一模文综试题及答案——地理部分2017.3.doc 高考地理日本(创新型教学案).doc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124高考冲刺:有机推断专题突破(提高)(学生)知识讲解.doc 【三年高考】2016-2018年化学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2-化学用语与化学基本概念.doc 2017版《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地理汇编专题: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doc 2020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选择题技巧讲义4.doc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108高考冲刺:定性实验设计与评价(提高)巩固练习.doc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湘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题.doc 2020高中化学复习跟踪检测(十五)归纳拓展——金属单质的共性归纳.doc 高考地理选择题易错题.doc 2018湖北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苦墨斋主原创地理试题(含命题资料).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