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地理湘教版地理必修三复习资料.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195050799
  • 上传时间:2021-09-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0.9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8高二地理必修三复习资料 必修三复习资料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基本含义1、 区域的主要特征1. 区域的概念: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有界性: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等;有的区域界线是 模糊的,如气候区、植被区等2.区域的特征: 区域内部之间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 区域的空间结构1. 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2.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3. 区域划分区别或联系乡村地域城镇地域范围大小产业活动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以非农业生产的为主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4. 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面状;交通运输线路——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岛状3、 区域产业结构1. 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2.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 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4. 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传统农业区域: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工业区域:第一产业比重较小,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区域发展阶段1、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区域类型1. 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按照常用指标区域类型可划分为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2. 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包括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2、 区域发展阶段1. 以传统农业为主题的发展阶段:区域社会经济水平相当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很少;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缺乏有实力的中心大城市,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小;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2. 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的趋势,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出现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3.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且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化的交通网络逐步形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区域处于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区域发展差异1、 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1. 划分标准: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2. 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情况东部(12个):辽宁(辽)、河北(冀)、山东(鲁)、江苏(苏)、浙江(浙)、福建(闽) 广东(粤)、广西(桂)、海南(琼)、北京(京)、天津(津)、上海(沪、申)中部(9个):黑龙江(黑)、吉林(吉)、内蒙古(内蒙古)、山西(晋)河南(豫) 安徽(皖)、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西部(10个):陕西(陕、秦)、甘肃(甘、陇)、宁夏(宁)、青海(青)、新疆(新)、 云南(云、滇)、贵州(贵、黔)、四川(川)、重庆(渝)、西藏(藏)2、 东、中、西部发展差异1. 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东高西低,东快西慢2. 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

      工业结构“南轻北重,东轻西重”3. 工业化和城市化:(1)工业化:东部进程快,中、西部相对滞后;东部地带的工业产值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带;中、西部仍然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2)城市化:城市化水平上东高西低,城市综合实力东高西低,城市分布密度东密西疏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时间上东早西晚,程度上东高西低(1)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格局 1979年,提出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确定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三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边境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城市开放开放;(2) 改革开放的空间格局:从沿海到长江、陇海——兰新线,再到沿边境的全方位开放3、 南方与北方1.界线:秦岭—淮河2.比较北方南方气候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亚热带和热带湿润气候区,水热充足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自然资源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里资源相当丰富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面临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四、西部大开发(1999年) 1.背景:东、中、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目的: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3.范围:西部10个省区以及中部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4.优势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 5.限制性因素: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6.意义: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便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区域经济联系1、 资源跨区域调配1.原因(背景):资源分配不均,资源分布于生产力的空间配件配置存在矛盾,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二、南水北调1.调水线路比较西线中线东线调水源地长江上游通天河、直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下游扬州附近线路走向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道,调长江水入长江从丹江口水库北上,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基本可自留到京津利用大运河提水北送,一路向北经隧道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输往烟台、威海水量较小较大最大水质最好较好较差地形、地势地形复杂,工程量大地势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向北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可顺地势北流2. 影响有利:改善受水区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环节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趋势,控制地面沉降不利: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给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地下水位升高,土壤容易发生盐渍化3、 西气东输1. 主体工程: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上海2. 分支:四川、重庆到湖北、湖南3. 意义: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改善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 不利影响:会管道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4、 西电东送1. 概念: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2. 线路比较北线工程中线工程南线工程主要电力类型火电水电水电、火电输出省区山西、陕西、内蒙古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广西电力市场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3. 影响输出地:煤炭资源减少、地面沉降、大气污染、产业层次偏低等;加快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等输入地:保证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大气污染等5、 产业转移1. 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转移原因: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也会对迁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 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原因:寻求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影响:加速大陆的饿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3.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原因:发达地区产生人口、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等问题,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广东边远地区劳动力价格和房租、低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流通条件和投资环境有显著改善。

      影响:缩小地区差别,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4. 产业发展过程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低级阶段——对环境的破坏不大重化工业阶段——“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紧张高科技产业阶段——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趋于减少区域可持续发展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1、 荒漠化1. 含义: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2. 土地退化: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导致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3. 类别(表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次生盐渍化等2、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1.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地形:地势高,海拔高,周围多上高山环绕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河流:稀疏短小,多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植被:稀疏,由东向西经度(干湿度)分异明显2. 西北地区荒漠化因素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自然因素 物质条件:地面疏松,覆盖着身后的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人为因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3、 荒漠化的治理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具体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等)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建防护林、封沙育草、设置沙障工程等) 调节农业产业结构(农、林、牧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兴建沼气池,营造薪炭林,节约能源)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生态移民,计划生育)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1、 湿地概况1. 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 类别: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3. 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2、 湿地的价值1. 维持生物多样性(生命摇篮、鸟类乐园)2. 调蓄洪水(天然水库)3.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宝库)4.航运5. 旅游观光6. 调节气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基础素养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中考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监测数学试卷(二模).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2025年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数学试卷(二模)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绍兴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诊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ppt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猜您喜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2.1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 【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14考点2 农业地域类型 (含解析).doc 2017版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讲座四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docx 高考必知345个地理知识点 10.9.doc 2017年高考化学选修5作业与单元评估3-1-2.doc 高考地理第二章 第一节.doc 【学霸优课】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教学案:专题21考点1 区域农业发展 (含解析).doc 新课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0区域特征与地理信息技术.doc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配套教参课件-地理第1部分 专题2 第1讲 对点.doc 2017年高考化学选修5作业与单元评估5-3.doc 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案第1章1.1 宇宙中的地球.doc 2020届地理高考模拟汇编卷(四).doc 2017年青岛市一模文综试题及答案——地理部分2017.3.doc 高考地理日本(创新型教学案).doc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124高考冲刺:有机推断专题突破(提高)(学生)知识讲解.doc 【三年高考】2016-2018年化学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2-化学用语与化学基本概念.doc 2017版《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地理汇编专题: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doc 2020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第十六单元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 2018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课时练15--氮及其重要化合物.doc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选择题技巧讲义4.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