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建工集团跨国发展策略研究.pdf

37页
  • 卖家[上传人]:lizhe****0001
  • 文档编号:47497581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9.12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上海建工集团跨国经营发展策略研究11. 绪论1.1 企业的概况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于 1994 年由原上海市建筑工程管理局改制成立的,1997 年被列入国务院重点扶持的全国 120 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单位1998 年作为全国 14 家企业和单位之一受到国务院表彰上海建工集团以国有资产授权管理经营为基础,资产为纽带的法人联合体上海建工集团是一家具有国内外工程总承包、房地产开发经营、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建筑机械制造、物资供销、工程监理、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商业贸易等综合功能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大型建设企业集团在世界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子公司或经营部,拥有近万名各类技术、管理等专业人员上海建工开始涉足海外施工早在 70 年代,跟随中国建筑总公司借船出海,当时主要承揽中国对外援助的工程项目根据上海建工集团海外业务日益增多,在集团成立之后,从集团自身发展战略考虑,成立海外事业部,专门负责上海建工集团的海外经营在拓展业务过程中,逐步熟悉国际建筑行业的通行规则,培养了一批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积累了国际化项目的运作经验,学习了国外先进的建筑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并发挥海外部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了整个建工集团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

      上海建工集团于 1999 年获得了商务部授予的对外经营权,开始自行驾船出海,自 1999 年—2004 年,累计完成对外合同签约额已达 44.5174 亿人民币,主要承接的项目为:中国对外援助项目、中国驻外使领馆改扩建、国际承包项目等2000 年 7 月,集团完成了对香港建设公司的收购计划,拥有 42%香港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自 2001 年起,集团连续 3 年进入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世界百强承包商之列,自 2002 年起,集团连续 2 年被上海外经贸委评为“走出去”承包工程领域 10 强中第一名1.2 企业存在的问题上海建工集团在“十五”规划中已明确将战略目标锁定在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建设集团”的定位上,上海建工集团这几年海外业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成绩的背后,暴露出许多问题:(1)海外业务领域狭窄,市场拓展进入瓶颈这几年主要依靠经援项目,国际承包市场只局限在东南亚,面对复苏的国际建筑市场,抓住机会,利用集团的优势,抢占市场份额的能力还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上海建工集团跨国经营发展策略研究2有待提高。

      从表 1-1 中可以看出,海外合同额的完成情况从逐年上升到逐年下滑的态势表 1-1 上海建工集团海外市场完成合同额年份合同额(万人民币)年份合同额(万人民币)1998830592001199811199997776200270387200085770200351809图 1-1 上海建工集团已承揽海外项目类型图(2)国际化的人才短缺这几年海外实践过程中,国内资深的项目经理,在国外管理实施项目时变得束手无策,虽然能解决一切工程技术难题,但不懂外语,无法与业主直接沟通交流,缺乏综合管理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国内专业细分太强,综合性差,复合性差3)企业内部管理精细化欠缺这几年,几乎每个项目实施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虽然项目竣工都评为优良,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控制较差,项目收益比预期少,很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薄弱,合约管理跟不上,造成项目实施中分包商和供应商经常与项目部进行扯皮,影响工程正常实施4)国际通行的规则缺乏研究工期短的项目,往往输多赢少,因为工期短,项目小,还来不及适应,合同期已到5)境外机构管理机制不灵活,海外独资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缺乏抗风险的承受能力。

      因此,上海建工集团要发展壮大,一方面需要在家门口进行“内向国际化”竞争,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走向国际建筑承包市场,带动集团资源“走出去” ,促进集团整体商务部 25%外交部 7%国际承包工 程 68%商务部 外交部 国际承包工程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上海建工集团跨国经营发展策略研究3水平再提高,达到国际性大公司水平但上海建工集团要尽快解决跨国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进行跨国发展策略的研究,以更好把握当前发展的契机,应对国际竞争对手的挑战和中国同行业企业的挑战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上海建工集团跨国经营发展策略研究42. 跨国经营的基本理论跨国经营(Transnational Management)乃国内经营的延伸,属企业经营范畴,是指市场经营主体(企业)为拓展生存及发展空间而跨出其母国地域界线,在海外从事经营业务的一种市场行为方式,是企业国际化的高级形式目的是通过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获取跨国经营效益,即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尽可能大的市场占有率与高额利润,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建筑行业的跨国经营战略可以概括为:充分依托和发挥国内总部的综合优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承接海外工程项目,达到打入国际建筑市场、增加市场份额和增强企业实力的目的2.1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依据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西欧跨国公司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的资产性所有权和交易性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大规模投资的经济规模优势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投资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且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并不完全具备这样的优势,要进行跨国经营不仅缺乏国际竞争,甚至不具备国内生存环境然而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不仅走出了国门,而且近 20 年来踊跃地加入到了国际竞争行列中来,并且以每年 14%的速度强劲发展这一现象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仅有 20 多年的历史,但总体上还是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其动因主要在于为了维持国内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获取技术支持,其跨国投资地区比较集中,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方式多以合资为主,主体趋于多元化,进入国际市场方式单一,投资规模小、效益差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理论起步较晚,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等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2.1.1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邓宁(John Dunning)在80年代初提出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Investment Development Cycle)是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中心命题是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于: (1)其经济发展阶段; (2)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域优势; (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邓宁区分了五个经济发展阶段: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上海建工集团跨国经营发展策略研究5第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美元以下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等于零或接近于零或接近于零的负数,由于该国的市场结构和要素禀赋结构,尚不足以吸引外国跨国企业进入从事进口替代或资源开发型的国际生产,缺乏足够的区位优势;同时,该国的商业、技术及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因而不足以吸引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此外,由于该国企业缺乏资产性和交易性所有权优势,还无力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第二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1500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小于零且其绝对值不断扩大随着该国政府外资政策的调整,基础设施的改进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外国跨国企业开始对该国进行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的中间产品采用内部化贸易的形式,尽力避开外部市场交易中间产品的高成本这一时期跨国企业主要凭借的是资产性所有权优势。

      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500~4750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仍然小于零但其绝对值不断缩小这个阶段该国对外直接投资或利用外资,主要取决于各国政府对利用外资和本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的差异以及各国要素禀赋的结构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是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考虑的核心要素;东道国的先进技术则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着眼点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都反映母国比较优势与东道国比较优势的结合第四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大于、等于零且不断扩大该国的企业拥有全部所有权优势,并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运用内部化战略,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技术创新也在企业内部深入进行,在与东道国企业的竞争中,占据着充分有利的形势第五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仍然大于零但呈下降趋势与上述四个阶段相比,第五阶段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程度大大减弱,而更多地取决于主要发达国家间的交叉投资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是遵循着这一投资发展理论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将一国的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能力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起来,认为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关系。

      就这一发展规律而言,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的变化大体上符合这一发展趋势,该理论动态地描述了对外投资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沿袭了邓宁关于国际生产的政治经济综合分析框架他认为一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数量不能仅仅用经济指标衡量,它还取决于一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市场机制、教育水平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等因素一国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可以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上进行分析从所有权优势看,国家层面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素质、市场规模及其特征、政府的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竞争与产业结构政策;上海交通大学 MBA 学位论文 上海建工集团跨国经营发展策略研究6产业层面的所有权优势,包括产品和加工技术深度、产品差异程度、规模、经济市场结构等;企业层面的所有权优势包括生产规模、产品加工深度、生产技术水平、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技术、企业获得低成本要素、供给的能力等2002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986美元,2003年约为1090美元,按照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处于第二阶段,并且在未来几年仍将处于第二阶段。

      在这一阶段外国对本国的投资量有所增加而本国能够对外直接投资量仍然是零随着外国对我国投资量的增加,必然会产生大量以外国投资者为业主的建筑项目,这就使得国内建筑市场增加对熟悉国际惯例的建筑企业的需求因此,上海建工集团应通过承揽国际工程,开展跨国经营,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熟悉国际惯例,从而为未来在我国投资的外国企业业主提供国际化的服务,以此在与国内建筑企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力争缩小与国际优秀建筑企业的差距2.1.2 技术地方化理论拉奥(Sanjaya Lall)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关于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另一种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The Theory of Localised TechnologicalChange) 在拉奥看来,即便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表现在规模小、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等方面,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拉奥认为,是以下几个条件使发展中国家企业能够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定优势” (Proprietary advantage) :第一,在发展中国家中,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往往与一定的要素、价格、机器、质量相联系。

      第二,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他们自身的经济条件和需求换句话说,只要这些企业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一定改造,使他们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的话,这种创新活动就会形成竞争优势第三,第三世界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其生产过程和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于在新的创新活动,其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