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锚杆框格梁施工方案.docx
35页贵州省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铜仁坝灌溪至玉屏大龙段新增茶店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锚杆(索)框格梁施工方案江西省四通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松从高速新增茶店互通二0一七年十二月贝脚内容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三章、地质、水文状况 4一、 工程建设地点 4二、 自然地理情况 4第四章、施工总体布置 5一、 施工布置 5二、 材料准备 5三、 施工工期计划 6第五章、施工组织安排 6一、 组织机构 6二、 组织分工 7三、 施工组织机构图 7四、 机械设备 8第六章、锚杆、锚索框格梁施工方案 8一、 吊篮防护安装 8二、 人工凿除坡面松散岩石 9三、 框架锚索施工 9四、 框架锚杆施工 13五、 框架梁施工 16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19一、 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19二、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0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 21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2一、 重大风险源及其应对措施: 22二、 典型事故类型及安全保证措施: 22第一章、编制依据1、 贵州省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铜仁坝灌溪至玉屏大龙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 贵州省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铜仁坝灌溪至玉屏大龙段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3、 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交安监发〔2014〕266 号);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7、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T 180-2009);8、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10、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11、 《钢筋砼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7)1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13、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1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第二章、工程概况贵州省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铜仁坝灌溪至玉屏大龙段(以下简称铜大线)是贵州省规划高速公路网(“ 678 ”网)中“一纵”一一贵州省松桃至从江高 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是在已通车的铜大线上增设互通开口,为茶店 镇以及规划工业园区服务贵州省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铜仁坝灌溪至玉屏大龙 段新增茶店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的建设,对推动茶店镇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 在城市扩容、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等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建设内容为: 新增茶店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及与 S201连接线路基、路面、桥涵、排水及绿化等本合同段共有挖方高边坡2段,分段叙述如下:(1)AK1+008-BK0+271.77段右侧:路线切割一山体而过,边坡最大高度逸到91米上覆5-8米黏土,下伏奥陶系下统南津关组和分乡组(n+)灰岩,岩层产状43°Z26°,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强风化层68米,岩层倾向路基,边坡开挖为一顺层边坡, 边坡欠稳定采用:1-1:1.5放缓边坡,第一、二级采用锚杆框架植草防护,第三级采用锚 索框架植草防护、第五级采用喷播植草灌防护保证边坡的稳定2)NK0+425-NK0+455段左、右侧;根据野外地质调绘及茶店互通其它工点勘察 报告,该段覆盖层为可塑状粉质黏土,厚2.0〜3.0米;下伏基岩为奥陶系下统美津 关组和分乡组(O/1n+f)灰岩,岩层产状143°Z26°,强风化层厚1.5〜2.5米岩体 风化强烈,岩体破碎;中风化层岩体较破碎。
此外,在NK0+425-NK0+455段下穿铜 大高速茶店分离式跨线桥,为避免开挖边坡对原桥梁扩大基础产生影响,采取如下处 置措施:边坡采用垂直开挖,在开挖边坡前,在CK0+425-CK0+440段两侧先设置两 排钢管桩预加固地基,待钢管桩施工完毕后再分层分段开挖,同时开挖应采用冷开挖 避免爆破对岩体产生扰动而影响桥台扩大基础的稳定;分层开挖至地面以下1m时,对以开挖的边坡采用锚杆挂网喷射砼封闭,再施工预应力锚索,待锚索施工完毕之后 再开挖至设计标高,开挖后应立即采用锚杆挂网喷射砼封闭边坡第三章、地质、水文状况一、 工程建设地点新增茶店互通立体交叉项目,位于万山区茶店镇,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铜仁坝灌 溪至玉屏大龙段中心里程桩号K18+780处二、 自然地理情况1、 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贵州省北部,武陵山腹地,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西 北高,东南低在远离河谷的山原面上岩溶、丘陵、洼地较多,地面起伏不大,地貌 以低中山丘陵为主,场区属侵蚀低山地貌,场区海拔656.6-740m之间,相对最大高 差83.4m桥区地形较平缓,植被发达匝A跨线桥轴线所跨地段地形标高介于 684-696m,相对高差12.0m场地位于铜仁市万山区茶店镇境内,有乡村公路可至工 点,交通较便利。
2、 工程地质拟建工程场区上覆第四系(Qel+al)粉质粘土;下伏奥陶系下统南津关组合分乡 组(O1n+f)灰岩3、 水文气候项目区属长江流域的沅江水系和乌江水系境内河流均属山区雨源型,由降水补 给形成地表径流项目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季风 气候明显,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年日照时数 1044.7-1266.2小时,年平均气温 13.5-17.6° 0日均温〉10° C的初日在3月下旬初,终日为11月下旬初,间隔250 天,积温5300°年平均降水量1110-1410毫米,无霜期275-317天,热量丰富、 光照适宜,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温和湿润,山间、河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场区地 下水类型为松散覆盖层裂隙水及岩溶裂隙水,其中松散覆盖层裂隙水赋存于覆盖层粉 质黏土层裂隙中,岩溶裂隙水赋存于灰岩裂隙及节理中地下水靠大气降水补给,地 下水沿岩层层面及岩溶裂隙及孔洞向洼地及地势较低处排泄;路段区地势较低,地下 水埋藏较深第四章、施工总体布置一、 施工布置1、 施工准备:三通一平一人员设备材料进场一临时设施施工一熟悉设计文件及 招标文件一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一测量复核控制点一各项试验准备一锚杆、锚索框格 梁施工方案编制一开工报告一开工令。
2、 施工顺序:一二级边坡锚杆同步展开,一级边坡自左向右,二级边坡自右向 左,逐级施工防护,防护采取“动态管理”,避开同步上下作业、交叉作业二、 材料准备1、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搅拌,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至施工现场:(1) 水泥:选用42.5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氯化物和硫酸盐的含量 应严格控制,以免对锚杆锚索的腐蚀使用前必须查明其品种、强度等级,应具有出 厂质量证明,到场后应分批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才准使用;严禁使用快硬水泥浇筑 水下混凝土水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用防水篷布或其他有效的防水覆盖物加以覆盖 水泥库应通风良好,室内干燥,有有效防雨潮措施存放高度应高于地面0.3m不同种类水泥应贮存于不同库房;不同批水泥,其贮存方式应便于进货先后时间 使用水泥在进货后应及时使用,使用时应为松散的流动体,不应有结块散装水泥 运输车辆的贮料斗和筒仓,不应残留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水泥水泥应贮存足够数量, 以满足混凝土浇注要求任何时候不能因水泥供应而中断混凝土施工2) 粗集料:本项目采用质地坚硬的碎石,碎石粒径5-20mm3) 细集料: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的砂,砂的含泥量不大于3%,无垃圾、草根、 泥块等杂物。
4) 拌和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 物质;污水、泥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等,均不得用于混凝土拌合;经试验,水 质符合要求2、锚索及锚具管材:(1) 根据图纸设计每束锚索采用股中15.2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公称 直径15.2mm,标准强度为1860Mpa,符合冶金工业部现行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 线》国家标准GB5224-2003的规定2) 通过现场抽检钢绞线的强度、弹性模量、截面积、延伸量和硬度确定是否 符合规定,对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3) 孔内锚固段要求钢绞线必须保证粘结力,清理干净防止油污及泥土等物质 沾污,无腐蚀碰伤和死弯等;钢绞线运抵后应集中堆放,下垫上盖,离开地面间隙不 小于30cm钢绞线上部采用彩条布或者防水布进行覆盖,防止锈蚀4) 锚固端锚具采用OVM圆形锚具,六束锚索采用6 90钢套管配套3、锚杆:采用符合《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国家标准的II级钢筋,HRB400的6 25钢筋制作4、 钢筋:钢材采用I、II级钢筋,符合《钢筋砼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7)及《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标准。
5、 砼:框格梁采用C25混凝土,框架表面须平顺美观6、 砂浆:(1)锚索灌注水泥砂浆采用的配比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的规定,浆体强度N35Mpa,必须为生产日期在3个月内的42.5 新鲜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水泥砂浆,必要时适当增加早强剂2) 锚杆灌浆用水泥砂浆采用的配比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的规定,采用M30水泥砂浆灌浆水泥采用生产日期在3个月内的42.5新鲜普通硅酸盐,其氯化物和硫酸盐的含量应从严控制,以防对锚杆钢筋腐 蚀,可适当掺入对锚杆无腐蚀作用的膨胀剂3) 水泥砌筑用水泥砂浆采用M7.5普通砌筑砂浆三、施工工期计划本项目开工日期:2017年12月16日,计划交工日期:2018年4月20日第五章、施工组织安排一、组织机构新增茶店互通项目领导班子、各部门负责人及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已全部 到位本着安全、优质、高效完成锚杆、锚索框格梁施工,按照“集中领导、 职责明确、提高效率、有利协调”的原则,项目部拟定施工管理人员如下,序号职务人员职责1项目经理胡小勇负责全面管理2项目负责人罗勤负责全面工作2副经理叶发太负责生产组织、安全管理3项目总工潘会君负责技术及质量4项目副总工范连凯负责现场技术质量管理新建铁路工程锚定板挡土墙5工程部部长罗勤负责现场施工管理6施工段长黄辉现场施工管理人员7施工技术员王东华现场技术管理人员8测量工程师陈金负责测量工作9试验室主任谭振负责试验工作10安全部长钟光华负责安全工作二、组织分工在“锚杆、锚索框格梁施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组员及项目部各部门 各司其职,精心组织、合理安排,部门的组织分工如下:1、 工程技术部:负责各路基段内现场锚杆、锚索框格梁施工的人员、机 械设备、资源的调配管理工作。
2、 质检部:负责锚杆、锚索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以及施工现场的 技术、质量的管理工作3、 工地试验室:负责钢筋、砼等原材料的检验与审报,现场施工中试验 数据的收集、整理4、 安全管理部:负责施工现场安全交底、设立各类的安全及文明工作标 志标牌,负责施工过程各环节安全控制5、 锚杆(索)框梁专业施工队:负责锚杆锚索及框格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