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省联考】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生物(贵州版) Word版含解析.docx
17页贵州省2024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鸡枞菌是贵州省常见的珍稀菌种对鸡枞菌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进行分析,测得所含的氨基酸有16种(甲硫氨酸只存在于菌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鸡枞菌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可使肽键断裂B. 鸡枞菌含组成人体蛋白质的全部氨基酸C. 鸡枞菌的菌柄与菌盖蛋白质的种类相同D. 鸡枞菌的多肽链的合成场所位于核糖体【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1种,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详解】A、蛋白质变性时空间结构改变,而肽键没有断裂,A错误;B、鸡枞菌中测得所含的氨基酸仅有16种,而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1种,B错误;C、由题可知,甲硫氨酸只存在于菌盖,因此鸡枞菌的菌柄与菌盖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D、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因此鸡枞菌的多肽链的合成场所位于核糖体,D正确。
故选D2. 为探究某植物对镉(Cd2+)的跨膜运输方式,在一定Cd2+浓度的培养液中水培,设置4组实验:对照组(I)、加入Ca2+通道抑制剂(II)、加入ATP水解酶抑制剂(Ⅲ)、加入K+通道抑制剂(IV),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组织中的Cd2+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由图中I、Ⅲ可知,细胞吸收Cd2+存在主动运输B. 由图中I、Ⅳ可知,K+通道蛋白不参与吸收Cd2+C. 细胞吸收Cd2+过程中,Cd2+要与Ca2+通道蛋白结合D. 增加I组培养液的Ca2+含量,可能降低Cd2+吸收量【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甘油等;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是从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详解】A、由图中I、Ⅲ可知,加入ATP水解酶抑制剂,叶组织中Cd2+相对含量下降,说明细胞吸收Cd2+存在主动运输,A正确;B、由图中I、Ⅳ可知,加入K+通道抑制剂,叶组织中Cd2+相对含量基本未发生改变,说明K+通道蛋白不参与吸收Cd2+,B正确;C、由图中I、I可知,加入Ca2+通道抑制剂,叶组织中Cd2+相对含量下降,说明Ca2+通道蛋白参与吸收Cd2+,通过通道蛋白进行跨膜转运,无需与通道蛋白结合,Ca2+与Cd2+竞争Ca2+通道蛋白,增加I组培养液的Ca2+含量,可能降低Cd2+吸收量,C错误,D正确。
故选C3. 用酵母菌做实验材料探究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甲)、细胞质基质(乙)及线粒体(丙)分别放入3支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等量、相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均供氧充足,一段时间后,得到葡萄糖和CO2的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中产生的CO2其氧元素来自葡萄糖和水B. 乙反应结束后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C. 甲和乙消耗等量的葡萄糖释放的能量相等D. 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不能粒体中分解【答案】C【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CO2或乳酸;【详解】A、根据呼吸作用的方程可知,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其氧元素来自葡萄糖和水,A正确;B、由题意可知,甲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乙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丙只能进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乙反应结束后产生的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呈灰绿色,B正确;C、甲(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和乙(只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前者释放的能量多与后者,C错误;D、丙中葡萄糖无消耗,说明葡萄糖不能粒体中分解,D正确。
故选C4. 植物中一个胚囊母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得到4种不同生理功能的细胞,协同完成受精作用完成受精后,助细胞随即解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时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 来源于胚囊母细胞的4种细胞mRNA种类相同C. 助细胞解体是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 胚囊母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植物中一个胚囊母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得到4种不同生理功能的细胞,说明发生了细胞分化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时需要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进行识别,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正确;B、由题意可知,植物中一个胚囊母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得到4种不同生理功能的细胞,说明发生了细胞分化,则mRNA不都相同,B错误;C、助细胞解体属于细胞凋亡,是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C正确;D、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经过脱分化、再分化可获得完整植株,D正确5. 我国科学家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受精卵并整合到染色体DNA上,培育出转基因鲤鱼与普通鲤鱼相比,转基因鲤鱼的生长速率加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后没有定向改变性状B. 转基因鲤鱼的外源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都在细胞核进行C. 转基因鲤鱼的外源生长激素基因遗传时不遵循遗传定律D. 外源生长激素基因的氢键断裂后利于该基因复制或转录【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该步骤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详解】A、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后发现与普通鲤鱼相比,转基因鲤鱼的生长速率加快,说明鲤鱼有定向改变性状,A错误;B、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B错误;C、由于转基因鲤鱼的外源生长激素基因整合到染色体DNA上,因此遵循遗传定律,C错误;D、外源生长激素基因的复制或转录均需要解旋断开氢键,因此外源生长激素基因的氢键断裂后利于该基因复制或转录,D正确6. 金毛猎犬的肌肉正常对肌肉萎缩为显性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肌肉萎缩(♀)与纯合的肌肉正常(♂)金毛猎犬交配,F1雌性个体全为肌肉正常,雄性个体全为肌肉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从F1结果能判断等位基因D/d仅位于X染色体上B. F1雌性个体基因型为XDXd,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dYC. F1金毛猎犬相互交配,理论上F2肌肉正常:肌肉萎缩=3:1D. F1雄性个体的基因d只能来自雌性亲本,只能传给F2雌性个体【答案】C【解析】【分析】肌肉萎缩(♀)与纯合肌肉正常(♂)金毛猎犬交配,F1雌性个体全为肌肉正常,雄性个体全为肌肉萎缩,说明等位基因D/d仅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AB、肌肉萎缩(♀)与纯合的肌肉正常(♂)金毛猎犬交配,F1雌性个体全为肌肉正常,雄性个体全为肌肉萎缩,说明等位基因D/d仅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亲本肌肉萎缩(♀)基因型为XdXd,雄性个体纯合的肌肉正常(♂)基因型为XDY,F1雌性个体基因型为XDXd,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dY,AB正确;C、F1金毛猎犬相互交配(XDXdXdY),理论上F2雌性为XdXd:XDXd=1:1,雄性为XdY:XDY=1:1,所以肌肉正常:肌肉萎缩=1:1,C错误;D、亲本肌肉萎缩(♀)基因型为XdXd,雄性个体纯合的肌肉正常(♂)基因型为XDY,F1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dY,Xd来自亲本雌性,只能传给F2雌性个体,D正确7. 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局部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段,可表示减数分裂I中期或有丝分裂中期B. 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加倍C. cd段,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不同D. d点后,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答案】A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的过程:(1)分裂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丝形成纺锤体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①纺锤体解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新形成;③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详解】A、分析题图,ab段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可表示减数分裂I中期或有丝分裂中期,A正确;B、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但细胞核DNA含量不加倍,B错误;C、cd段染色体数目加倍,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的一样,即cd段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不同,C正确;D、d点后,细胞完成分裂,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D错误故选AC8. 合适的实验材料、科学的实验方法、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达成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检测还原糖可选用新配制的斐林试剂且需要进行水浴加热B. 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 进行噬菌体侵染实验时,需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可作为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材料【答案】A【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诱导分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详解】A、还原糖的检测需要用新配制的斐林试剂,且该实验需要进行水浴加热,A正确;B、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错误;C、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繁殖,因此无法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C错误;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因此低温无法诱导染色体加倍,D错误9.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自主神经可以调控大多数内脏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B. 调节呼吸运动、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脑干C. 大脑皮层调控各级中枢使自主神经不完全自主D. 脊髓能调节机体运动,但不能调节内脏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