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历史总复习 八上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考点梳理+过关检测+综合提优练习pdf).pdf
6页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简述中英 南京条约 的主要内容,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简述 马关条约 的 主要内容, 说明 马关条约 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结合 辛丑条约 的主要内容, 分析 辛丑条约 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一、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 ) 背景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推销工 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而四处扩张, 广阔的中国市场就 成为它首选的对象.英国曾经采用外交、 贸易等手段试图打 开中国的大门都未能遂心如意, 后来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 牟取暴利.于是英国积极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输入的危害: 使大量白银外流, 加剧了中国的贫 弱; 同时, 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 给中 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 ) 经过: 年月日, 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 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 ) 意义: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 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 则徐, 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 ( ) 原因: 根本原因是为打开中国的市场, 直接原因是中 国的禁烟运动. ( ) 经过 爆发: 年月, 英国舰队开到广州海面, 进行挑衅, 鸦片战争爆发. 占领: 年月, 英军占领香港岛. 结束: 年月, 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 ( ) 结果: 年, 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 辱国的条约 中英 南京条约 , 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万元;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 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 影响: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 ( )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 市场. 时间: 年 月至 年 月. 侵华列强: 主凶 英法; 帮凶 美俄. (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年 月, 英法联军攻占北 京, 闯进圆明园, 掠夺珍宝, 并放火烧毁圆明园.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时间 不 平 等 条 约 割 占 领 土 范 围 割占领土面积 年 中俄 瑷珲 条约 中 国 东 北 外 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 多 万 平 方 千 米 年 中俄 北京 条约 中 国 乌 苏 里 江以东、 包括 库页岛在内 约 万平方千 米 年、 年 中俄 北京 条 约 、中 俄 勘 分西 北界约记 中 国 巴 尔 喀 什 湖 以 东 以 南 万 多 平 方 千 米 世 纪 年代 中俄 改订 条约 以及 以 后 五 个 勘 界 议 定 书 中国西北部 万多平方千米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多万平方千米.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原因: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时间: 年. 领导人: 洪秀全. 经过: 年, 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 定为都城, 建立起与清朝对 峙的政权, 开始北伐、 西征. 年,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 绞杀下,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年月, 青浦之战大败洋枪 队; 年月, 在浙江慈溪一战中, 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三、收复新疆 阿古柏侵占新疆: 年, 中亚浩罕国陆军司令阿古 柏侵占新疆, 并建国自立为汗; 英、 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 妄图分裂新疆; 年, 俄国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地区. 左宗棠收复新疆 ( ) 背景 中国东南、 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李鸿章主张保东丢西, 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 清政府权 衡利弊, 决定收复新疆. ( ) 经过 年,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 督办新疆军 务. 年, 左宗棠率兵分三路进入新疆, 先后收复乌鲁木 齐、 吐鲁番和喀什葛尔.阿古柏兵败身亡. 年, 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 ) 结果: 世纪 年代初, 中俄两国签约, 中国收回伊 犁.清政府于 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四、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 ) 原因: 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 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的梦 想. ( ) 时间: 年. ( ) 主要战役 黄海大战: 年月, 中国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 到日本舰队袭击.在这次战役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抗 敌, 壮烈牺牲, 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 不怕牺牲的爱 国主义精神.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威海卫是北洋舰队的基地, 北洋舰队全军 覆没. 马关条约 ( ) 时间: 年月. ( ) 签订双方: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中国代表李鸿章. ( ) 内容: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 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增辟通商 口岸等. ( ) 影响: 中日 马关条约 的签订,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 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 ) 背景: 年春, 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 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 ) 经过: 年月, 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英、 美、 俄、 日、 法、 德、 意、 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 由英国海军司令 西摩尔率领, 发动侵华战争.月中旬, 攻占北京. 辛丑条约 ( ) 签订: 年, 清政府被迫同英、 美、 俄、 日、 法、 德、 意、 奥等 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辛丑条约 . ( ) 内容 清政府赔偿白银 亿两, 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 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不准 中国人居住. ( ) 影响: 辛丑条约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 担,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 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选择题 ( 广东)在禁烟运动中, 林则徐主张对外商“ 正常贸易 者, 加以优待, 倘有带烟发觉, 立正刑诛” .材料表明林则 徐() 支持正常贸易反对鸦片走私反对开放口岸 维护民族利益 AB CD ( 山东泰安)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 寓意中国人民 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其主题是“ 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 头朝下、 中间向上, 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 愤 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A上海B南京 C福州D虎门 ( 内蒙古呼和浩特) 辛丑条约 中的赔款历史上称之为 “ 庚子赔款” , 意思是“ 年八国联军战争的赔款” .此前 一个庚子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爆发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在中国近代史上, 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 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史上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 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 ( 河南)下图能直接反映中英 南京条约内容信息的 有() 八年级上册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万元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AB CD ( 海南)台北故宫博物院于 年月展出了中国 南京条约 的原件.这个文件中严重损害中国关税主权 的条款是() A赔款 万元B割让香港岛 C五口通商D中英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后, 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资本主义列强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年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 怒斥火烧 圆明园的罪行: “ 在我们的眼中, 中国人是野蛮人, 可是你 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信中的“ 文明人” 指 () A俄国军队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D日本军队 ( 广东汕头) 年夏天, 失而复得的国宝 圆明园 生肖兽首铜像( 下图) 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四件国宝 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马克思说: 俄国在战争中, 不花费一文钱, 不出动一兵一 卒, 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 世纪中期, 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 好处” 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年率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将领是() A李秀成B邓世昌 C关天培D左宗棠 ( 广东汕头)“ 万里出征, 抬棺死战, 驱外虏于西域, 为 民族第一功臣, 此左宗棠也. ” 材料称赞左宗棠为“ 民族功 臣” 的依据是() A痛击阿古柏, 收复新疆 B出使俄国, 收回伊犁 C查缴鸦片, 虎门销烟 D黄海大战, 壮烈牺牲 ( 贵州黔东南) 年, 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 管理和防务, 在新疆设立了() A新疆行省B安西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D伊犁将军 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悲壮历史中, 勇击日寇、 捐躯 黄海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B邓世昌 C李秀成D左宗棠 ( 河北)台湾人民发布广告声明: “ ” 惟台湾土地, 非他 人所能干预.设( 日本) 以干戈从事, 台民惟集万众御之.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 这一文告发布 的历史背景是() A 南京条约 的签订B 瑷珲条约 的签订 C 马关条约 的签订D 辛丑条约 的签订 ( 湖南长沙) 马关条约 签订后, 西方政界议论纷纷. 下列哪些议论符合史实() 美国: 中国, 你的一个孩子走了.英国: 我们可以在 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法国: 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 中国去了.德国: 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 AB CD ( 贵州毕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 屈辱史, 面对 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 林则徐虎门销 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邓世昌黄海血战等, 都表现了 () A清政府不堪一击, 不败而败 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C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 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 精神 D清政府对外还能捍卫国家主权, 对内还能保护民众 ( 山东滨州)“ 这一年, 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 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 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 都 北京. ” 这一年是() A 年B 年 C 年D 年 ( 江苏连云港)下图 扯线木偶 漫画, 讽刺了清政府已 变成“ 洋人的朝廷” .这一创作根植于()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二、非选择题 ( 青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万元; 开 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 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条约规定: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 给日本; 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亿两;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 工厂; 增辟通商口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