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仓库常见害虫及其防治.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16062509
  • 上传时间:2023-09-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9.7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食品工厂常见虫害种类及习性一、鼠类1.1褐家鼠别名:大家鼠、沟鼠、挪威鼠、白尾鼠、家耗子纲:哺乳纲 目:啮齿目 科:鼠科 分布范围:别名大家鼠、沟鼠,俗称大耗子,属啮齿目鼠科分布于全国各地,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 都有该鼠的存在是广大农村和城镇的最主要害鼠,数量多,为害大形态特征:褐家鼠是家栖鼠中较大的一种,又叫沟鼠,属啮齿目鼠科体长150〜250毫米,体重220〜280 克,尾明显短于体长,被毛稀疏,环状鳞片清晰可见,多数体背毛色多呈棕褐色或灰褐色,体侧毛颜色 略浅,腹毛灰白色,后足趾间具一些雏形的蹼,褐家鼠头骨较粗大,脑颅较狭窄,颧弓较粗壮,眶上嵴 发达,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头部和背中毛色较深,并杂有部分全黑色长毛,通常幼年鼠较成年鼠 颜色深,褐家鼠行动敏捷,嗅觉与触觉都很灵敏,褐家鼠耳壳较短圆,向前拉不能遮住眼部,多数体背 毛色多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尾较粗短,成体尾长短于体长,褐家鼠尾上环状鳞片清晰可见,褐家鼠属昼 夜活动型,以夜间活动为主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后足较粗大,长于33毫米雌鼠乳头6对 该鼠毛色有变,与其年龄、栖息环境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幼年鼠较成年鼠颜色深,棕色调不明显。

      多数 体背毛色多呈棕褐色或灰褐色,成体和幼体则呈较小的弧形向外拱突,毛基深灰色,毛尖深棕色头部 和背中央毛色较深,并杂有部分全黑色长毛体侧毛颜色略浅,腹毛灰白色,与体侧毛色有明显的分界 生活习性:褐家鼠栖息场所广泛褐家鼠具有迁移习性,在室内食物缺乏,或密度过大时,迁移到农田 建造临时洞穴活动为害,但数量不大同时,迁移与气候、季节、作物生长情况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并 以此在室内与农田之间进行往返迁移褐家鼠属昼夜活动型,以夜间活动为主在不同季节,褐家鼠一天内的活动高峰相近,即16〜20时与黎 明前褐家鼠行动敏捷,嗅觉与触觉都很灵敏,但视力差旬忆力强,警惕性高,多沿墙根、壁角行走, 行动小心谨慎,对环境改变十分敏感,遇见异物即起疑心,遇到干扰立即隐蔽褐家鼠在一年中活动受 气候和食物的影响,一般在春、秋季出洞较频繁,盛夏和严冬相对偏少,但无冬眠现象在苹果贮藏库, 褐家鼠以傍晚和黎明活动较多,机警狡猾,多走熟路,沿墙根、小塑料袋缝隙乱跑,对小包装塑料袋和 塑料大帐破坏很大褐家鼠繁殖力强,一年可产6〜8胎孕期3周左右,每胎产仔7〜10只,多达15只其繁殖期从1月 下旬开始,到12月上旬结束,历时320天,12月中旬到1月中旬为滞育期。

      幼鼠产下后3个月左右即 达到性成熟,寿命2年左右褐家鼠食性广而杂,凡是人类所用食物,它都可以取食嗜食肉类物品及 含水分较多的苹果等果品,粮食类食品中喜食小麦、大米等据测定成年褐家鼠平均日食量为10. 33 克,年食量即3. 77千克左右1.2黄胸鼠别名:黄腹鼠、长尾鼠类属:啮齿目,鼠科分类:家栖和野栖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西藏东南部和秦岭、篙山一带往南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南 各省及其沿海地区,江苏、淮河以南和山东鲁南等地区也有发现形态特征:体形中等,比褐家鼠纤细,体长135~210毫米;尾和脚也较纤细,大部分的 尾长超过体长,后足长小于35毫米;耳大而簿,向前折可遮住眼部雌鼠乳头5对,胸 部2对,鼠鼷部3对背毛棕褐色或黄褐色,背中部颜色较体侧深头部棕黑色,比体 毛稍深腹面呈灰黄色,胸部毛色更黄重要的识别特征是前足背面中央有一棕褐色斑, 周围灰白色尾的上部呈棕褐色,鳞片发达构成环状幼鼠毛色较成年鼠深生活习性:黄胸鼠是我国的主要家栖鼠种之一,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野外也有栖居,但 除西南及华南的部分地区外,一般数量较少行动敏捷,攀缘能力极强,建筑物的上层, 屋顶、瓦楞、墙头夹缝及天花板上面常是其隐蔽和活动的场所。

      夜晚黄胸鼠会下到地面 取食和寻找水源,在黄胸鼠密度较高的地方,能在建筑物上看到其上下爬行留下的痕迹 多在夜晚活动,以黄昏和清晨最活跃有季节性迁移习性,每年春秋两季作物成熟时, 迁至田间活动栖息在农田的黄胸鼠洞穴简单,窝巢内垫有草叶、果壳、棉絮、破布等 大型交通工具如火车、轮船上常可发现其踪迹,危害严重黄胸鼠食性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偏好于含水分较多的食物,有时也吃动物性食 物,甚至咬伤家禽南方全年均可繁殖,全年可繁殖3~4窝,在北方冬天停止繁殖平 均胎仔数4~9只最多可达17只该鼠洞穴较简单,洞径4—6cm,洞口内壁光滑,出口多喜昼夜活动,夜间活动频 繁,尤以晨、昏活跃在农区有季节性迁移现象多与大家鼠混居黄胸鼠在建筑物上 层,褐家鼠在下层该鼠一年四季均可繁殖,7—8月是繁殖高峰,年繁殖3—4次,每胎 6—8仔,别多达16仔,幼鼠出生3个月达性成熟,寿命长达3年同小家鼠有明显的相斥现象,两者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常常是胜利者居住,失败 者被排斥,数量很少危害:黄胸鼠食性杂,喜食植物性及含水较多的食物,吃人类的食物,也吃小动物,有 的咬食瓜类作物花托、果肉,主要栖息在室内,靠近村庄田块易受害,为害程度不亚于 褐家鼠。

      还咬坏衣物、家具和器具,咬坏电线,甚至引发火灾目:啮齿目科:鼠科别 称:小鼠、鼢鼠或小耗子,属于啮齿目,鼠科形态特征:成年鼠一般体长7厘米左右,体重15—20克鼻尖而短,耳壳亦不长,耳向前折不能达 到眼部上颌门齿,从侧面看,有一明显缺刻背毛呈灰褐色和黑灰色,腹毛灰黄色或灰白色也间有 棕色、纯白色出现尾尖细,略短于体长生活习性:栖息于住宅、厨房、仓库、柜厨、箱盒、抽屉、地板或杂物堆中,在野外多居住在农田的田 埂上,或居住区附近的柴草堆内成鼠常独居,仅在交尾阶段或哺乳期可见一洞数鼠该鼠昼夜都活动, 最活跃的时间是晚上,多在地面沿墙根和家具旁边行动奔跑迅速,攀登能力强在开春后部分小家鼠 迁居野外,秋末再逐渐迁回住宅区体形小,可随家具、杂物和交通工具等迁入远处繁殖能力很强, 在生活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怀孕期约2 0天,产后马上又能交配受孕春、秋各有 一次繁殖高峰,一般年产6—8胎,每胎产仔鼠6—8只仔鼠2—3个月性成熟后即可繁殖食性危害:食性杂,人所吃的东西以及田间的各种谷类作物,几乎无不爱吃较喜食各种种子,尤其喜 吃小粒谷物种子在野外也吃草叶、草籽和少量昆虫它取食的特点是时断时续,场所不固定,经常来 往于食物和栖息处之间。

      分 布:世界性分布的一种家栖鼠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城乡均有发现危害农林业、食品和衣物等 十分严重,是城市、农村防治的主要对象二、飞虫类2.1苍蝇在生物学上,苍蝇属于典型的“完全变态昆虫”苍蝇多以腐败有机物为食,因此常见于卫生较差的 环境苍蝇具有舐吮式口器,会污染食物,传播痢疾等疾病生在过程:它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虫四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完全不同生在环境:苍蝇最适宜的温度是27°C〜30°C8〜12°C时苍蝇可以活动,但不能交配,也不能站立在食物 上,只能落在天花板和墙上,不爱动,在零下5°C时,3〜5天死亡蝇幼虫要求温度比成虫高,其发育最 快的最适宜温度为35C,零下1〜2C停止活动,零下5〜6C死亡,当温度过高45〜55C时其增加速度比 正常温度时减少一半苍蝇幼虫要求食料温度30〜35C为宜湿度方面,成虫要求室内湿度55%〜60%,湿 度过大时,蝇腿及身体易湿而妨碍活动幼虫生长期需要的湿度65%〜70%苍蝇喜欢在亮的地方活动,亮 度越大其活动量越大人工养殖苍蝇在房间中要有灯光装置,每天光照10小时以上危害:苍蝇因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传播而危害人类,苍蝇的体表多毛,足部抓垫能分泌黏液,喜欢在人或 畜的粪尿、痰、呕吐物以及尸体等处爬行觅食,极容易附着大量的病原体,如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 杆菌、肝炎杆菌、脊髓灰质炎病菌、甲肝病菌乙肝病菌,以及蛔虫卵等;又常在人体、食物、餐饮具上停留, 停落时有搓足和刷身的习性,附着在它身上的病原体很快就污染食物和餐饮具.苍蝇吃东西时,先吐出嗉 囊液,将食物溶解才能吸入,而且边吃、边吐、边拉;这样也就把原来吃进消化液中的病原体一起吐了出 来,污染它吃过的食物,人再去吃这些食物和使用污染的餐饮具就会得病.霍乱、痢疾的流行和细菌性食 物中毒与苍蝇传播直接相关。

      2.2蚊子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蚊科(Culicidae)是昆虫纲双翅目之下的一个科该科 生物通常被称为蚊或蚊子,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 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 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蚊子属四害之一其平均寿命不长,雌性为3〜100天,雄性为10〜20天蚊子有雌雄之分,雄蚊触角呈丝状,触角毛一般比雌蚊浓密它们的食物都是花蜜和植物汁液雄蚊口器 退化,雌蚊因繁殖需要,在繁殖前雌蚊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促进内卵的成熟每只雌蚊子一生产卵总数约为1000-3000个,它们一般把卵子产于水面,两天后孵化成为水生的幼虫 ——孑孓孑孓以水中的藻类为食,它们经历4次脱皮后才成长为蛹,漂浮在水面上,最终蛹表皮破裂, 幼蚊诞生蚊子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部分,一般卵1-2天,幼虫期5-7天,蛹2-3天,成 虫羽化至吸血产卵3-7天,整个世代1-2周左右2.3飞蛾纲:昆虫纲目:鳞翅目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常有趋光性成虫活动主要是飞翔、觅食、交配和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有些成 虫有季节性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如粘虫、稻纵卷叶螟等。

      幼虫绝大多数植食性,是农林作物、果树、茶叶、 蔬菜、花卉等的重要害虫幼虫的生活方式和取食方式很不相同大型的种类多为裸栖,很多种类有隐栖 的习性,如卷叶、折叶和缀叶成巢等有的种类还会结鞘或吐丝结网等有的钻入植物组织为害,潜食叶 肉,钻蛀茎干;有的侵蛀芽、花、种子等组织中,有时还能引致虫瘿生活于土壤中的幼虫咬食植物根部,成为重要的地下害虫为害仓储粮食、物品或皮毛的种类,是重要的仓库害虫少数种类为捕食性,捕食 蚜虫或介壳虫等生在发育蟑螂善于爬行,会游泳,危机时也可飞行扁平身体使其善于在细小缝隙中生活, 几乎有水和食物的地方都可生存喜暗怕光,喜欢昼伏夜出,白天偶尔可见一般在黄昏后开始爬出活动、觅 食,清晨回窝温度在24-32°C最为活跃,4°C时完全不能活动在热带地 区,可四季繁殖、活动繁殖快,一只受精雌性蝉螂在食料充足下,一年内可演化成数十万只,且可 无性繁殖三代以上它生存能力强,能自由穿梭于1.6mm的空隙,若有水即 使不吃任何食物也能存活40天现已成为入侵室内最多、危害人类最大、 涉及范围最广的仓库害虫1.4粉啮虫(别名:书虱)体长1-1.5mm,扁平,柔软,灰白色至草黄 色,略具光泽头大,唇基突出,复眼小, 前胸狭窄如颈状,中、后胸愈合,其间无缝, 腹部宽肥,后足腿节扁平膨大,跗节3-3-3 式。

      腹末有不明显的小黑斑一个,触角16节, 通常无翅若有翅,则翅脉不分叉每年发生3-4代,多至6代,在高温季节完 成一代约需28-35天,以卵越冬成虫常与 螨类和尘虱同时发生,喜在高温环境中生活, 夏天常栖于粮堆表层30厘米以上或群集在 窗框、梁柱、仓门、粮堆边角等处1.6药材甲玉米象是重要的第一食性仓库害虫,可在稻谷、麦类、高粱、玉米以及 号 步2油料、薯干、中药材、粮食制品等储藏物上发现,是我国头号仓库害虫 戒将 米象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北方较少药材甲是一种世界性储藏物害虫,食性相当复杂,但主要危害谷物、油料、 薯干和药品等储藏物品,也能危害图书,档案等物品药材甲发育为成虫 之后,要在蛹室(茧)内停留约一个星期,然后破蛹室而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