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特元素在动画电影的运用.docx
5页哥特元素在动画电影的运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哥特元素在电影《圣诞夜惊魂》中的具体运用哥特和动画电影两者的成功结合,创作出一部奇幻而想象力丰富,风格迥异又刺激生动的电影作品 [关键词]哥特元素;《圣诞夜惊魂》;场景设置;人物;主题 一、哥特及哥特式风格 哥特(Gothic)一词最早是指日耳曼民族的一个部落分支,这个部落凶残好战哥特族人曾入侵意大利并瓦解了罗马帝国,因此“哥特”一词常常给人以恐怖,血腥之感解萌,2018)中世纪之后,哥特常用来形容某种特定的艺术风格,如哥特式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通常都有“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地下藏尸所”等肖明翰,2001)此类建筑构造多见于一些中世纪的古堡,典型代表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哥特一词正式进入文学创作领域,始于18世纪贺拉斯华普尔(HoraceWalpole)在1764年发表了小说奥托城堡(TheCastleofOrtanto),其副标题明确说出这是一个哥特式小说,从而使哥特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创作形式肖明翰,2001)哥特式文学传统影响了一大批作家和诗人,其典型代表有拜伦,柯勒律治,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和艾伦坡等。
19世纪哥特式小说进入了文学创作的主流哥特式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古老的城堡,废弃破旧的古屋,荒芜凄凉的原野等为背景,讲述以暴力、凶杀、复仇、强奸、乱伦等为主题的故事,情节离奇,出人意料,人物性格行为怪僻乖张,意在渲染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气氛,从而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曹梦月,2011)因此哥特式小说的背景往往恐怖而阴森,主题暴力而血腥,人物怪癖扭曲;哥特式小说常常描绘关于死亡,复仇和孤独的故事,想象力丰富夸张,还经常会出现一些超自然现象这种文学形式以堕落与腐朽而区别于其他类型的作品,所以从出现之日就受到很多文学批评家的关注周莉丽,2018)这些特征元素让哥特式小说或文学作品显得独特而另类,但又充满吸引力和神秘色彩,常常在引人入胜的同时又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二、哥特元素在电影《圣诞夜惊魂》中的运用 由迪士尼出品,亨利塞利克(HenrySelick)执导的《圣诞夜惊魂》(1993)是一部以圣诞节为主题的经典动画电影故事发生在黑暗阴森的“万圣节镇”,南瓜王杰克和一众妖魔鬼怪居住在那里,他们生活唯一的意义就是为每年的万圣节做准备,他们唯一感兴趣并擅长的事情就是用各种方法吓人南瓜王杰克因其吓人的天赋才干而深受居民们的爱戴,但杰克的内心深处却对这种生活感到乏味和痛苦,他渴望尝试一些吓人以外的事情,想要从别处找到喜悦和生活的意义。
一天晚上杰克漫步到了树林深处,几颗大树上的图案吸引了他,好奇心驱使他打开了一颗刻着圣诞树的树门,结果被吸入其中,来到了“圣诞节镇”镇上明亮而斑斓,人们欢快而喜悦,因为镇上居民的任务是为圣诞节做准备,他们在给人们制作礼物的同时也为人们送去了欢乐为了拥有这份欢乐,杰克绑架了圣诞老人,让万圣节镇居民转而制作圣诞礼物居民们误以为这是杰克整人计划的奇思妙想,准备的礼物都成了吓人的玩具结果圣诞节又变成了万圣节,人类从孩子们的尖叫声中醒来,杰克扮演的圣诞老人也被人们用大炮轰了下来本文将从场景设置,人物和主题三个方面分析哥特元素在影片中的应用 (一)哥特式的场景设置 电影《圣诞夜惊魂》中哥特式的场景描写随处可见故事发生在一个叫“万圣节镇”的地方,在这里,黑白灰的色调让这个地方看起来阴森可怖,对居民而言这个地方虽然也分昼夜,但暗黑的画面让观众觉得这里没有阳光只有永夜在这里,所有建筑都是哥特式的,因为它们都孤独地伫立在高处,尖尖的穹顶高耸着并且歪歪扭扭的比如杰克居住的城堡,门上吊着蜘蛛;古怪博士居住的城堡宛若一个巨大的地球仪,里面是各种奇怪的仪器和药水;布基先生居住的城堡,到处都是毒虫,连骰子里都能钻出来毒蛇。
此外,影片中恐怖无处不在———坟墓外有幽灵在跳舞,伫立在山顶的黑暗城堡在闪电中时隐时现这是一个专门制造恐惧的地方,电影开场的表演就是一场制造恐惧的全镇狂欢———巨大的南瓜头安插在一个稻草人的躯体之上,而它手指的方向就是万圣节镇;妖魔鬼怪们一个个以自己擅长的吓人方式粉墨登场,并吟唱着他们对吓人这项事业的独到理解和满腔热爱他们对吓人充满热情,对万圣节满怀期待,并执着地追求能制造出一次比一次吓人的万圣节这样的色调选择和场景设置让整个影片阴森而画风清奇,神秘而引人入胜 (二)哥特式的人物 哥特式的人物一般都生活在阴森灰暗的环境中,行为怪异,性格孤僻,心理处于一种变态扭曲的状态,所以常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也因此被看作是邪恶的化身,从而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曹梦月,2011)影片《圣诞夜惊魂》中不论主人公还是配角都属于典型的哥特式人物男主人公南瓜王杰克身上兼具怪诞和滑稽双重特色鬼王”杰克在剧中穿西装打领带,说话很有一种庄重优雅的腔调,内心充满浪漫主义的情怀,对来自他人的热情赞誉杰克既深以为傲又十分谦逊这样的杰克使他的骷髅形象颇为滑稽,也使他在一群妖魔鬼怪中显得特别另类此外,“哥特式小说中的核心人物还往往是孤独、郁郁寡欢和压抑的这一类人”。
刑书美,2014)身为万圣节城的领袖,杰克深受爱戴但想法总是和民众们格格不入,因此他倍感孤独杰克对年复一年地准备万圣节感到厌倦,转而去抢圣诞老人的工作准备圣诞节;他在天空中听到人们因受惊吓而发出尖叫还以为是人们在欢呼和表达感谢,多么荒谬和自以为是影片中的古怪博士也是一个典型的哥特式人物博士长相奇特丑陋,离群索居并且几乎足不出户;他喜欢喝虫子汤,每日醉心于各种古怪的实验,还在透视人骨的时候时不时打开自己的头盖骨给大脑挠痒痒博士用树叶和布条制作了一个女性布偶,即莎莉,可他那令人窒息的控制欲让莎莉选择一再逃跑他虽然似乎并不邪恶,但他扭曲变态的心理却令观众和莎莉感同身受,无形间制造出一种压抑和令人不安的感觉女主人公莎莉是一个由古怪博士用树叶制成的布偶,而电影中其他角色有僵尸,女巫,狼人,双面木偶市长,变脸小丑,吸血蝙蝠等这些居民的工作就是在万圣节那天给人类制造恐惧他们有的巨大,有的丑陋,有的两者兼而有之,他们都是喜欢藏在漆黑的犄角旮旯吓人的怪物,随时会跳出来吓得人们魂飞魄散;他们坦言吓人整人只是他们的工作,生活中没有惊吓便没有了乐趣可言麻袋装着的布基先生是一个真正吃人的怪物三个喜欢整人的坏小子为布基先生服务,为他抓来各种虫子供他享用;后来三个坏小子绑架了圣诞老人,把圣诞老人送到了他的城堡,他在吃掉圣诞老人之前还想将其戏弄一番,多么可怕和狂妄。
这样一群长相怪异、行为荒诞、语言怪诞的怪诞集合之众,无疑给影片烙上了最为深刻而令人心悸的哥特式印记 (三)哥特式的主题 电影《圣诞夜惊魂》想象力丰富,画面诡谲,哥特式元素亦毫无违和感地运用到了人物的反叛与回归,善恶的冲突与较量等主题当中杰克在完成一年一度的万圣节狂欢后为了躲避人群走向树林深处,孤独的身影,一路上的内心独白,对例行公事的生活的厌倦,暗示了杰克接下来对“鬼王”身份的反叛当杰克意外掉进圣诞节镇,被眼前的缤纷色彩和喜悦洋溢深深感染,一连串的发问“这是什么?”体现出他对纯真美好的渴望影片将“丑”与美、善结合,成功刻画了南瓜王杰克的性格及心灵世界虽然杰克有着丑陋的骷髅外表,但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却深深打动了观众,成功实现了对美与善的塑造县选平,陈爽,2009)当“鬼王”准备起了圣诞节,这样的决定冒险盲目,但他却异常勇敢执着,这都源于他对美与善,喜悦与纯真的追求在经历了挫折与失败之后他勇于思考和反省自己,最终意识到自己还是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美之为美,还在于适合;他成功打败了大反派布基先生,解救了圣诞老人,与莎莉走到了一起,不仅体现出他善的一面,还成功实现了角色的回归,身份的认同,观众也为杰克最终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属而高兴。
传统哥特小说或作品多以善恶冲突为主题,而电影《圣诞夜惊魂》则在善恶较量主题之外,加入了爱情元素和自我认同等主题,丰富了电影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曹梦月.浅析《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哥特式元素[J].文学界(理论版),2011(9):97-98. [2]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1(2):90-101. [3]县选平,陈爽.怪诞语言在《圣诞夜惊魂》中的表现方式[J].电影文学,2009. [4]解萌.失衡权利下的诡谲景观———女性哥特主义视域下的《浮生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12):113-116. [5]邢书美.解读《献给艾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中的哥特式元素[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3):1-3. [6]周莉丽.《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女性哥特元素解析[J].晋中学院学报,2018,35(6):92-94. [7]庞好农.从《大金梦》探析海姆斯笔下的新哥特叙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0(2):55-62. [8]姜丹丹.《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哥特元素解析[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6):69-71. [9]张敏.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以美剧《断头谷》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6):102-1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