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移动IP专网延伸一期工程可研V2.doc

72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33823200
  • 上传时间:2023-09-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8MB
  • / 7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知识水坝(豆丁网@pologoogle)为您倾心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编号:建设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 O O 六 年 十 二 月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院 长: 周 晴 院 总 工 程 师: 戴 源 单 项 设 计 负 责 人: 谢俊涛、刘 栋文 件 分 发 表发 送 单 位全 套 文 件备 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8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归档2合 计10单项设计负责人:刘 栋 谢俊涛联系方式: Tel:13905185544 13913901906E-mail:ld@ xjt@百度一下"知识水坝"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一、说明 11 概述 11.1 编制依据 11.2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分册 11.3 工程建设必要性 21.4 工程建设可行性 21.5 简要结论 32 网络定位 42.1 网络业务定位 42.2 网络建设目标及原则 43 业务流量预测 63.1 流量预测基础 63.2 业务流量预测 144 网络结构、业务接入及链路规划 194.1 网络层次结构 194.2 业务网元接入方案 224.3 各地市业务系统接入方案 264.4 中继链路规划 295 网络路由组织 315.1 IP路由方案 315.2 网络业务、应用组织MPLS VPN方案 345.3 IP地址方案 385.4 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机制(QoS) 405.5 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 426 工程实施方案 466.1 设备配置 466.2 机房情况 487 人员编制计划与培训 517.1 人员编制计划 517.2 人员培训 518 工程进度安排 52二、投资估算、投资来源及财务评价 531 投资估算 531.1 估算依据 531.2 估算说明 531.3 估算结果 531.4 资金来源 532 财务评价 542.1 基础数据的测算 542.2 财务评价结果 552.3 敏感性分析 562.4 结论 583 附表 59附表1 财务现金流量及净现值计算表 59附表2 损益表 60附表3 总成本费用表 61附表4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62附表5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63附表6 资产负债表 642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说明1 概述1.1 编制依据(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2006年12月给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关于委托编制中国移动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省内延伸建设指导意见》;(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举行的关于本工程历次会议精神;(5)相关厂商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及价格信息。

      1.2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分册1.2.1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2)网络定位(3)业务流量预测(4)网络结构和链路规划(5)业务系统接入方案(6)网络路由组织(7)工程实施方案及进度(8)投资估算(9)财务评价1.2.2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册本文件系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共一册1.3 工程建设必要性根据《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省内延伸建设指导意见》的规划,中国移动IP承载网将最终演进为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和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两个相对独立的IP承载网络(集团公司于2004年启动建设了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一期、二期工程)其中,CMNET主要用于承载传统公众类的互联网业务等,IP专用承载网主要用于承载包括软交换信令/话音、3G、网管及BOSS自有业务等为满足目前省际“软交换汇接网”语音业务和信令流量、省内软交换信令流量、2G GPRS核心网Gn接口流量、自有业务系统互联及省际省内地市间业务支撑网等业务的承载需求,同时随着网络的演进和业务的发展,端局软交换话音、固定NGN业务、集团客户专网业务及3G电路域(CS)和分组域(PS)核心网等业务也将通过IP专用承载网承载,中国移动决定实施“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省内延伸建设一期工程”,将IP专用承载网向省内进行延伸(目前骨干网已投入使用)。

      1.4 工程建设可行性1.4.1 技术及人员储备集团公司于2004年启动建设了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一期、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后南京建成1对CR和1对AR,经过2年的在网运行,无论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还是江苏有限公司,对IP专用承载网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均获得了相当的技术积累,公司也培训锻炼出一批掌握工程建设经验、懂得专业技术知识的员工队伍所以,从技术和人员储备上看,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1.4.2 完善的传输网络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全省SDH、DWDM传输网,可提供多种速率的业务电路为了本期IP专用承载网省内延伸工程,江苏有限公司实施了“IP专用承载网配套传输干线工程”,有效的满足了本次工程对传输网络的需求1.4.3 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目前,江苏有限公司机房建设规范、管理良好,机房规划与配套设施均考虑一定的预留余量,给各项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使建设周期缩短,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按集团公司相关指导意见,考虑到设备容灾,且为了便于以后的业务接入,本期工程各地市机房均确定为3G第一和第二机房1.4.4 资金来源对于项目所需建设资金,公司已落实,可保证本项目的建设1.5 简要结论(1)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将建成一个全国范围内的三层结构IP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除南京以外的12个地市将均建有1对接入路由器(南京建有2对接入路由器)。

      2)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的实施,将有效地满足目前省际“软交换汇接网”语音业务和信令流量、省内软交换信令流量、2G GPRS核心网Gn接口流量、自有业务系统互联及省际省内地市间业务支撑网等业务的承载需求,同时为今后公司各种业务的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本项目总投资为2550万元人民币本项目对中国移动通信的信息服务长期发展策略的实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将有效的满足用户使用需求、促进公司成长和业务发展,通过对该项目的实施条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江苏省内延伸一期工程的实施是必要可行的2 网络定位2.1 网络业务定位根据《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省内延伸建设指导意见》的规划,中国移动IP承载网将最终演进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以下简称“CMNET”)和中国移动IP专用承载网(以下简称“IP专用承载网”)两个相对独立的IP承载网络其中,CMNET主要用于承载传统的公众类的互联网业务等,IP专用承载网主要用于承载包括软交换话音/信令、3G、网管及BOSS自有业务等本期工程江苏移动IP专用承载网考虑承载的业务包括:省际“软交换汇接网”语音业务和信令流量、省内软交换信令流量、2G GPRS核心网Gn接口流量、自有业务系统互联及省际省内地市间业务支撑网等业务;随着网络的演进和业务的发展,端局软交换话音、固定NGN业务、集团客户专网业务及3G电路域(CS)和分组域(PS)核心网等业务也将通过IP专用承载网承载。

      江苏移动IP专用承载网网络规划方案充分贯彻集团公司关于IP专用承载网延伸的思路,本阶段IP专用承载网延伸网络规划的原则是:针对马上需要承载的业务,制定明确的网络覆盖、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组织方案,配置相应的设备端口和中继链路资源;对于暂不承载的业务,则考虑此部分业务将来的引入可能在节点部署、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器系统配置上所产生的影响,路由器设备选型上充分考虑此部分业务需求产生的扩展能力要求,但暂不对此部分业务进行实际配置2.2 网络建设目标及原则为确保其所承载软交换类业务、3G业务等安全可靠地运行,IP专用承载网应具备如下特点:(1)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业务能力及平滑演进能力:IP专用承载网必须具备承载高QoS业务所需的性能、各种特性及业务能力(如MPLS VPN、QoS、安全特性、ACL等),同时应具备强大的业务演进及扩展能力,对于新特性、新业务的提供(如IPv6),可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提供,最大限度地保护现网投资,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严格保证增值类业务(VPN、VoIP及视讯等)的QoS:IP专用承载网端到端单向时延小于50ms、端到端时延抖动小于10ms、丢包率小于1%,能够为所承载的各类电信业务(包括媒体流及信令流等)按需提供QoS保证(EF、AF);(3)严格保证数据平面的安全性:保证业务在IP专用承载网中传送时的可靠性、完整性和保密性;(4)严格达到PSTN网99.999%的可靠性要求:承载层设备本身必须达到99.999%可靠性要求,核心层具备50ms级别故障保护能力;(5)可运营、可管理:IP专用承载网必须具有完善的故障定位、故障排查等功能,为网络日常维护管理、网络优化提供依据,同时应提供VPN策略部署工具,简化管理、降低维护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标要求,在网络架构设计中,应始终坚持以下建网原则:(1)高可靠性:网络系统的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保证,在网络设计中应选用已规模商用的高可靠性网络产品,合理设计网络架构,制订可靠的网络备份策略,保证网络具有故障自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支持系统的正常运行;(2)标准开放性:支持国际上通用标准的网络协议(如TCP/IP)、国际标准的大型的动态路由协议(如BGP、ISIS)等开放协议,有利于保证与其它网络之间的平滑连接互通,以及将来网络的扩展;(3)QoS:对于所承载的每种业务,要能够按需提供QoS,对于VoIP等实时业务,要能够提供类似于传统PSTN网络的服务质量,这样才能作为电信级业务的IP骨干网络;(4)安全性:通过设备机制及组网方案提高网络整体的安全性,对于所承载的电信级业务,要能提供类似于传统专线一样的安全性;(5)灵活性及可扩展性:根据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网络可以平滑地扩充和升级,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6)可管理性: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选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具有对设备、端口等的管理、流量统计分析,及可提供故障自动报警3 业务流量预测本期工程江苏移动省内IP专用承载网考虑主要承载以下业务:(1)省际“软交换汇接网”语音业务和信令流量;(2)省内软交换信令流量;(3)GPRS核心网Gn接口流量;(4)自有业务系统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