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选)读者中心与多视角解读.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7976923
  • 上传时间:2021-09-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读者中心与多视角解读长期以来,语文教研者着重强调的是文本中心和多层次解读比如,赖瑞云曾大声疾呼:“同到文本中心吧!中心并非一切,中心更非排他,所有其他因素,作家、读者、背景都是解读文本不可或缺的,但作品是中心段双全也曾紧扣文本中心,提出了文学文本解读的“言、象、情、志”四个层次其实,解读是读者在阅读文本,强调文本中心是对的,强调读者中心也是必需的本文从读者中心出发,强调文学文本的多视角解读,并阐述相关的理论和原则 一、两种读者中心论 两种读者中心论:一种是一般意义的读者中心论,即只要是读者,就必须从自己的心理图式出发去主动解读文本的读者中心论;一种是后现代的读者中心论,即解构主义的读者批评,具有反传统、反现代的特点概言之,所谓读者中心沦,就是文本解读的主动权在读者,读者在阅读视角和意义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1.一般意义的读者中心论 实际上,不仅后现代文本解读强调读者中心,传统文论和现代文论也强调读者中心因为不论何时,文本意义最终都是由读者确认的因此,存在一个一般意义的读者中心论一般意义的读者中心论,强调从不同学科视角来解读文学文本,并且从整体意义上来把握文本。

      不同学科视角,理论上指“百科视角”,包括科学视角;整体上把握文本,是说解读文本的视角不是局部的,而是需要贯穿文本始终的比如,关于《祝福》的多元解读,起码有三个贯穿始终的整体视角,一是社会历史视角,探究祥林嫂之死的社会历史意义;二是文化视角,探究祝福的文化意义;三是女性视角,探究祥林嫂悲惨际遇的女权意义文学文本多视角解读主要依据的就是一般意义的读者中心论 2.后现代读者中心论 后现代读者中心沦,即解构主义的读者批评理论解构主义的创立者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其思想核心是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具有反传统、反现代、解构一切的特点解构主义读者批评理论,是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思想在文学上的反映,也具有反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解构文学传统和常规的特点这种读者批评,强调文学的无客体性、边缘性、颠覆性,主张用“异延”“播撒”“增补”等新概念来解构文学文本,强调读者对文本意义的无上决定作用新课改多元解读课堂所出现的诸多创新言论,如愚公移山破坏环境等,都是这种文学批评的产物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文学批评虽跟传统的文学批评有很大不同,颠覆了传统和现代文学批评的观念与原则,但也没有完全脱离文本,它只是没有整体性地观照文本,而是局部地断章取义地观照文本。

      二、理想读者与多元视角 现实读者,由于自身兴趣爱好的不同和素质缺陷,解读文本的视角往往是残缺的;理想读者,是全知的读者,能用多元视角解读文学文本因此,要倡导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就必须呼唤理想读者 显然,一般读者难以成为理想读者,一切都在发展中的学生读者更是如此尽管如此,不必忧虑中学文学文本解读没有理想读者,一个学生读者不是理想读者,千百个学生读者加起来可能就是理想读者理想读者的任务就是发现文本的多元视角,然后去进行多视角解读 视角,本是西方叙事学所研究的一个重要行文策略问题,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我们这里研究的视角不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也不是作者行文的角度,而是读者阅读文本的角度读者到底可以从哪些视角来看文学文本呢?主要是人文社科的视角,因为文学是人学,是艺术,属于人文社科的范畴当然,既然文学是人学,人有心理,也需要柄居自然,那么文学跟心理科学和自然科学也必然产生联系只不过,文学只是描写和感受心理和自然现象,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研究心理和自然的本质也就是说,大致说来,我们可以从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心理科学这些多元视角来分析和鉴赏文学文本。

      三、理想读者的多角解读 在中学文学文本解读实践中,因为文学阅读指导者和学生读者的观念错误与素质缺陷,产生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误读和乱读比如,从《背影》中父亲爬月台看到“违反交通规则”,从《荷塘月色》“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看到朱自清“关心南方的民主革命”等显然,这不是理想读者的多视角解读,因为这种解读是局部的、断章取义的、有违历史的,而理想读者的多视角解读应该是既兼顾局部又兼顾整体的,是科学可信的 立足整体的多视角解读,指无论从何种视角解读文本,其意义都必须是覆盖全篇的,而不是断章取义、节外生枝的误读和乱读也就是说,立足整体的多视角解读读解出来的意义应该符合篇旨,而不能偏离主题解构主义的不符合篇旨意义的乱读和错读之所以遭人诟病,就是因为偏离主题不过,有偏离主题的局部解读,也有符合文旨的局部解读因此,符合文本整体意义的局部解读也应该属丁立足整体的多视角解读比如,鲁迅先生《祝福》中“祥林嫂撞头是维护从一而终的封建礼制而不是自觉反抗封建礼制”的解读,就是一种符合整个文本社会历史批判主旨,也即反映“封建‘四权’对妇女的残酷压迫,封建礼教和迷信对老百姓的深深毒害”的解渎。

      从整体解渎而言,《祝福》除了“社会历史”视角以外,还可从“文化”和“女权”视角来解渎其文化解读的意义是“反映祝福文化和祝福文化下的悲剧”;其女权解读的意义是“反映封建社会妇女女权的完全丧失”这两个视角及其意义也是贯穿文本始终的,所以它们也可算作立足整体的多视角解渎还要注意的是:立足局部的多视角解渎,往往是对字词义、修辞义、人景物事义等意义的读解;而立足整体的多视角解读,是对文本篇旨的解读,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它是在一个主题原则下对字词义、修辞义、人景物事义等意义的综合读解 四、多视角解读的理论基础 指导文学文本多视角解读的理论基础是除语言学批评(文体批评、文本批评)以外的文学批评理论本来,语言学批评也是多视角解读的一个视角――语言学视角,但因为要把文本本体(语言)和文本内涵(内容)分开,也即突出以语言为基础的文本中心解渎和以不同视角内容为基础的渎者中心解读,才将语言学批评和其他批评分开语言学批评以外的其他批评,以出现的大致先后为序,主要包括社会历史批评、伦理道德批评、印象批评、心理批评、女权批评、文化批评和生态批评其中,社会历史批评偏重于对哲学、政治、宗教等的批评;印象批评是一种关注文学艺术审美特征的批评,与哲学、心理学也密切相关。

      文学批评理论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解读的视角越来越多,解读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表现了文学理论家和现代读者的与时俱进语文新课改课堂也大量存在这些视角的案例,因此这些文学批评理论就是语文课堂多视角解读的理论基础有了这些基础,语文教师和学生读者就可以更有效地对文学文本进行或局部或整体的多视角解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法律援助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社区关于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材料.docx 2025关于转型实践中汲取发展思考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关于“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教育系统党徽党旗及其制品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报告.docx 熔铸忠诚之魂夯实平安之基 锻造政法铁军在县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县委2025年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市关于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共青团县委2025年全体团员干部会议上的党课讲稿:用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docx 在2025年片区农业产业发展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市保险领域民事检察协同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县自然资源局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县委办公室“病灶”清除行动警示教育暨作风建设深化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2篇.docx 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全区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在全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