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管狭窄症.docx
3页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因骨性或纤维性增生、移位导致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压迫神经 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临床症状者,称为腰椎椎管狭窄症,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 征它是由先天性或后天性等各种原因使椎管前后、左右内径缩小或断面形状异 常,致使腰椎椎管狭窄这种狭窄可能是骨的变化,如腰椎骨质增生、小关节突 肥大等;也可能是软组织的变化,如椎间盘后突、黄韧带肥厚等腰椎椎管狭窄 症按狭窄发生的部位分为中央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及混合型狭 窄本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病性为进行性加重,有或无外伤史先天腰椎管狭窄 症多发生在青年人,后天型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病人主要临床症状是间歇性跛行, 慢性反复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或双下肢交替性放射痛,行走或腰过伸 时疼痛加重,休息或腰前屈时减轻或消失腰椎管狭窄症相当于中医学的“腰腿 痛”、“痹症”的范畴诊断标准】(一)诊断依据1.症状(1) 腰痛、腿痛或腰腿痛同时出现其特点:1)腰痛主要在下腰部及骶部,局 部多呈现酸胀疼痛,没有固定的压痛点2)腿痛主要因腰骶神经根受压所致,常 累及两侧,亦可单侧或左右交替出现3)腰腿部疼痛多因腰后伸、站立或行走而 加重,卧床休息减轻或消失。
病情严重患者不能平卧,侧卧疼痛可缓解4)患者 因疼痛常强迫于前屈位姿势5)腰腿部疼痛多出现于或加重于站立过久或走路过 久时,若躺下或蹲时以及骑自行车时疼痛多能缓解或自行消失2) 如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者下肢根性疼痛明显,其特点同周围型椎间 盘突出症3) 如中央型椎管狭窄并且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尿急或排尿困难,双下肢不全瘫, 马鞍区麻木,肢体感觉减退,同时男性病人可出现性功能障碍,女性可出现月经 不调4) 间歇性跛行为本病的重要特征其特点:1)当患者卧床休息时可无任 何症状,在站立或行走时,可出现腰腿痛,患侧或双下肢麻木无力若继续行走, 可有下肢发软或迈步不稳当停止行走或蹲下休息时,疼痛亦随之减轻或缓解 若再行走时症状又重新出现2)随着病情加重,间歇性跛行同时加重,能继续行 走的距离不断缩短,最后不敢起身2.体征(1) 在未造成持续性压迫前多数无明显的体征,脊柱无畸型,腰部无压痛 及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下肢肌力、感觉、反射大多正常但做直立后 伸试验较久时可出现下肢麻木、酸痛感症状和体征不一致是本症的特点之一2) 发生持续压迫后,可出现受压的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支配区的肌力及感 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腰后伸受限。
脊柱的生理前突减弱或侧弯,但多较 轻3) 中央型椎管狭窄严重的患者有马鞍区感觉减退,排便及排尿功能障 碍,下肢感觉及肌力减退的范围也较大4) 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者一般只压迫单一神经根,故其体征较为 局限,同时有明显的腰肌紧张及相应的腰旁(相当于关节突部位)压痛,其下肢肌 力、感觉、反射改变及直腿抬高试验等同周围型椎间盘突出症,但更为严重5) 步态:久行后跛行病情严重患者一起步即跛行3.辅助检查⑴X线平片检查可进行椎管横径(双侧椎弓根内缘之间的距离)与矢状径(椎体后缘至椎板与棘突交界处的距离)的测量,一般认为横径小于18mm、矢 状径小于13mm,可提示有椎管狭窄每个人椎管大小也不尽相同,故此测定方 法欠精确,故仅以X线平片判断有无椎管狭窄是不够的,应根据临床表现全面 加以考虑,X线平片中还可以看到有无脊柱侧弯,生理曲度有无改变,椎间隙有无 变窄,椎体后缘有无骨质增生,后纵韧带有无钙化,小关节突有无肥大,有无假 性滑脱,这些对诊断腰管狭窄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 椎管造影常用的造影剂是欧乃派克,用量为lOtTIg在中央椎管狭窄时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部分或完全性梗阻,完全梗阻时出现造影剂完全中 断,部分梗阻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单个或多个平面充盈缺损,单节段呈蜂腰状, 多节段呈藕节状。
在侧位片上充盈缺损位于后方多为椎板增厚及黄韧带肥厚,位 于前方者可能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如充盈缺损在椎间盘平面则多为椎间盘突出 或膨出,若属于椎管狭窄所致的缺损主要位于后方而不是前方的椎间盘处,在荧 光屏上观察,可见到当患者弯腰时梗阻明显好转,后伸时梗阻明显加重,对侧隐 窝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用椎管造影往往难以发现,CT可明确诊断3) CT检查采用CT检查可准确地测定椎管的形态和管径,对诊断腰 椎管狭窄症有重要价值,它可清楚地显示椎管的前后径和横径的大小、侧隐窝及 神经根的情况,可见椎体后缘骨赘、关节突骨赘、关节突关节内聚、椎间盘后突 及黄韧带肥厚等4) MRI检查MRI检查图像清晰,可进行三维成像,立体感强,能确定狭窄的部 位,可显示对脊髓的压迫程度,了解脊髓有无萎缩变化,如显示神经根周围脂肪 消失,提示神经根己受压入院标准】 1.症状腰痛、腿痛或腰腿痛同时出现,间歇性跛行为本病的重要特征2.体征(1) 在未造成持续性压迫前多数无明显的体征,脊柱无畸型,腰部无压痛 及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下肢肌力、感觉、反射大多正常但做直立后 伸试验较久时可出现下肢麻木、酸痛感症状和体征不一致是本症的特点之一。
2) 发生持续压迫后,可出现受压的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支配区的肌力及感 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腰后伸受限脊柱的生理前突减弱或侧弯,但多较 轻3) 中央型椎管狭窄严重的患者有马鞍区感觉减退,排便及排尿功能障 碍,下肢感觉及肌力减退的范围也较大4) 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者一般只压迫单一神经根,故其体征较为 局限,同时有明显的腰肌紧张及相应的腰旁(相当于关节突部位)压痛,其下肢肌 力、感觉、反射改变及直腿抬高试验等同周围型椎间盘突出症,但更为严重5) 步态:久行后跛行病情严重患者一起步即跛行3.辅助检查(1) X线平片检查可进行椎管横径(双侧椎弓根内缘之间的距离)与矢状 径(椎体后缘至椎板与棘突交界处的距离)的测量,X线平片中还可以看到有无脊 柱侧弯,生理曲度有无改变,椎间隙有无变窄,椎体后缘有无骨质增生,后纵韧 带有无钙化,小关节突有无肥大,有无假性滑脱,这些对诊断腰管狭窄症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2) CT检查采用CT检查可准确地测定椎管的形态和管径,对诊断腰椎管 狭窄症有重要价值,它可清楚地显示椎管的前后径和横径的大小、侧隐窝及神经 根的情况,可见椎体后缘骨赘、关节突骨赘、关节突关节内聚、椎间盘后突及黄 韧带肥厚等。
3) MRI检查MRI检查图像清晰,可进行三维成像,立体感强,能确定狭窄 的部位,可显示对脊髓的压迫程度,了解脊髓有无萎缩变化,如显示神经根周围 脂肪消失,提示神经根己受压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1) 纠正不良体位及姿势,不宜过多活动2) 戒烟洒,忌服辛辣寒凉之品3) 注意保护腰部,避免外伤4) 加强锻炼,增强腰背肌力,维持脊柱平衡5)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6) 腰部带围腰或支持带7) 排尿困难时可留置尿管,并用 1/5 000呋喃西林液 250mL 冲洗膀胱,每 日 1次2.治疗(1) 理疗常用的方法有电疗法、超声波疗法、光疗法、激光疗法、频谱治 疗仪、磁疗法、蜡疗法、中药离子导人法等适用于各型患者2) 针灸取肾俞、志室、气海、命门、腰阳关等每日或隔日 1 次,10 次为 1个疗程适用于各型患者3) 中药外敷可以麝香壮骨膏药、天和骨通或南星止痛膏等外敷,适用于 各型患者4) 腰椎牵引法适用于椎间隙及神经根管狭窄而无中央椎管狭窄者,若牵 引后有个别患者症状反而加重者,则不宜继续牵引常用牵引法:①电动骨盆牵引②持续牵引法:病人卧硬板床,床尾抬高15套上骨盆牵引带,负重15kg, 腰下可垫一薄枕,持续牵引时间越长越好,最好能 24小时持续牵引,牵引时间 3周左右。
③自身体重垂直牵引利用自体体重牵引,如吊单杠、门框等5) 封闭疗法 可进行硬膜外封闭,能消除神经根的肿胀,松解粘连,缓解症状,由麻醉师操作,药物可选用醋酸可的松龙25mg加丨%利多卡因5mL, 每周 1次,共注射 2~3 次适用于病情严重的患者6) 固定与休息急性期应适当卧床休息,一般 2—3周如果症状严重者, 可考虑护腰围固定,减少腰骶过伸,也可减轻疼痛7) 药物 :可使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如扶他林、消炎痛、芬必得等神经营养药可口服维生素B1、肌苷、神经妥乐平、弥可宝,或注射胞二磷胆碱 等当患者疼痛剧烈时,可静滴甘露醇及地塞米松或0-七叶皂甙钠以利水消肿 消炎止痛疗效标准】显效:腰痛、腿痛或腰腿痛症状消失,活动正常,生活恢复自理; 好转:腰痛、腿痛或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活动正常,生活能自理 差: 腰痛、腿痛或腰腿痛症状未见好转,活动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