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核辐射的反思.docx
5页全球核辐射的反思摘要:随着世界各地核电站建设,核辐射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威胁如今世界好多 国家拥有众多核电站,他们是否真的能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利益,能否具有先进的 技术管理核污染,能否有效预防核泄漏,这些都潜在着许多威胁由日本遭受原 子弹袭击可以看到核辐射无论对人还是对环境造成的损坏是非常可怕又残忍的 最近一次日本由于地震引起的核泄露又是一个提醒,需要更严格的公约来制止大 量核辐射泄露如何才能避免核辐射?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存,是迫在眉睫的问 题关键词: 核泄露核污染核辐射预防历史上核事故影响反思前言:1 9 4 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军一架B—2 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市 区上空,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小男孩”是一颗铀弹,长3米, 直径0. 7米,内装6 0公斤高浓铀,重约4吨,梯恩梯当量为1. 5万吨炸弹 在距地面5 8 0米的空中爆炸,在巨大冲击波的作用下,广岛市的建筑全部倒塌, 全市24.5万人口中有7 .815万人当日死亡,死伤总人数达2 0余万8 月9日,美军又出动B—2 9轰炸机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日本长崎市 长崎市约6 0%2011年3月,里氏9.0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第 一核电站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汽泄漏。
于3月12日发生小规模 爆炸,或因氢气爆炸所致有业内人士表示,福岛核电站是一个技术上现在已经 没人用的单层循环沸水堆,冷却水直接引入海水,安全性本来就没有太大指望 沸水产生的蒸性物质对于日本这一个地震频繁的地区,使用这样的结构非常不 合理[23月14日地震后发生爆炸在爆炸后,辐射性物质进入风中,通过风传 播到中国大陆,台湾,俄罗斯等一些地区的建筑物被毁,伤亡8.6万人,约 占全市总人口的37%正文:当我们看到全球核电站如此巨大数量时,我们就会知道我们受到威胁有多 大,我们地球承受着多大的危险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 0 11年1月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 核电机组共4 4 2个,核电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正在建设的核电 机组6 5个拥有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美国10 4个、法国5 8个、日本54个 (世界核工业联合会公布的数字为55)、俄罗斯32个、韩国21个、印度2 0个、英国19个、加拿大18个、德国17个、乌克兰15个、中国13个国际原子能机构预计,到2 0 3 0年,全球运行核电站将可能在目前的基础 上增加约300座世界核能协会预计,“到2015年,全世界可能平均每5 天就会开工一个装机容量约1000兆瓦的核电站”。
如此之多的核电站我们是 否真的获得更大的利益,是否该大力兴建核电站,我们的安全措施和预防事故的 能力是否能符合人类的满意纵观历史,核事故是频繁对人类影响是可怕在利益和损害方面,瑞典一位核 物理学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分析说: “核能有些像马戏团里 的猛兽,听话时让人感到其乐无穷,而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1957 年 9 月 29 日:前苏联乌拉尔山中的秘密核工厂“车里雅宾斯克 65 号”一个装有核废料的仓库发生大爆炸,迫使苏联当局紧急撤走当地 11000 名 居民1957 年10月 7日:英国东北岸的温德斯凯尔一个核反应堆发生火灾,这次 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英国全境,至少有 39 人患癌症死亡1961 年 1 月 3 日:美国爱荷华州一座实验室里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 炸死3 名工人1966年1月17日: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在西班牙海岸上空进行加油时,美国一架 B-52 轰炸机与 KC-135 加油机发生 相撞撞击之后,加油机彻底毁坏,B-52轰炸机惨遭解体,所携带的4枚氢弹〃 逃离"破裂的机身其中两枚氢弹的"非核武器"撞地时发生爆炸,致使约合2平 方公里的区域被放射性钚污染。
搜寻人员在地中海发现了其中一个装置1967 年夏天:前苏联“车里雅宾斯克 65 号”用于储存核废料的“卡拉察 湖”干枯,结果风将许多放射性微粒子吹往各地,当局不得不撤走了 9000 名居 民1968年 1 月21 日:图勒核事故由于舱内起火,美国一架 B-52 轰炸机的机组人员被迫作出弃机决定,在此 之前,他们本可以进行紧急迫降B-52轰炸机最后撞上格陵兰图勒空军基地附 近的海冰,所携带的核武器破裂,致使放射性污染物大面积扩散1970年12月18日:加卡平地核事故 在巴纳贝利核实验过程中,美国内华达州加卡平地地下一万吨级当量核装置 发生爆炸,实验之后,封闭表面轴的插栓失灵,导致放射性残骸泄漏到空气中 现场的6 名工作人员受到核辐射1971年 11 月 9 日:美国明尼苏达州“北方州电力公司”的一座核反应堆的 废水储存设施发生超库存事件,结果导致 5000 加仑放射性废水流入密西西比 河,其中一些水甚至流入圣保罗的城市饮水系统1979 年 3 月 28 日:美国三里岛核反应堆因为机械故障和人为的失误而使冷 却水和放射性颗粒外逸,但没有人员伤亡报告1979 年 8 月 7日:美国田纳西州浓缩铀外泄,结果导致 1000 人受伤。
1985年8月10日:K-431核潜艇事故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补充燃料过程中, E-2 级 K-431 核潜艇发生爆炸,放射性 气体云进入空中 10名水兵在这起核事故中丧命,另有49人遭受放射性损伤1986 年1月6 日:美国俄克拉荷马一座核电站因错误加热发生爆炸,结果 造成一名工人死亡, 100 人住院1986 年 4月 26 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大爆炸,其放射性云团 直抵西欧,造成约八千人死于辐射导致的各种疾病鉴于目前世界上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资源,不仅利用 率低,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为了缓解能源矛盾,除了应积极开发太 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生物质能等再生能源外,核能是被公认的唯一现实的可 大规模替代常规能源的既清洁又经济的现代能源既然不能放弃核能的使用,那 就需要我们人类更加谨慎的态度对待核能的使用寻找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如 下:一是核电站的选址务必更加慎重现在看来,福岛第一核电站在选址时对特 大自然灾害的综合评估不足今后在核电站抗灾强度设计上,看来至少要选取当 地历史记录的最高值二是今后要增加应对小概率事件和事件叠加情况的考虑在核安全故障分析 中,研究人员一般会把一些概率很低的事件忽略不计。
而福岛经验告诉我们,有 些被忽略的事情恰好就发生了日本核危机是特大地震、特大海啸、全厂断电、 应急柴油机损毁、辅助给水系统瘫痪等一系列小概率事件同时发生造成的对于 这种事件同时发生,人们显然准备不足三是要确保应急组织的有效性福岛核事故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应对上 仍显得慌乱,比如备用移动柴油机无法立即连线工作、部分测量仪器停止传输数 据、辐射监测混乱、上下波动较大等有些问题因为事发突然可以理解,但有些 工作,按道理是事先早已演练过多次的,却仍没能做好,这就要仔细检讨四是要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和企业的安全文化一个独立的监督体系至关重 要日本政府先前多次批评东京电力公司,认为它们的数据不准,但一国政府过 度依赖运营商单方的数据,本身似乎就存在问题其次企业自身的安全意识,现 在有报道说东京电力公司曾有过安全检查作弊和伪造安全记录等行为,这就相当 于埋下了事故隐患五是要坚持信息公开核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必须接受全社会监督有人提 出,公开核事故信息会引发社会恐惧,强化反核力量,但问题是,如果对事故隐 瞒遮掩,一旦问题失控,不仅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连核能发电本身都会失去 社会各界的信任和承认,效果会更糟。
六是需要建立区域性核安全协调沟通机制东京电力公司在没有事先通报的 情况下,向海中直接排放上万吨低浓度放射性废水,引发邻国不满这其中或许 有时间紧迫的因素,但也同时说明我们缺乏一个核安全跨国协商机制,能够及时 就核电站运营的进展和经验展开充分的交流和反馈结论:核辐射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核能对人类资源缺乏又是一种巨大的宝 藏,人类发展核能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毁灭自己毁灭地球,用于国防的发展的 核能应当是适当的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是必需的,有利于更好的控制预防核事故 合理的利用和严格谨慎的开发核能会造福人类,不合理的使用核能会加速人类的 灭亡,所以人类不能一味的去追求大量的修建核电站,而忽视高技术的预防管理 措施参考文献:百度百科()谷歌中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