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常见追及问题的解法总结.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39225436
  • 上传时间:2023-04-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7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常见追及问题的解法总结在高一物理乃至整个高中物理中,追及问题往往是学生觉得比较 烦恼的问题,学生对此类问题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因为学生不容易理 解追及问题的不同物理情景,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将一般追及问 题(两物体在同一直线或者在平行线上运动时的追及问题)解题方法 总结如下,让复杂追及问题归纳化、模型化、简单化.可能这也不是 最好的方法,但笔者认为通过这篇文章抛砖引玉,让更多学者对此问 题深入归纳总结,使得学生们在处理此问题时拥有最为简洁的方法.1 一定能追上的类型1.1常见一定能追上的包括(1) 匀加速直线运动追匀速直线运动(2) 匀速直线运动追匀减速直线运动(3) 匀加速直线运动追匀减速直线运动1.2这类问题的特点(1) 追击者的速度最终能超过被追击者的速度(2) 追上之前有最大距离发生在两者速度相等时1.3该类问题 常出现的设问模式(1) 后者在追上前者之前,什么时候具有最大距离,最大距离 为多少?(2) 后者什么时候追上前者,追上时其中一个的位移或者速度 是多少? 1.4该类问题解决方法两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上述三类问题甲物体一定能追上 乙物体(假设甲在后、乙在前,甲追乙).(1) 甲追上乙之前,什么时候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因为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所以先将v甲=v乙算出时间,此时 有最大距离,此时的距离就是最大距离,最大距离为将v甲、v乙、x甲、x乙等用运动学公式代入就能得出结果.(2) 甲何时能追上乙,追上时甲或者乙的位移及速度为多少?追上时,两者在同一位置,因此位移可以列一等式,但如果被追 者是单向匀减速,那么两者的在追及过程中的运动时间可能会不一样. 因此分两类来解.① 匀加速直线追匀速时(甲为匀加速,乙为匀速)追上时有:X甲=x乙+x0,将x甲、x乙代入运动学公式,就可 以得出追上时的时间.将时间代Av甲、v乙、x甲、x乙等运动学公 式就能得出追上时甲或者乙的位移及速度.② 被追者是单向匀减速(包括匀速追匀减速和匀加速追匀减速)因为被追者可能在追上前就停止,这样两者运动时间不一样.首 先将被追者的停止时间算出来,t0=0-v0a,将t0代入乂甲、x乙, 看此时或者之前追上没有.a. 如果此时已经追上,x甲Nx乙+x0,那么两者在追及过程中运 动时间相等.接下来直接用(1)的方法计算.b. 如果此时还没有追上,x甲例1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以4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2 s 后一辆摩托车从同一车站开出匀加速追赶,加速度为2m/s2,试问:(1) 摩托车出发后,经多少时间追上汽车?(2) 摩托车追上汽车时,离出发处多远?(3) 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者最大距离是多少?解析摩托车刚开始运动时汽车已经运动x0=v汽t0=8 m,摩托 车做匀加速,汽车做匀速,匀加速直线运动追匀速运动属于一定能追 上类型.(1) 摩托车追上汽车时,两者位移可列等式,即(2) 摩托车追上汽车时通过的位移为x 摩二12at2=(15+411) m=29.9 m.(3) 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即由v摩 7汽,而v摩=at1,得t1=2 s .最大距离为Axmax=x汽+x0-x摩=12 m.例2如图2所示,A、B两物体相距x0=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 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 正以v0=10 m/s的初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 m/s2,求A 追上B所经历的时间.解析A做匀速直线运动,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速运动追匀减 速直线运动,此问题属于一定能追上类型,但由于被追者是匀减速, 所以要先确定两者在追及过程中运动时间是否相同,首先应先确定B 停止时已经追上没有.解物体B减速至静止的时间为t0,则2不一定能追上(可能追上)类型2.1常见不一定能追上的包(1) 匀速直线运动追匀加速直线运动(2) 匀减速直线运动追匀速直线运动(3) 匀减速直线运动追匀加速直线运动2.2这类问题的特点(1) 被追击者的速度最终能超过追击者的速度.(2) 两者速度相等时如果还没有追上,则永远追不上,且有最 小距离.(3) 两者速度相等时如果已经超过,将会相遇两次.2.3该类问 题常出现的设问模式(1) 后者能否追上前者,若不能,什么时候有最小距离,最小 距离为多少.(2) 什么情况下恰好追上、碰上或者说恰好追不上、避免碰撞、 避免追尾(3) 能相遇几次(两者在平行线上运动时)什么时候相遇2.4 该类问题解决方法两个物体在一条直线(或者平行线)上运动时,上述三种类型甲 物体可能追上乙物体(假设甲在后、乙在前,甲追乙)根据不一定能追上类型特点:两者速度相等时如果还没有追上, 则永远追不上,因此首先将甲、乙速度等起来,v甲=v乙,将v甲、 v乙运动学公式代入算出此时时间t0.将t0代入x甲、x乙,再讨论.(1)如果此时,x甲>乂乙+x0,则能相遇两次,根据x甲二x乙 +x0算出的t1、t2就为相遇时间(甲、乙在平行线上运动时,否则只有tl)(2) 如果此时,x甲=x乙+x0,则恰好追上、碰上或者说恰好追 不上、避免碰撞、避免追尾(等临界时)(3) 如果此时,x甲例3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 m/s在平直公路 上行使时,制动后40 s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 行使发现前方180 m处有一货车B以6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使,司 机立即制动,能否发生撞车事故?解析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追货车做匀速运动,属不一定追上 类型,因此关键看速度相等时是否追上.解汽车加速度所以能发生撞车事故.例4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乙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 车在乙车的后面作初速度为15 m/s,加速度大小为0.5 m/s2的匀减 速运动,则两车初始距离L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以使(1)两车不相遇;(2)两车只相遇一次;(3)两车能相遇两次(设两车相遇时互不影 响各自的运动).解析 甲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0.5 m/s2.乙车做匀速运动, 匀减速追匀速,属不一定追上类型.两者速度相等时如果还没有追上, 则永远追不上,因此首先将甲、乙速度等起来,v甲二v乙.解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