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生诺奖作家阅读调查与思考.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卢****6
  • 文档编号:227596891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4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生诺奖作家阅读调查与思考摘要:大学生阅读代表一个时代精英群体的精神追求和社会风气,诺奖作家作为最有影响力的群体通过作品反映着特定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对当代中国大学生诺奖作家的阅读调查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启示意义关键词:美国诺奖作家中国大学生阅读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学的国度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愈加强烈,全民阅读日益成为新时尚,而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文学价值和可读性的统一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作为当今世界各种繁多的文学奖项中影响最大、规格最高也最具权威性的奖项【2】,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开始颁发一共产生了112位获奖作家,其中美国作家的数目仅次于历史悠久的法国和英国,位列第三,影响巨大很显然,大学生群体对美国诺奖作家阅读的认知和表现,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从而产生一定的启示意义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组成功申报了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方案工程“我最喜爱的美国诺奖作家与作品阅读调查与分析——以江苏高校为例〔工程编号:202110300108〕〞本研究融合了文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运用统计学的相关方法,针对当前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结合美国诺奖的巨大影响力,设计调查问卷,编制多项题目,选择江苏省南京市四所不同性质高校的学生,进行网上与现场调查,多视角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美国诺奖作家作品的阅读及接受现状,总结大学生选择阅读的影响因素,揭示文学阅读对大学生的影响方式、影响内容、影响程度等,为大学生文学阅读与人生观教育提供有建设性的参考。

      一.调查设计简介首先,设计科学全面的问卷内容,选取分别代表文科、理工科和综合性大学的四所南京高校〔南师大、东大及南信大、南大等〕,在以上不同性质高校的相同专业、年级等分发和收取调查问卷然后,对问卷进行各种分组分类,比较分析各种反响资料,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对美国诺奖作家作品的了解、选择、阅读和接受影响情况,以美国诺奖作家作品为缩影,总结出学校性质、所学专业、所处年级、性别等对大学生文学阅读的兴趣、阅读规律、理解与接受程度等的影响,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提供一定的启示二.调查内容简介此次调查对象主要设为当代不同专业大学生,包括文科、理工科的男女学生主要调查:〔1〕大学生对美国诺奖作家作品的了解情况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实地调查、网络媒体调查等方式,对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概率统计,得出当代大学生对美国诺奖作家作品了解程度的客观结果〔2〕对大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做出综合分析,进而对他们的阅读习惯进行客观评估〔3〕分析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偏好及对诺奖作家的了解程度和了解方式,探讨影响当代大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及诺奖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力三.调查反响分析通过调查反响的信息,可以看出:〔1〕在被采访的当代大学生中,有38%的男性和62%的女性。

      由于采访的随机性,结果无法保证完全的平衡,但总体来说样本没有过于失衡,因为目前中国高校的男女性别比例也是呈现男少女多3】〔2〕受访者主要是文科类院校、理工科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大学生,分别占25%、33%、38%〔3〕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良好的阅读意识及阅读习惯,其中文科学生的阅读意识和习惯明显优于理科生较小一局部的受访者〔26%〕经常读课外书,绝大多数〔74%〕偶尔或很少读课外书,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5%〕每天只花不到半小时的时间读课外书,只有15%的受访者的日阅读时间达一小时及以上,78%的受访者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而且平均每年阅读的课外书总量不超过5本的受访者竟然到达将近一半〔45%〕〔4〕大学生读诺奖作品的动机各不相同其中,为了拓展知识和受兴趣驱动的各占19%和58%,另外23%的学生读诺奖作品是出于学习或工作需要〔5〕诺贝尔文学奖的宣传渠道众多96%的受访者通过网络得到关于诺奖的相关讯息,通过报刊、电视新闻和朋友及家人了解诺奖的各占约60%,通过其他方式了解的学生占比为44%〔6〕当代大学生对诺奖的感受各异主要表达为:绝大多数人只对诺贝尔文学奖有所了解或完全无感,只有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心。

      完全没买过诺奖作家作品的大学生占40%,只买过三本以内或三至五本的各占42%和11%,只有7%的受访者买过五本以上此外,大局部大学生熟知的美国诺奖作家就是海明威,其次是前几年因歌手身份获诺奖而在网络上引起波澜的鲍勃迪伦【4】,而对其他的诺奖作家就知之甚少了〔7〕读者喜爱的诺奖作品特质不同81%的受访者倾向于故事情节,65%喜欢语言风格,57%偏好背景及主题,而37%的人那么是被作家的个人魅力所折服〔8〕在大学生人格及价值观培养方面,诺奖并无太明显的作用:绝大多数受访者〔84%〕认为诺奖作家作品并未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余下16%那么认为诺奖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这个结果确实出乎课题组的意外调查显示,文科学生对于诺奖作品的阅读情况要优于理科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最广为人知的诺奖作家是海明威,其次是鲍勃迪伦,再次是赛珍珠;而最受欢迎的文体是小说以及诗歌在文学类型方面,最受欢迎的是魔幻现实主义以及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而最吸引学生的作品特质依次是作品的语言风格、故事情节、背景及主题这些特质大多与小说有关,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学生读书更看重趣味性,因此绝大多人喜欢有情节有开展的小说,只有少数学生喜欢诗歌或哲学类的作品。

      此外,大多数学生〔78%〕读书都只是读完就放,只有22.36%的学生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更只有16.15%的学生表示诺奖作品对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所影响调查显示,只有16.15%的学生会在读书后认真思考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价值以及所表达的时代精神,从而取其精華以实现自身的升华而这局部学生中,文科学生占70%左右总体而言,大学生对于诺奖作品的感受与了解并不深,其中文科生对诺奖作品的感触与了解明显优于理科生和工科生经过回访调查,我们了解到,文科学生所学内容与文学的关联性更高,因此他们更注重阅读课外书,尤其是一些名著或者大家著作;此外,文科生更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更为看重诺奖作品中的时代精神四.调查启示及思考对研究结果中诺奖作品未受重视的原因分析如下:〔1〕诺奖作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仍然属于“小众〞读物;〔2〕当代大学生因忙碌于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寻求好的就业时机,更多地会选择阅读有助于专业技能提升的书籍;而许多文科学生由于专业优势,接触的文学面比理科同学深广,因此在调查结果中显示一定优势;〔3〕信息时代,碎片化阅读——即通过各类网站和公众号等进行的“快餐式〞阅读——十分盛行,人们对于经典文学的阅读少之又少。

      此外,由于经典文学的主题和内容大多比较纷繁复杂,除非专业学习的硬性要求,习惯了“碎片阅读〞“实用阅读〞的新生代读者很难再耐心品读经典作品一百多年来,高擎着光明火炬的诺奖作家已组成一个影响人类精神的家族【5】,其作品或者有艺术创新,或者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奉献,或者有助于推动人类前进的理想美国诺奖作家作品,反映着美国的文化与社会以及美国人的情感诉求,是难得的文化瑰宝,对大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学习西方文化、洞察超越种族、民族、时代、文化等的人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陆建德教授指出,大学生关注自我的开展与前途,注重实用阅读,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可以理解然而,当代大学生,首先应该有“我是人类一员〞【6】的认知,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平衡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立志培养放眼全世界,关心全人类的社会良知无数诺奖作品警示世人,现代人的痛苦和悲剧已经超越了物质财富的匮乏,而主要源于人类冉冉升起的各种欲望与欲望无法实现造成的精神痛苦,启迪着现代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拥有深刻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高尚的品质以及高远的追求尽管本调查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乏,比方没有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专门调查,但是还是根本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阅读状貌。

      有调查说明:有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在四年本科期间竟然没有读完一本英美文学原著7】从中可以大体推测其诺奖阅读的情况了这也是时代精神的典型反映:我们缺少阅读,缺少精品阅读,更缺少具有开阔视野、独特视角和人文关心的诺奖作家作品阅读是时候了:我们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及个人都需要有所反思,有所行动参考文献【1】乔莉萍等.论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与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21〔2〕:90-95.【2】张顺生,卞婷.英语国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在中国的研究状况〔1984-2021〕[J].山东外语教学,2021〔01〕:75-91.【3】高校男女比例失衡局部专业现“公主班〞[OL].新浪教育, ://edu.sina /gaokao/2021-07-31/1549390914.shtml.【4】凌晨光.作为“文学事件〞的诺奖和鲍勃迪伦[J].百家评论,2021〔1〕:10-20.【5】兰守亭.“绪论〞/诺贝尔文学奖百年概观[M].上海:学林出版社,2021:3.【6】陆建德.我是人类一员:文学中的个人与社会[J].当代作家评论,2021〔04〕:46-55.【7】程爱民.英美文学教学:调查与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21〔05〕:11-13.基金工程:江苏省哲社項目“美国诺奖作家作品中的理想主义研究〞及江苏省高校科创工程“大学生最喜爱的美国诺奖作家与作品阅读调查〞阶段性成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