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淮北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
14页淮北七中202406阶段测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马达”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三位化学家,一种光驱分子马达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该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的种数为A. 1 B. 2 C. 3 D. 4【答案】B【解析】【详解】该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羧基2种官能团2.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A. 和B. CH3CH=CHCH3和C. 和D. CH2OH-(CHOH)4-CHO和CH2OH-CHO【答案】C【解析】【分析】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详解】A.两者分别含有一个羟基、三个羟基,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A不符合题意;B.两者分别属于烯烃、环烷烃,结构不相似,二者不互为同系物,B不符合题意;C.两者结构相似,且组成上相差1个CH2,是同系物,C符合题意;D.两者所含羟基个数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C3. 关于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A 3,3,5—三甲基—5—乙基辛烷 B. 3,5—二甲基—5—乙基—3—丙基己烷C. 4,6,6—三甲基—4—乙基辛烷 D. 2,4—二甲基—2,4—二乙基庚烷【答案】A【解析】【详解】对该有机物主链上碳原子编号如图所示:,故其命名为:3,3,5—三甲基—5—乙基辛烷;答案选A。
4. 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 CH2=CH—C≡N B. CH2=CH—CH2—CH=CH2C. D. CH2=CH—CH=CH2【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乙烯的平面结构知乙烯所在的平面和过平面上的两点所连的直线相重合,A项正确;B.由甲烷的四面体结构可知,选项中的—CH2—上的氢原子均不能和双键所在的平面重合,B项错误;C.由乙烯和苯的平面结构可知,所有的原子可能共面,C项正确;D.由乙烯的平面结构可知所有的原子可能共面,D项正确;故答案为B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1H2和2H2互为同位素 ②乙烯和丙烯互为同系物③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④S4和 S8互为同素异形体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1H2和2H2均为单质,是不同的氢分子,不是同位素,故①错误; ②乙烯和丙烯的结构相似,且相差1个CH2基团,两者互为同系物,故②正确;③ 和 是同种物质,不是同分异构体,故③错误;④S4和 S8是硫元素的不同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④正确;②④正确,故答案为B。
点睛】判断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方法是:若化学式为元素,可能是同位素;若化学式为单质,则可能是同素异形体;若化学式为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则为同分异构体;若是分子式不同结构相似的有机化合物,则为同系物6. 青蒿素是抗疟特效药,属于萜类化合物,如图所示有机物也属于萜类化合物,该有机物的一氯取代物有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答案】C【解析】【详解】 有7种位置的氢,即,因此该有机物的一氯取代物有7种,故C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7. 已知,某有机物的比例模型为 标准状况下,的该物质与足量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共有A. 7种 B. 8种 C. 9种 D. 10种【答案】D【解析】【详解】比例模型为 的有机物为乙烷,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有:一氯乙烷1种:;二氯乙烷2种:、;三氯乙烷2种:、;四氯乙烷2种:、;五氯乙烷1种:;六氯乙烷1种:,此外取代过程中还会生成HCl,因此产物总共有10种,故选D;答案选D8. 轴烯(Radialene)是独特的环状烯烃,环上每个碳原子都接有一个双键,含n元环的轴烯可以表示为[n]轴烯,如下图是三种简单的轴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轴烯的通式可表示为CnHn B. 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C. b与苯互为同系物 D. c能使酸性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当碳原子数为6时,氢原子数为6,当碳原子数为8时,氢原子数为8,当碳原子数为10时,氢原子数为10,轴烯的通式可表示为C2nH2n(n),A错误;B.a中含三个碳碳双键,且直接相连,根据乙烯的分子结构特点及3点共面可知,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B正确;C.b的分子式为C8H8,苯的分子式为C6H6,两者相差C2H2,且结构不相似,故两者不是同系物,C错误;D.c含有双键,能使酸性溶液褪色,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而不属于加成反应,D错误;答案选B9. 用一种试剂可将、苯、甲苯三种无色液体鉴别出来,该试剂是A. 硫酸溶液 B. 水 C. 溴水 D. 酸性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硫酸溶液和三种无色液体都不反应,但由于三种物质都不溶于水,所以都会分层,CCl4密度比水大,苯和甲苯密度比水小,苯和甲苯都在上层,无法区分苯和甲苯,故A不选;B.水和三种无色液体都不反应,但由于三种物质都不溶于水,所以都会分层,CCl4密度比水大,苯和甲苯密度比水小,苯和甲苯都在上层,无法区分苯和甲苯,故B不选;C.溴水和三种无色液体都不反应,溴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充分振荡后都会分层,CCl4密度比水大,苯和甲苯密度比水小,萃取了溴的苯和甲苯都在上层,无法区分苯和甲苯,故C不选;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甲苯而褪色,苯和CCl4都不和高锰酸钾反应,会出现分层,苯在上层,CCl4在下层,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区分这三种无色液体,故D选;故选D。
10. 向苯的同系物乙苯()中加入少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褪色;而向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把乙烷(C2H6)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均不褪色,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比苯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多B. 苯环受侧链的影响易被氧化C. 侧链受苯环的影响易被氧化D. 由于苯环和侧链之间的影响均易被氧化【答案】C【解析】【详解】向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把乙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均不褪色,说明苯、乙烷不能被氧化,而苯的同系物中被氧化的部分是侧链:,比较乙烷和乙苯的结构,可以看出差别在于乙苯中多了苯环,所以是由于苯环的存在,影响了烷基的活性,使烷基易被氧化11.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A. 乙炔的结构简式:B. 顺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C. 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D. 的电子式:【答案】C【解析】【详解】A.乙炔中含有碳碳三键,其结构简式为,A项正确;B.顺丁烯中两个甲基位于双键同侧,其结构模型为,B项正确;C.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2,其轨道表示式为,C项错误;D.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D项正确;答案选C12. 下列关于苯乙炔()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B. 分子中最多有5个原子共直线C. 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 可溶于水【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苯环的性质判断可以发生氧化、加成、取代反应;根据碳碳叁键的特点判断可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钾氧化,对于共线可根据有机碳原子的杂化及官能团的空间结构进行判断;【详解】A.苯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能使酸性溶液褪色,A错误;B.如图所示,,苯乙炔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共直线,B错误;C.苯乙炔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三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能被取代,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苯乙炔属于烃,难溶于水,D错误;故选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苯乙炔的结构与性质,根据官能团的特点进行判断。
13. 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B. 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C. 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D. 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答案】B【解析】14. 比较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中反应:2H++CO=H2O+CO2↑B. 乙中的NaHCO3溶液可改为NaOH溶液C. 丙中出现浑浊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的D. 去除乙装置仍可达到该实验目的【答案】C【解析】【详解】A.乙酸为弱酸,反应为+2CH3COOH=2CH3COO-+CO2↑+H2O,A错误; B.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B错误;C.丙中出现浑浊说明碳酸和苯酚钠生成苯酚,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的,C正确; D.去除乙装置,挥发出的醋酸能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D错误;故选C二、(共4小题共58分)15. 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制取乙烯时,常会看到烧瓶中液体变黑,并在制得的乙烯中混有CO2、SO2等杂质某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证明乙烯中混有CO2、SO2,并验证乙烯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是乙烯的发生装置,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2)若要检验A装置中所得气体含有SO2,可将混合气体直接通入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装置;若要检验A装置中所得气体含有CH2=CH2,可将混合气体先通入B装置,然后通入___________装置,也可将混合气体干燥后,通入___________装置3)若要一次性将三种气体全部检验出来,气体被检验出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①. 温度计水银球没有插入液面以下 ②. 防止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 (2) ①. C ②. D(或F或G) ③. G (3) ①. 乙烯 ②. SO2 ③. CO2【解析】【分析】A装置中浓硫酸与乙醇共热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中混有CO2、SO2等杂质,乙烯、SO2都能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但只有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只有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O2和SO2都能与NaOH、Ca(OH)2溶液反应,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乙烯是用乙醇和浓硫酸在170℃温度下反应制得的,由于测定的是混合液的温度,因此温度计水银球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由于反应物都是液体,因此需要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小问2详解】若A中所得气体含有SO2,则通到盛有品红溶液的C中,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将混合气体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然后通入盛有酸性的高锰酸钾的D装置,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可证明乙烯的存在,也可以通过F或G,发现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乙烯;乙烯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油状液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而干燥的二氧化硫不与溴的四氯化碳反应,将干燥的混合气体直接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的G中,如果溶液褪色,则证明存在乙烯;【小问3详解】根据CO2、SO2和乙烯三种物质的性质可知,CO2和SO2都能与NaOH、Ca(OH)2溶液反应,只有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气体干燥时只有乙烯能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因此检验CO2前必须先检验并除去SO2,若要一次性将三种气体全部检验出来,可先将气体干燥后用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