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17页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下)安徽高一5月份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豌豆花是两性花,自然条件下在未开放时进行自花传粉,即只能进行自交若要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则需要进行人工异花传粉,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操作为人工去雄,待花开放时,除去花中全部的雄蕊B. ②操作为人工采集花粉,待母本去雄后立即进行传粉C. 如图所示的操作中,①是对母本操作,②是对父本操作D. ①操作完成后需要对该花套袋,传粉后不需要对该花再套袋【答案】C【解析】【分析】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传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详解】A、自然条件下,豌豆在未开放时进行自花传粉,若要实现杂交,则必须对母本去雄,故①操作是人工去雄,须在花未开放时进行,除去花中全部的雄蕊,A错误;B、②操作是人工采集花粉,对母本去雄后,需待父本花粉成熟时再进行人工传粉并套袋,B错误;C、如图所示的操作中,①是对母本操作,②是对父本操作,C正确;D、①操作完成和传粉后都需要对该花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D错误2. 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豌豆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B. 紫花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有紫花和白花,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C. 紫花和白花豌豆杂交的后代有紫花和白花,说明紫花是显性性状D. 纯合的紫花豌豆和杂合的紫花豌豆杂交,后代都是紫花豌豆【答案】C【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A、若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为A、a,则显性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为AA,隐性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为aa,后代的基因型是Aa,故二者杂交的后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A正确;B、紫花豌豆自交的后代有紫花和白花,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B正确;C、紫花和白花豌豆杂交的后代有紫花和白花,该实验为测交,通过该实验不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C错误;D、纯合的紫花豌豆(AA)和杂合的紫花豌豆(Aa)杂交,后代都是紫花豌豆(AA、Aa),D正确。
故选C3. 人的ABO血型系统的相关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IA、IB、i三个基因分别控制A型、B型和0型血,但每个人体细胞内只有两个ABO血型系统基因,其中IA和IB对i均为显性,IA和IB为共显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群中,ABO血型系统的基因型共有5种B. A型血的人基因型有IAIA、IAi2种可能C. 两个B型血的人婚配,后代都是B型血D. AB型血与O型血人的后代与父母血型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人类的ABO血型是受IA,IB和i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IA和IB对i基因均为显性,IA和IB为并显性关系,即两者同时存在时,能表现各自作用A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AIA和IAi,B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BIB和IBi,AB型为IAIB,O型为ii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人群中有IAi、IAIA、IBi、IBIB、IAIB、ii共6种ABO血型系统的基因型,A错误;B、A型血的人基因型可能是IAIA或IAi,B正确;C、B型血的人基因型可能是IBIB或IBi,当两个B型血的人婚配,后代的基因型可能是IBIB、IBi或i,可能出现0型血,C错误;D、AB型血的人基因型是IAIB,0型血的人基因型是ii,其后代的基因型可能是IAi或IBi,分别表现为A型血、B型血,故后代的血型与父母均不同,D错误。
故选B4. 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杂合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红眼果蝇占3/4B. 让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可通过眼色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C. 杂合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各占一半D. 摩尔根的实验中,让F2中红眼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雄果蝇全部是白眼果蝇【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果蝇红眼基因与白眼基因分别记为W、w,杂合红眼雌果蝇(XWXw)与红眼雄果蝇(XWY)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XWXW(红眼雌果蝇):XWXw(红眼雌果蝇):XWY(红眼雄果蝇):XwY(白眼雄果蝇)=1:1:1:1,故后代中红眼果蝇占3/4,A正确;B、白眼雌果蝇(XwXw)与红眼雄果蝇(XWY)杂交,得到红眼雌果蝇(XWXw)、白眼雄果蝇(XwY),即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故能通过眼色判断性别,B正确;C、杂合红眼雌果蝇(XWXw)与白眼雄果蝇(XwY)杂交,得到XWXw(红眼雌果蝇):XwXw(白眼雌果蝇):XWY(红眼雄果蝇):XwY(白眼雄果蝇)=1:1:1:1,雌雄果蝇都可表现为红眼和白眼,且后代中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各占一半,C正确;D、摩尔根的实验中,F2中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XWXw、XWY,红眼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为1/4Xw、3/4XW,红眼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为1/2XW、1/2Y,随机交配,后代中雄果蝇既有白眼果蝇,又有红眼果蝇,D错误。
故选D5. 用纯合的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杂交得到下表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亲本子代非芦花雄性×芦花雌性所有雌性均为非芦花,所有雄性为芦花芦花雄性×非芦花雌性全是芦花A. 芦花基因是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 非芦花基因是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 芦花基因是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 非芦花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答案】C【解析】【分析】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雄性为ZZ,雌性为ZW详解】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由表中信息“芦花雄性×非芦花雌性”的子代全是芦花,可知鸡的芦花性状为显性,非芦花性状为隐性;可根据表中信息“非芦花雄性×芦花雌性”产生的后代中“所有雌性均为非芦花,所有雄性为芦花”,可推断芦花基因是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正确,ABD错误6.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携带的基因有1.3万多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果蝇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正常配子中含有2对染色体B.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它们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控制同一种性状D.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2、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基因或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详解】A、果蝇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正常配子中含有4条非同源染色体,没有成对的染色体,A错误;B、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它们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控制同一种性状,C正确;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属于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D正确7. 已知基因A、a和B、b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等位基因A与a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 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等位基因B与b分离不一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D. 若发生染色体互换,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种类数可能增多【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详解】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的分离,A正确;B、基因A、a与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应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若不考虑染色体互换,等位基因B、b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但若考虑染色体互换,则B、b的分离也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C正确;D、若不发生染色体互换,基因型为AaBb的原始生殖细胞只能形成两种子细胞,即Ab与aB或AB与ab,若发生染色体互换,则可形成4种子细胞,D正确。
故选B8. 已知①为某动物的原始生殖细胞,细胞内有2对染色体,②③④⑤⑥表示①细胞分裂形成的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①为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B. ②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均为⑥的2倍C. ④与⑤核DNA分子的数目相同,但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目不同D. ②③④⑤均含有同源染色体,其中③所处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答案】B【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①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③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④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⑤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根据④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故①为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A正确;B、②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其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⑥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其中有4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4个核DNA分子,B错误;C、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二者核DNA分子的数目都是8个,但④中有4条染色体和8条染色单体,⑤中有8条染色体和0条染色单体,C正确;D、②③④⑤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均含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9. 某果蝇群体的翅形有正常翅和残翅,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发现残翅果蝇中有50%的个体不能交配现有一基因型为Aa的果蝇群体,随机交配得到F1个体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F1中残翅果蝇占1/4,F1的正常翅果蝇中杂合子占2/3B. F1中能交配的个体产生的含A基因的配子占4/7C. 若F1个体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