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3云南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验精彩篇章页.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777802
  • 上传时间:2017-07-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狭义的语境指的是一定的言语片段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广义的语境还包括言语片段之外的社会环境,如写作背景现在选词填空题目单纯考查词义的越来越少,多数题目都把考查重点放在了对特定语境的分析上进行语境分析可运用对应分析法和情境展开法一、对应分析法为保证答案的唯一性与科学性,命题人通常会在空缺处的上下文设置一些提示信息,这些信息与正确答案之间存在一定呼应关系对应分析法就是通过揭示这种呼应关系,帮助考生寻找解题思路■如上所示,选词填空题中的对应关系主要分为正对应和逆对应两种一)正对应正对应,指的是文段中上下文的某些词句从正面提示了正确答案的信息常见的三种正对应类型:1.概括关系概括关系的文段一般是先具体阐述然后进行概括,其设空一般在后句遇到这种题目考生应从前句入手,从选项中找出与前句表达意思最贴近的一项2.解说关系解说关系的文段一般是先提出一个总的观点,然后在后文对此进一步解释说明这种题目一般设空在前句,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后句中相应的解释说明的内容3.顺承关系顺承关系的语段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几个相连的词语之间在顺序上存在不可逆性这种不可逆可能为语段之间的前后照应;也可能为逻辑上的先后承接或是词句间的前后承接。

      例题 1】 有研究表明,生物大灭绝在历史上发生过二十几次,大约每 2600 万年发生一次,似乎具有 对于物种大灭绝的发生是否真的如此频繁和有规律,还有争议但即便是最 的估计,也认为至少有 5 次物种大灭绝是非常明显的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必然性 乐观 B.规律性 简单C.突发性 粗略 D.周期性 保守解析:此题答案为 D阅读题干可知,第一空与 “大约每 2600 万年发生一次”构成概括关系的正对应, “每”在此表示同一动作有规律地反复出现,由此可知,第一空只能选“规律性”或“周期性”与“ 简单”相比, “保守”侧重于指一种底线或最低的限度,与后面的 “至少”对应更恰当因此本题答案为D例题2】■ 人才是强国的根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什么是人才,可谓 ,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倒是 的,许多领导、学者认为,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也是社会最缺乏的人才必须具备三大条件:品格高尚、才干出色、作风务实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众说纷纭 统一 B.莫衷一是 固定C.见仁见智 共通 D.因人而异 公认解析:此题答案为C。

      第二空前后构成解说关系的正对应,注意是“许多领导、学者”而非“所有人”形成了共识,故这里用“ 统一”、 “固定”、 “公认”都太绝对, “共通”强调通行或适用于各个领域,程度灵活由“倒是”可知,横线处两个词语存在转折关系, “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其所表达的“异”与“ 共通”所表达的“ 同”恰符合此关系,综合分析C项当选例题 3】 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 、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 ;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漠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渗透 排挤 B.结合 无视C.渗透 轻视 D.结合 限制解析:此题答案为 C “三个阶段”对应“三个时期”,因此第一个空格应与“融合”相对应与“结合”相比, “渗透 ”的程度更深,与“融合”所表达的互相影响、不分彼此的意思更贴近,据此可首先排除 B、D第二空中,分号前后的句子分别说明了两种错误倾向造成的后果。

      由“过分强调人文教育会带来对科技的漠视”可知,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同样也会造成对人文的漠视,C 项中的“轻视”与“漠视”的含义最贴近,故本题选 C二)逆对应逆对应,就是文段中上下文的若干词句从反面提示了应选词语的信息当文段中存在诸如转折关系、并列关系、背离关系等逻辑关系时,考生可考虑此种对应常见的三种逆对应类型:1.转折关系转折关系的选词填空题设空比较灵活,但无论空设在前句或后句,一般都可通过找出句中相应词语的反义词来破题2.并列关系并列关系的选词填空题目最典型的句式为“不是……而是……”,其表示的意思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这种题目无论空设在前句还是后句,都可以从相应另一句寻找突破口3.背离关系背离关系是一种特殊的逆对应关系,在选词填空中常以表数量的词来表达如“极少数”与“大多数”, “很多 ”与“也有许多”显然,这些数量词之间呈现的是一种背离关系,通常我们可以从这种对应中找到解题的思路例题4】■ 蚂蚁,一种令人生厌的“小生命”,如今它的制成品却 地闯进了市民的保健领域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堂而皇之 B.一鸣惊人 C.神气十足 D.名正言顺解析:此题答案为A。

      由“却”可知,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应与前一分句构成转折关系 “堂而皇之”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而有气派 “一鸣惊人”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神气十足” 指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名正言顺”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话做事理由充足,有依据根据词义可排除B、D项与“小生命”相对,表示有气派的“堂而皇之”比“ 神气十足”更能体现出蚂蚁前后两种不同形象的鲜明反差,故A项当选例题 5】 在确立以夏、商、周为核心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尽管这个年表还有不够 之处,但它的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 的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细致 子虚乌有 B.精准 虚无缥缈C.合理 扑朔迷离 D.精确 空穴来风解析:此题答案为 B第二空需要填的是一个修饰 “传说”的成语由“不是……而是……”可知前后句子构成并列的逆对应关系,对应“可信”的历史,可推知前文说的是传说的不可靠性 “扑朔迷离” 指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楚。

      看不清楚并不代表不可靠,排除 C “空穴来风”这个成语比较特殊,原意为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故有“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的说法后常被误用作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甚至有部分字典也接受了这一用法但在考试中出现,通常仍应按原意去理解做题据此排除 D第一空中,修饰“年表”这一对象,通常侧重的是准确与否,而非细致或粗糙,故本题选 B例题 6】 微软前技术总监纳森·梅尔沃德2001年组建 “智力风险” 公司,雇用一群最聪明的人 生产技术专利,迄今已申请了价值8000万美元的专利,这证明“想法”并不〓 〓〓,到处都是,我们以为发明所必须具备的天才、专心、灵感和机缘巧合并不是 的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集体 虚幻 千载难逢 B.合作 遥远 遥不可及C.批量 稀罕 必不可少 D.专门 离奇 不可替代解析:此题答案为C分析句意可知,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到处都是”构成背离的逆对应关系,因此应填入表示少见的词语 “虚幻”、 “遥远”、 “离奇”都没有少的意思,故“稀罕”为最佳答案且第三空填“必不可少”也与句中的“ 必须具备”相对应。

      二、情境展开法对应分析法是快速突破选词填空的有效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选词填空题目都能在上下文中找到明显的线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分析题干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广义的语境入手解题广义的语境是指言语片段之外的各种情境条件,它涉及的是另一种重要方法——情境展开法所谓情境展开法,精髓就在于“展开”,它要求考生开阔自己的思路,把关注的视角从单个的词语、句子,扩展到整个文段、文段的写作背景甚至是生活常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判断题目答案一)从材料背景角度展开基于用词规范性的要求,选词填空题目中的材料一般都选自权威的网站、报刊杂志等主流媒体言论、文章以及一些名家著作这就决定了选词填空材料用语的书面性特点命题人易设空的地方通常都是材料中内涵较深刻的词语,且往往具有舍我其谁的唯一性考生在做题时须认真体会选词填空待选词语的这些特性,结合相关背景斟酌选择例题 1】 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 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再借助 的设备来读取、复制和传输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存储 先进 B.记录 特定C.保存 固有 D.记忆 专门解析:此题答案为 B。

      本题结合材料背景进行考虑更容易得出答案题干是对电子书下的一个定义结合我们平时对电子书的认识,可以知道电子书是区别于传统纸质书的电子出版物,它不能直接阅读,而需借助电脑或掌上阅读器之类的设备 “先进”含义太笼统,不足以形容电子书需要电脑之类特有设备来阅读的特点,排除 A;电脑或掌上阅读器并非电子书本身就有的,因此用“固有”也不合适,排除 C “记忆”不能与“在”搭配使用,排除 D所以本题答案为 B二)从事理常识角度展开任何文字都是以可理解的现实语境为基础的,因此包括事理常识在内的一切背景知识都可以被运用到解答选词填空的过程中来有时候,从常识角度理解反而能更快地找到破题点选词填空中常常涉及到的常识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术语、经济规律、基本常识、生活逻辑等例题 2】 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做事仅靠技术就能 ,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 的分寸感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当一面 学习 B.臻于佳境 复制C.如鱼得水 把握 D.游刃有余 控制解析:此题答案为 B。

      此题乍一看很不好判断哪个是正确答案,但如果我们跳出题目的范畴,从生活常识来判断就可以迅速确定答案为 B突破口在第二空, “做人……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 的分寸感 ”运用我们的日常逻辑思维判断一下:做人的分寸感是“ 无法学习”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排除 A做人的分寸感是 “无法把握” 的吗?答案也为否,排除 C做人的分寸感是“ 无法控制”的吗?答案仍然为否,排除 DA、C、D 三项都排除,答案为 B由此题我们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考试是对大家的综合能力的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不是简单的语文题,所以大家在做言语理解与表达题时一定要打开思路,综合各方面信息进行思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