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船的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6页《搭船的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上15搭船的鸟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统编教材第一次以“观察事物"为主题组织单元,也是统编教材的第一个习作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条:一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一条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前一条主要通过两篇课文的学习进行落实,后一条主要通过单元习作进行落实作为习作单元,教材还编写了“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以及两篇习作例文这些内容的编排,都集中指向本单元的习作 精读课文《搭船的鸟》是作家郭风模拟儿童口吻写的一篇状物散文文中的“我”和母亲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天下着大雨雨停后,“我"看见了一只彩色的搭船的鸟,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疑惑正在这时,“我”又看见了翠鸟捕鱼的情景 全文总共5个自然段,内容虽然简短,但是作者的观察十分细致第1自然段中“我"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响声,看着船夫披着蓑衣用力摇橹,就可以看出“我"是个细心的人第2自然段“我”对翠鸟外貌的观察,第4自然段“我"对翠鸟捕鱼过程的观察,更加体现了“我”观察的细致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不仅要有好奇心,还要讲究方法比如文中“我"对翠鸟的观察,先观察了它的外形特点,然后观察了它抓鱼的动作。
观察外形特点时,先整体观察,再局部观察 由这篇《搭船的鸟》,很自然地会想到原人教版教材中的一篇课文《翠鸟》那篇课文,作者同样从颜色和动作两个方面对翠鸟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观察因此,在学习本课的时候,可以拓展阅读《翠鸟》中的两个语段,从而丰富课文资源,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 教学目标 1.会认“鹦、鹉”等四个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2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味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布置观察任务,激发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能尝试观察生活中的某个动物,写一个片段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布置观察任务,激发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能尝试观察生活中的某个动物,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 ◎阅读篇章页,明确任务 出示: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读一读篇章页,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围绕什么展开的?(留心观察) 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通过两篇文章和两篇习作例文,教我们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搭船的鸟》 ◎揭示课题,学习“搭"字 1.板书课题,相机指导写“搭”字,明确右边不是“答" 2.理解“搭船”的意思除了搭船,还可以搭什么?搭车、搭高铁、搭飞机、搭火箭,搭房子、搭桥,搭配、搭档、搭伙、搭手,搭话,搭救,……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好奇?这是一只什么鸟?它为什么要搭船呢?…… ◎任务一 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认读课文生字词 第一组:外祖父 鹦鹉 静悄悄 沙啦沙啦 第二组:船夫 船舱 船篷 蓑衣 摇着橹 重点指导:(1)“鹦鹉"一种鸟,出示图片,认识鹦鹉,观察羽毛强调“鹦”读作前鼻音2)学习多音字“相”,明白两种意思有两种读音,轻音是语气词,用在句尾;第一声是拟声词;组词辨别3)结合图片,认识事物 3. “我”坐船途中先后观察了哪些事物?默读课文圈一圈 交流,反馈:雨点→船夫→一只翠鸟 ◎任务二 品味词句,体会静态观察 (一)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出示语段: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
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1.从哪里可以看出“我"的观察很细致?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圈一圈词语 2.交流反馈,点拨引导: (1)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很细致?(沙啦沙啦) 这雨下得大还小?读出这样的感觉来 (2)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呈现一组语句,对比朗读,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船夫摇着橹 船夫披着蓑衣摇着橹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摇着橹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小结:作者观察得特别细致,观察了船夫的穿着、位置、动作和动作状态 3.作者观察雨点和船夫,运用了什么观察方法呢? 相机板书:听、看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我”对翠鸟的细致观察 雨停了,在坐船的过程中,“我"又特别留心观察了一只搭船的鸟 出示语段: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指名朗读。
说一说,“我”主要特别留心观察了翠鸟的什么方面呢?(外形) 这是一只怎样的鸟?(美丽的)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观察很细致呢?圈一圈 交流,反馈,相机引导品味用词: 翠绿——翠绿是怎样的绿?出示翡翠图片,直观感受翠绿的美丽 一些蓝色——为什么是“一些”呢?观察图片 红色的——嘴巴上的颜色都观察出来了 长——长度都仔细看清楚 3.“我"的观察多么细致啊!你发现了吗,“我”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这只搭船的鸟呢? 交流,明确:先整体,后局部局部观察又按照从羽毛到翅膀再到长嘴的顺序 4.多么美丽的翠鸟啊,你能读出它的美丽来吗?朗读指导 5.可是,你发现了吗?“我"并没有写翠鸟的眼睛和爪子,这是为什么呢? 启发,点拨:因为“我”当时坐在船舱里,无意中看见这只鸟站在船头,距离有点儿远,只能看见比较明显的特征,眼睛和爪子,看不清楚 6.补充文本,拓展阅读(此部分内容可机动)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1)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位作者的细致观察呢? (2)为什么这位作者写了翠鸟的爪子和眼睛呢? 交流,明确:这位作者对翠鸟的观察是持续的、反复的、近距离的,所以观察得更加清楚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作者在观察时的用心思考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读一读这段话,“我"在问谁呢?读出自己问自己的语气来 “我”留心观察这只翠鸟,不但用眼睛看,而且还——用心思考板书:思考 ◎指导写字,自由练习写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认读 重点指导: (1)“嘴”,左右结构 (2)“捕”,右边是“甫”,注意钩和点不要丢 (3)观察“羽”和“翠”,找到差别,写好“翠”字 ◎任务四 品味词句,体会动态观察 1.作者不仅留心观察了翠鸟的颜色,还留心观察了翠鸟的什么方面?(捕鱼的动作) 出示语段: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
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指名朗读,说说这只翠鸟捕鱼的本领怎么样 圈出翠鸟抓鱼的关键动作:冲、飞、衔、站、吞 2.换词比较,体会用词的准确和生动 如果把这些动词换一换,你觉得怎么样?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飞)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含)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吃)了下去 冲:更能体现翠鸟动作敏捷,飞行速度快 衔:结合嘴巴的形状理解,含是在嘴巴里,衔是叼着,体现动作灵巧 吞:一口是吞下去,也能体现动作快 3.删减比较,体会动作的敏捷和观察的细致 括号里的几个词语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交流、明确:不能删掉,这些词语都体现了翠鸟动作敏捷、速度快速度这么快,作者都能观察到,说明作者观察得很细致、很认真 4.朗读体会,感受翠鸟抓鱼的特点 能不能用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翠鸟捕鱼真厉害? ◎任务五 拓展阅读,加深体会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读一读这段话,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作者的细致观察? ◎布置作业,完成片段 你家养了什么小动物呢?从外形、颜色、活动等方面,留心观察一下,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吧 课堂总结 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中,“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满怀好奇的“我”便细致地观察起来,看到了这只小鸟外形的美丽,也看到了它捉鱼的敏捷,还知道了它的名字叫翠鸟,这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只要和作者一样留心周围事物,细致观察,我们也会有很多新的发现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板书设计 15 搭船的鸟 外形 颜色鲜艳 细致观察 捕鱼 动作敏捷 有序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