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见证取样与送检方案.doc
34页材料见证取样与送检方案目 录一、编制目的……………………………………………………………………2二、编制依据……………………………………………………………………2三、工程概况……………………………………………………………………3四、见证取样与送检制度………………………………………………………3五、建筑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成品见证取样要求及方法…………41、水泥…………………………………………………………………………42、砂、石………………………………………………………………………53、混凝土、砂浆………………………………………………………………74、砂浆试块……………………………………………………………………105、金属材料……………………………………………………………………116、建筑墙体、节能工程材料及设备……………………………………………177、防水材料……………………………………………………………………208、装饰材料……………………………………………………………………229、门窗工程……………………………………………………………………23六、现场实体质量检测……………………………………………。
……24第一节:编制目的为了指导本工程项目严格按要求做好各类原材料、试件的见证取样与送检工作,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和各项使用功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顺利实现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目标,特制定本见证取样与送检制度及实施方案第二节: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5、《钢筋混凝土用带肋钢筋》GB14992-2007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7、《预拌混凝土标准》 GBT14902—2003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l499—2007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l75—20071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12、《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GB/T2651-200813、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07—20101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DBJ13—77-200617、《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DBJ13-63-2005第三节:工程概况一、 工程简介工程名称:中德·茵莱国际建设单位:重庆中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重庆巴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建新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精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服装城大道台商管委会.二、建筑概况本方案仅针对中德·茵莱国际1#、10#、11#楼工程进行编制。
1#楼共计总建筑面积1634390㎡;10#、11#楼总建筑面积各578610㎡;建筑层数:1号楼为30F,10、11号楼为18F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三、结构概况1号楼为框支剪力墙结构;10#、11#楼为剪力墙结构1#楼基础结构形式为独立承台基础,10#、11#楼基础结构形式为挖孔桩基础,局部为条型基础耐火等级均为一级,抗震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第四节:见证取样与送检制度1 、现场见证人员必须具有有效的见证取样资格证书,及我监理公司的书面授权书,并向当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和相关检测单位备案2、见证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见证取样和送检方案,对施工现场的取样和送检进行见证,取样人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志标识、封志应标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并由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签字、盖章.见证人员应制作见证记录,并将见证记录归入技术档案.3 、所取原材料、试件样品,必须送至具备有效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检测单位必须具备省级及以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检测资质证书和对外承接业务许可证书,并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并经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
4 、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5 、进行原材料、试件见证取样与送检时,见证人员必须按规定填写检验委托单,并在检验委托单上签字、盖章,同时出示本人“见证人员证书”.见证人员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有法律责任.6 、检测单位在检验报告备注栏中应注明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姓名.对试样检测结果的真实性负责第五节:建筑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成品见证取样要求及方法水泥、砂、石1、水泥11 取样及检验依据标准1、《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2008);2、《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T1345—2005);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11);4、《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5、《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1.2 检验项目水泥胶砂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细度等1.3 取样方法和数量1、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随机地从不少于20袋中各采取等量水泥2、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不少于12Kg。
取得的水泥样品应充分混合均匀3、当在使用过程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按上述方法取样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管理1.4 结果判定及处理1、经检验水泥技术指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时,应判定为合格品2、凡初凝时间、安定性、氧化镁、三氧化硫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3、凡终凝时间、细度、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料掺加量超过最大限量,或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规定的指标时,均为不合格品.4、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日期不全者也属于不合格品2、砂、石2.1 依据标准1、《普通硅酸盐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2、《建筑用砂》(GB/T14684—2011);3、《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2.2 检验项目2.2.1 普通混凝土用砂1、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2、含泥量和泥块含量3、含水率和吸水率4、有害物质含量2.2.2 普通混凝土用石1、颗粒级配2、含泥量和泥块含量3、含水率和吸水率4、 针、片状颗粒含量2.2.3 取样方法和数量2.2.3.1 取样1、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子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2、每组样品应妥善保管,防止颗粒离析,混入杂质,并应按产地、种类和规格分别堆放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对每单项试验,应不少于下表31、表31.2.2.32所规定的最少取样数量.同时做几项试验时,如能确保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会影响到另一项试验的结果,也可用同一组样品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若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有一个试样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1 各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少取样数量试验项目最少取样数量(g)筛分析4400含水率1000吸水率4000含泥量4400泥块含量20000氯离子含量2000表观密度2600紧密密度和堆积密度5000表2.22 各试验项目所需碎石或卵石的最少取样数量(Kg)试验项目最大粒径(MM)10162025315406380筛分析815162025325064表观密度888812162424含水量22223346吸水率88161616242432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404040408080120120含沙量88242440408080泥沙含量88242440408080针、片状含量1。
24882040--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1.0注:有机物含量、坚固性、压碎指标值及碱集料反应检验,应按试验要求的粒级数量取样2.3 检验结果判定及处理1 砂的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有害物质含量等均符合配合比和标准规定时,应判定为合格否则不得使用,或在允许情况下重新调整配合比2 石子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等均符合配合比和标准规定时,应判定为合格否则不得使用,或在允许情况下重新调整配合比3、混凝土、砂浆3.1混凝土试块取样及检验依据标准1 《普通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3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2009);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3.2 检验项目立方体抗压强度、 抗渗性能3.3 取样方法和数量普通混凝土试样的数量及尺寸如下表:检测项目样品数量(块)试样标准(MM)抗压强度3骨料最大粒径试样尺寸31.5100×100×100抗渗性能6Ф175×Ф185×1503.3.1 混凝土强度试件预拌(商品)混凝土(1)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随机取样。
2)混凝土试样应从同一运输车卸料过程中卸料是的1/4到3/4之间采取,试样的采取及坍落度试验应按定在20min内完成,试件制作应在40min内完成3)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强度检验试样,其取样频率按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规定进行3.3.2 混凝土抗渗试件1 混凝土抗渗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2 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共六块混凝土标准养护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二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具体要求而定3.3.3 同条件养护试件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确选定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且不应少于3组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5、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天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