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肠癌康复外科护理论文.docx
3页结肠癌康复外科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7~70岁,平均(55.4±9.8)岁经结肠镜检查,5例患者肿瘤位于横结肠,17例患者肿瘤位于升结肠,5例患者肿瘤位于乙状结肠,13例患者肿瘤位于降结肠;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1~68岁,平均(55.7±9.3)岁经结肠镜检查,6例患者肿瘤位于横结肠,16例患者肿瘤位于升结肠,4例患者肿瘤位于乙状结肠,14例患者肿瘤位于降结肠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完善相关检查、作好术准备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方案,禁止患者术前饮食、饮水;术前针对患者通气情况放置胃管、尿管,术中针对患者手术创口放置引流管;术后遵医嘱予吸氧、心电监护、镇痛药及抗生素、止吐、止血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即对患者讲解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告知饮食及活动对康复的积极作用,消除患者的消极、恐惧心理,使患者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并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戒烟、戒酒,避免受凉、上呼吸道感染练习床上大小便及深呼吸,做好肠道、皮肤准备等工作;术前置胃管及尿管,测生命体征术中选择静脉麻醉药物进行全身麻醉,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证患者体温正常,应用血管收缩药物,减少输液量;术后妥善安置患者及固定引流管,使用床栏防护,注意安全,并告知注意保护管道,遵医嘱予吸氧、心电监护、静脉补液抗感染、止血、止吐等治疗采用多种止痛方式对患者进行止痛此外作饮食、活动指导,协助床上翻身及四肢活动,鼓励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并尽快拔除导尿管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开始进水、进食由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食,少量多餐,并加强营养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肺部感染3例(7.50%),尿路感染2例(5.00%),切口感染1例(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对照组肺部感染7例(17.50%),尿路感染5例(12.50%),切口感染6例(15.00%),肠梗阻3例(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不满意3例(7.50%),满意37例(92.5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不满意8例(20.00%),满意32例(80.00%)两组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根据传统观念,结肠癌手术最重要的准备环节为肠道准备,通过清洁灌肠或者口服大量液体,常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理念是在肠内容物不会对手术操作造成影响的前提下,不需要对肠道进行严格的准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中6例患者出现肺部、尿路及切口感染,而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明显多于观察组,且出现3例肠梗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较高,但观察组达到92.5%,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语 综上所述,对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疗,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董长秀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