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docx
3页有关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疾病概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一种对鸡危害严重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 染病,临床症状与I群和II群人的冠状病毒引起的症状相似,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流行本 病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主要侵害呼吸道、肠道 和泌尿生殖道,某些毒株可引起肾脏和肠道疾病所有日龄的鸡历史及分布: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次年Schalk和Hawn,对 该病的临床症状和初步实验研究结果作了报道此后,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 日本、比利时、印度等都有相关报道1936年Beach和Schalm确定了该病的病原,1937年Reaudette和Hudson首次在鸡胚 上成功培养该病毒1962年Winterfield和Hitchner报道了肾病变型IB早期报道的IB主要是幼鸡的疾病, 但后来发现此病也存在于育成鸡和产蛋鸡群中我国于1972年由邙荣禄教授在广东首先发现IB的存在此后北京、上海相继有报道, 现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蔓延1996年以来,又见有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报病原: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本病毒对环境抵抗力不强,对普通消 毒药过敏,对低温有一定的抵抗力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目前世界上已 分离出30多个血清型在这些毒株中多数能使气管产生特异性病变,但也有些毒株能引起 肾脏病变和生殖道病变本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饲料、饮水、垫料等传播饲养密度过大、多热、 过冷、同分不良等可诱发本病1 日龄雏鸡感染时刻使输卵管发生永久性的损伤,使其不能 达到应有的产量流行病学:1. 传染源: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感染后的病鸡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泄殖腔等途径向外界排 毒,为该病主要的传染源病鸡康复后可带毒49d,在35d内具有传染性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受污染的飞沫、尘埃、饮水、饲料、垫料等则是最常见的传播媒介3. 易感性:鸡是IBV的自然宿主,但不同品种和品系的鸡群对IBV的敏感性不同各种龄期的鸡均易感,其中,(1)呼吸型IB以雏鸡和蛋鸡产蛋高峰发病较多;(2) 肾型IB多发生于10〜50日龄的幼鸡;(3)腺胃型IB多发生于30〜80日龄的鸡) 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流行,但以冬春寒冷季节较严重本病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鸡群 中传播速度快, 2周内可波及全场。
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毒株的毒力和环境因素 (如气温、通 风、饲养密度、健康状况、日粮配合、应激等)有很大关系诱病因素:过冷、过热、拥挤、通风不良、维生素缺乏及疫苗接种会促进病的发生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短(平均3d)病型复杂,通常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等多种,其 中还有一些变异的中间型该病毒血清型多,变异快,常常容易引起免疫失败,并 导致鸡的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1、 呼吸型: 雏鸡感染主要引起呼吸器官功能障碍,表现为突然甩头、咳嗽、喷嚏、流泪、喘息、气管罗音、鼻分泌物增多,偶尔出现脸部轻度水肿另外,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怕冷挤 堆,减食蛋鸡在幼龄(尤其10日龄内)时感染IBV可形成永久性的输卵管损伤,鸡只外 观正常但终生不产蛋育成鸡发病症状与幼龄鸡相同,但通常无鼻涕产蛋鸡呼吸道症状较 温和,在鸡群安静时可听到气管罗音、咳嗽、喘息、喷嚏,相比之下产蛋性能的变化则更为 明显,表现为产蛋量明显下降,持续4〜8周,产畸形蛋、软壳蛋、粗壳蛋,蛋清变稀呈水 样,蛋黄与蛋清分开2、 肾型:主要发生于2〜6 周龄的雏鸡发病初期可能有短期的呼吸道症状,但随即消失临床 表现主要为病雏羽毛松乱、减食、渴欲增加,排白色水样稀粪,严重脱水。
发病率高,死亡 率常随感染日龄、病毒毒力大小和饲养管理条件而不同,通常为10%〜45%不等3、 腺胃型(目前尚无定论): 目前认为,本病的病因是网状内皮增值症病毒与传支病毒共同造成的病初,不易发现,鸡群精神、食欲无明显异常,仅表现生长缓慢,打盹随病情发展,出现食欲减少,体重不 增甚至下降,逐渐消瘦,发病鸡的体重仅为同批正常鸡的1/3〜1/2发病鸡群很像是由不同 日龄的鸡组成的病后期,缩头、两翅下垂,腹泻,病程长达20〜40d发病率为10%〜60%, 死亡率 10%〜30%左右,病理变化 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学变化主要发生在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上皮组织此外,也 有一些关于腺胃、肠道,出现病变的报道1、 呼吸型:剖检病鸡可见鼻腔、气管、支气管内有浆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样(后期)渗出液,气管黏膜 充血、出血、粗糙、肥厚和轻度红肿,环绕支气管的肺组织局灶性实变,气囊混浊,有黄白 色干酪样渗出物如果伴有细菌混合感染,气管、支气管和气囊膜则出现脓性、纤维素性炎 症,肺实质形成大面积的炎症病灶产蛋鸡生殖道病变一般不明显,偶尔可见鸡卵泡充血、 出血或变形,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和输卵管腔的粘连若在雏鸡阶段受 IBV 侵害,则到性成 熟时输卵管的长度不及正常的一半。
2、 肾型: 幼鸡肾肿大、苍白、小叶突出,肾表面弥漫性尿酸盐分布或实质内局灶性尿酸盐沉着有的发病鸡尚可见肾脏痛风,输尿管内因液化的尿酸盐沉积而高度扩张发生尿石症的蛋鸡, 往往一侧肾高度肿大,同时出现另一侧的萎缩皱缩的肾脏大多与内含坚硬结石而扩张的输 尿管相通,少数鸡输尿管两侧均可见结石3、 腺胃型:腺胃显著肿大、外观呈球形胃壁增厚,胃黏膜水肿、充血、出血,乳头凹陷消失、 周边出血、坏死或溃疡肠道内粘液分泌增多大多数鸡的肌肉苍白法氏囊、脾脏等免疫 器官萎缩大约有 20%的病鸡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防治措施1治疗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们常用中西医结合的对症疗法由于实际生产中鸡群常并发细菌性疾病,故采用一些抗菌药物有时显得有效对肾病 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有人采用口服补液盐、 0.5%碳酸氢钠、维生素C等药物投喂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中药长采用平喘止咳的一些药物如:双花、连翘、板蓝根、 甘草、杏仁、陈皮等中草药配伍应用有一定效果①咳喘康,开水煎汁半小时后,加 入冷开水20-25公斤作饮水,连服5-7天同时,每25公斤饲料或50公斤水中再加 入盐酸吗啉胍原粉50克,效果更佳②每克强力霉素原粉加水 10-20公斤任其自饮, 连服3-5天。
③每公斤饲料拌入病毒灵1.5克、板蓝根冲剂30克,任雏鸡自由采食, 少数病重鸡单独饲养,并辅以少量雪梨糖浆,连服 3-5天,可收到良好效果④ 咳喘敏、阿奇喘定等有特效2.预防本病预防应考虑减少诱发因素,提高鸡只的免疫力清洗和消毒鸡舍后,引进无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疫情鸡场的鸡苗,搞好雏鸡饲养管理,鸡舍注意通风换气,防止过 于拥挤,注意保温,适当补充雏鸡日粮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3•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一项主要措施 目前用于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疫苗种类很多,可分为灭活苗和弱毒苗两类① 灭活苗:采用本地分离的病毒株制备灭活苗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由于生产 条件的限制,因此,目前未被广泛应用② 弱毒苗:单价弱毒苗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引进 荷兰的H120、H52株H120 对14日龄雏鸡安全有效,免疫3周保护率达90%; H52对14日龄以下的鸡会引起严 重反应,不宜使用,但对90〜120日龄的鸡却安全,故目前常用的程序为 H120于10 日龄、H52于30〜45日龄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二联苗由于存在着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在鸡体内对新 城疫病毒有干扰的问题,所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此种疫苗的使用价值一直存有争 议,但由于使用上较方便,并节省资金,故应用者也较多。
以上各疫苗的接种方法、剂量及注意事项,应按说明书严格进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