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2012教材课件.ppt
31页水稻对纹枯病抗性的鉴定技术水稻对纹枯病抗性的鉴定技术作物学实验(一)作物学实验(一) 纹纹枯枯病病 最最早早发发现现于于 1910年年, 60年年代代后后,世世界界各各地地均均有有报报道道,成成为为 全全球球性性病病害害 我我国国最最早早报报道道于于 1934年年 ,并并 于于 1975年年被被列列入入全全国国防防治治对对象象 , 成成 为为 水水稻稻三三大大病病害害之之一一 危害严重度日益增加,在危害严重度日益增加,在我国南方稻区的很多地方已经我国南方稻区的很多地方已经成为水稻的第一大病害成为水稻的第一大病害,严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威胁水稻生产 准确的抗病鉴定技术是选准确的抗病鉴定技术是选育抗病品种的前提育抗病品种的前提一、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熟悉水稻纹枯病症状2、掌握水稻对纹枯病抗性的鉴定方法1、供鉴定的材料:水稻品种或品系若干2、接种物: (1)0.8-1cm长的火柴杆或木质牙签(再纵向 一劈为二,呈扁平状) (2)稻谷与稻壳体积比为12的混合物 (3)接种用的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3、设备用具:培养皿,大号三角瓶,镊子等二、二、材料与设备用具材料与设备用具三、三、内容说明内容说明 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浸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10-38,适宜温度28-32;菌核在27-30和相对湿度95%以上时,1-2天就可萌发 纹枯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当日平均气温达22又有雨湿时,开始零星发病;在23-35并伴有相当雨湿的情况下,病情扩展;在28-32和相对湿度97%以上时最有利于病害蔓延,在此温度范围内,湿度越大,发病越重1、病原菌生活习性 纹枯病一般在分蘖期或孕穗期至抽穗期发生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一般情况下,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逐渐扩大成椭圆形,并可互相会合成云纹状大斑干燥时,病斑边缘褐色,中间草黄至灰绿色后变灰白色潮湿时病斑呈水渍状,边缘暗褐色,中间灰绿色,扩展迅速病鞘常因组织受破坏而使其上的叶片枯黄(叶片上病斑症状和叶鞘相似)湿度大时,病斑长有许多白色至灰白色蛛丝状菌丝,并且还可看到白色至暗褐色菌核菌核大小象萝卜籽,也可互相愈合成不规则形,表面蜂窝状三、三、内容说明内容说明2、纹枯病症状 近水面处出现近水面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暗绿色水渍状小斑,逐渐扩大成,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椭圆形,并可互相,并可互相会合会合成云纹状大斑成云纹状大斑典型的叶鞘病害叶鞘病害湿度大时,病斑长有许多湿度大时,病斑长有许多白色至灰白色蛛丝状菌丝白色至灰白色蛛丝状菌丝。
白色至暗褐色菌核,白色至暗褐色菌核,菌核大菌核大小象萝卜籽,也可互相愈合成不小象萝卜籽,也可互相愈合成不规则形,表面蜂窝状规则形,表面蜂窝状 抗性鉴定包括抗性鉴定包括病原菌接种与病级调查(病级评价标病原菌接种与病级调查(病级评价标准)准)2个最关键环节个最关键环节接种方法:接种方法:l撒施接种法撒施接种法(1975年提出:路易丝安那州立大学年提出:路易丝安那州立大学Rush教授)教授)l牙签嵌入接种法牙签嵌入接种法(1997年提出人:扬州大学潘学彪教授)年提出人:扬州大学潘学彪教授)l注射接种法(注射接种法(1980年提出:日本年提出:日本Saga 大学大学Wasano教授)教授)l温室苗期鉴定方法(温室苗期鉴定方法(2007年提出:美国农部年提出:美国农部Jia Yulin教教 授,扬州大学潘学彪教授)授,扬州大学潘学彪教授) 四、实验四、实验水稻纹枯病抗性接种鉴定水稻纹枯病抗性接种鉴定 1、病原菌接种、病原菌接种:(1)牙签嵌入接种法)牙签嵌入接种法:接接种种物物制制备备:将火柴杆或木质牙签截成0.8-1.0cm长,再纵向一劈为二,呈扁平状,在培养皿底部铺满短牙签,加入适量PDB培养基(液面高度刚好淹没短牙签),高压灭菌,冷却后接种纹枯病菌,室温下培养3-5天,可见菌丝密集地布满培养基。
接种接种:在分蘖后期至拔节初期进行接种用镊子将短牙签嵌入水稻茎秆自上而下第3叶鞘的内侧(倒2、倒3叶鞘已经定长)每株接种3个茎秆注意不改变叶鞘抱茎状态四、实验四、实验水稻纹枯病抗性接种鉴定水稻纹枯病抗性接种鉴定 接种位置为:倒三叶鞘接种位置为:倒三叶鞘特点:特点: 接种工作量大接种工作量大接种精度高、发病一致性接种精度高、发病一致性好好适用性:适用性:精度要求较高的精度要求较高的鉴定实验中,如遗传分析鉴定实验中,如遗传分析和初筛后的高代材料和初筛后的高代材料2)撒施接种法:)撒施接种法:接种物准备接种物准备:l初初级级培培养养:稻谷:谷壳(1: 2)混合,浸泡24小时,爽干水分,装在三角 瓶中,高压灭菌30分钟,冷却,接菌,28下暗培养10-15天l二级级培培养养:以初级培养物为接种物,进行扩大培养(50倍)将已灭菌冷却的稻谷:谷壳(1: 2)混合物与接种物搅拌均匀,置于新的薄膜上,厚度10cm左右,薄膜覆盖室温下保湿培养3-4天 注意注意:接菌操作时工具及人手要用75%酒精消毒,防止杂菌污染接接种种:接种前,将连结成块的接种物搓散拌匀,便于撒施分蘖后期至拔节初期,在田间湿润无水的情况下,将接种物均匀撒施于田间稻丛基部(尽量不接触稻叶和上部茎秆),接种量约为30ml/m行长。
一级培养物一级培养物二级培养物二级培养物二级培养物二级培养物特点:特点:接种效率高接种效率高发病一致性低发病一致性低适用性:适用性:规模较大、精度要求不规模较大、精度要求不高的鉴定实验,如育种材料的初高的鉴定实验,如育种材料的初步筛选2、病情调查及抗性评价病情调查及抗性评价:(1)调查时期)调查时期:由于纹枯病一般在分蘖盛期至末期开始上升,在孕穗期至抽穗期为发病盛期,乳熟期病情发展缓慢,至黄熟期基本停止发展,因此,两种接种方法都在抽穗后30天左右进行调查2)调查指标)调查指标:改进的09级病情调查标准调查单株发病最重的主茎秆代表该植株病级病级病级受害程度受害程度0 0植株健康无病植株健康无病1 1病斑在倒病斑在倒6 6叶鞘上或更低叶鞘上或更低2 2病斑扩展至倒病斑扩展至倒5 5叶鞘上叶鞘上3 3病斑扩展至倒病斑扩展至倒4 4叶鞘上叶鞘上3.53.5病斑扩展至倒病斑扩展至倒3 3叶鞘叶鞘露出露出长度的一半以下长度的一半以下4 4病斑扩展至倒病斑扩展至倒3 3叶鞘叶鞘露出露出长度的一半以上长度的一半以上4.54.5病斑扩展至倒病斑扩展至倒2 2叶鞘叶鞘露出露出长度的一半以下长度的一半以下5 5病斑扩展至倒病斑扩展至倒2 2叶鞘叶鞘露出露出长度的一半以上长度的一半以上5.55.5病斑扩展至倒病斑扩展至倒1 1叶鞘叶鞘露出露出长度的长度的1/41/4以下以下6 6病斑扩展至倒病斑扩展至倒1 1叶鞘叶鞘露出露出长度的长度的1/41/4至至1/21/2范围内范围内6.56.5病斑扩展至倒病斑扩展至倒1 1叶鞘叶鞘露出露出长度的长度的1/21/2至至3/43/4范围内范围内7 7病斑扩展至倒病斑扩展至倒1 1叶鞘叶鞘露出露出长度的长度的3/43/4以上以上7.57.5病斑扩展至剑叶长度的病斑扩展至剑叶长度的1/21/2以下或剑叶因其叶鞘受害而一半卷曲或枯死以下或剑叶因其叶鞘受害而一半卷曲或枯死8 8病斑扩展至剑叶长度的病斑扩展至剑叶长度的1/21/2以上或以上或剑叶剑叶死亡死亡8.58.5茎秆、穗轴因叶鞘受害而出现明显失水萎焉症状,稻穗下茎秆、穗轴因叶鞘受害而出现明显失水萎焉症状,稻穗下1/31/3部分小穗通常不充实部分小穗通常不充实9 9植株或植株中的多数茎秆因纹枯病而非正常死亡,植株或植株中的多数茎秆因纹枯病而非正常死亡,稻稻穗下穗下1/31/3至至1/21/2的小穗不能充实的小穗不能充实改进的改进的09级纹枯病病情调查标准(扬州大学)级纹枯病病情调查标准(扬州大学)病斑扩展至倒5叶鞘上-2级病斑扩展至倒4叶鞘上-3级病斑扩展至倒3叶鞘露出长度的一半以上-4级病斑扩展至倒2叶鞘露出长度的一般以上-5级病斑扩展至倒1叶鞘露出长度的3/4以上-7级(3)基于病级的抗性类型评判平均病级平均病级抗性类型抗性类型1.51.5级级高抗高抗1.63.0级级抗病抗病3.14.5级级中抗中抗4.66.0级级中感中感6.17.5级级感病感病7.69.0级级高感高感1、抗性调查,每份材料在田间调查各个体发病最重的大分蘖病级,填写下表,指出供检材料抗病性的稳定性(是否分离)和抗性类型。
五、作业五、作业株号12345678910平均病级纹枯病病情调查表 区号 2、分析嵌入接种法和撒施接种法的特点及适用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