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_1800字.docx
4页《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_1800字《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1800字生物安全级别分为四级(从低到高):一级涉及非致病生物物质;二级涉及致病生物物质,但无传染性;三级涉及那些易形成气溶胶因而能通过空气传播的致病病原(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四级涉及的病原物质在性质上同三级,但无疫苗或特效药可控制——————————————————————每种病毒都有安全等级,以警示人类如何采取防御措施生物安全级别3:1)HIV人类免疫缺损病毒,艾滋病的病因是来自非洲雨林的二级新显病毒起源未知现已扩散到全世界,不确定在人类这个物种内最终能扩散到什么程度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快速突变病毒,在人群和个人之间传播时,会自发改变它的个性,并不停在改变中这也是为什么很难研制针对它的疫苗无法通过空气传播经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目前普遍认为艾滋病源于非洲的灵长类动物——猴类或猿类——然后通过某些途径传播给了人类2)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症状: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狂犬病毒在环境中容易失活(死亡),不易传播(传播方式很特殊,通常只能通过疯狗咬伤才能传播,原则上不能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已有100%有效的疫苗可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生物安全级别4:1)马尔堡病毒致死率约为四分之一来自非洲马尔堡病毒粒子很顽强,能在黑暗洞穴内存活很长一段时间在水里能毫无变化地存活五天病毒粒子放置五天后的感染力和致命程度与新鲜粒子相同,绝大多数病毒离开宿主后活不了多久(比如:艾滋病病毒暴露于空气中只能存活几分钟)埃博拉病毒的近亲刚开始被称为“延伸狂犬病”马尔堡病毒中的毒株“穆索凯毒株”,永远保存于美国陆军冷库2)扎伊尔埃博拉病毒致死率50%~90%潜伏期在三到十八天之间埃博拉可以跨物种传播(在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之间)可通过空气传播能摧毁动物的内脏器官,尸体会在动物死后迅速瓦解尸体会变软,器官变得仿佛果冻,哪怕放进冰箱也无法阻止3)苏丹埃博拉病毒无法通过空气传播,靠血液传播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4)雷斯顿埃博拉病毒病毒在猴类内部感染有很高的致死率,但对人类并没有致命性可通过空气传播5)科特迪埃博拉对人类有明显的致病性,但一般不致死,对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1994年11月1日,这病毒在科特迪瓦的塔伊国家公园中被发现感染的来源被认为是一只被黑猩猩捕食且带有病毒的疣猴﹌﹌﹌﹌﹌﹌﹌﹌﹌﹌﹌﹌﹌﹌﹌﹌﹌另,总结:已确定埃博拉病毒分4个亚型:扎伊尔埃博拉型(EBO-Zaire)苏丹埃博拉(EBO-Sudan)雷斯顿埃博拉(EBO-R)科特迪瓦埃博拉(EBO-CI)。
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特性:EBO-Zaire和EBO-Sudan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R对人类不致病,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具有致死性作用;EBO-CI对人类有明显的致病性,但一般不致死,对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A:马尔堡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丝状病毒有时候会盘成燕麦圈似的环形,它是目前所知的唯一一种环形病毒埃博拉病毒(玛英嘉毒株~埃博拉病毒已知最高危的毒株),高度致命的病毒,来自热带地区,但传播源头未知以上病毒均属于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的基因形状上:扎伊尔埃博拉和雷斯顿埃博拉相似得难以找到区别B:每一种丝状病毒都含有七种蛋白质,其中四种我们还完全不了解C:病毒喜欢干燥的空气、尘土和黑暗,绝大多数病毒在潮湿和阳光下无法存活太久因此,干燥的洞穴是病毒理想的藏身之处,病毒可以在粪便或尿液残渣内休眠,甚至可以飘浮在没有光线、近乎停滞的凉爽空气之中阳光能够破坏这种丝状病毒的遗传物质埃博拉内的遗传密码只有一条RNAD:病毒可引发疾病的微生物,比细菌小,由蛋白质外壳、包膜和含有DNA或RNA的内核构成病毒依靠活细胞实现自我复制……………………………………………………………………2014年8月9日,中国宣布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体基因,同时具备对埃博拉病毒进行及时检测的诊断试剂研发能力,这让世界为之惊喜。
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高官也不断提醒各国重视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的丰富经验2016年12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由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研发的疫苗可实现高效防护埃博拉病毒这项临床试验由世卫组织领导,几内亚卫生部等机构参与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新一期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