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论文.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H****H
  • 文档编号:195338639
  • 上传时间:2021-09-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9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论文1农业生态环境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1.1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进展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以环境为中介的人与人和谐相处,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其他有益成果的总和[1]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协调和谐为宗旨,以人类可持续进展为着眼点,它追求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而共进共荣,强调人类的自觉和自律XX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等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成为事业一个重要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实现人类的永续进展 1.2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协调好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要求我们进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协调好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农业生产如何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以及农业经济进展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是生态文明的要求,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生产进展依赖大气、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环境以及GJ政策、农业技术等社会资源环境。

      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自然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农业生态环境实质是指农业生产及其可持续进展紧密相关的水资源、大气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要素的总和[2]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污染破坏,并且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破坏不能及时的发现,一旦遭受破坏并且很难恢复因此,在进展农业的同时必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是农业良性进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1.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农业是与自然联系最紧密的产业,如何进展好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一项重要内容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基本条件,农业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农业生态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进展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进展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则导致农业进展受阻,农业生态环境优良,农业就可以得到可持续进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农业的进展状况关系到国计民生然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否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农村经济社会和农业的可持续进展,进而影响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2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都得到了空前的进展,生态环境破坏也愈演愈烈,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关系失衡一方面,我国的农业进展成就巨大,粮食首次实现了“十连增”,满足了十几亿中华儿女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进展带来的代价也颇为巨大,对于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我国农业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令人堪忧 2.1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和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不断加剧 我国农业生态破坏不断加剧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峻,人均耕地逐年减少,草场退化等方面我国是土地荒漠化较为严峻的GJ,人均耕地水平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表示,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来看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旧严峻土地环境形势依旧严峻耕地土壤环境堪忧,区域性退化问题较为严峻全国年内减少耕地面积8.02万hm2全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5亿hm2,占国土面积的30.7%[3]我国农业供需矛盾突出,对农业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农业人均资源有限,加之在市场经济下,农业要增强竞争力,于是就不断利用各种手段的开发农业资源,导致农业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剧。

      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截止20XX年,我国有333.3万hm2左右的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全国因草原退化、建设占用等因素导致草地减少1067万hm2,具有生态涵养功能的滩涂、沼泽减少10.7%[4] 2.2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的使用导致土壤污染,我国的化肥使用量大约是5800万t,是目前世界上化肥施用量最大的GJ还有我国农药使用量是180万t,农膜240万t,加之农村畜禽养殖滥用药物,这些化学物质的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加剧和地力的下降[5]2)工业“三废”污染,我国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物排量逐年增加,使得农业的水源、农田、农村大气受到严峻污染,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近年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进展,其中某些企业技术含量低,环境保护意识差,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进展,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雪上加霜3)农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导致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农村畜禽养殖业逐渐走上了规模化道路,其产生的畜禽粪便等污染物随意排放,没有得到科学的处理,对大气、水体、农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严峻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

      此外,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方式粗放、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且法律在农村地区适用弱是导致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又一方面的因素,而且我国现价段的技术水平也限制了农村与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2.3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实质———利益冲突 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保护体系,在保护生态环境预防和制止环境污染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法律在协调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方面不够完善,不能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能有效的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利益冲突是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关键所在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治理机构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冲突,政府部门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能有效得到遏制,进而还是出现了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恶性循环,最终还是使环境利益受到损害第二,环境保护者与受益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我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并不完善,缺乏有效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第三,排污企业与受害者的利益冲突,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治理排放的污染物,守法的成本大大高于违法的成本,大都企业都宁愿排污受罚而不进行污染治理,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税收而对于排污企业的放任行为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

      这些冲突的存在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法律调整规制手段 3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现状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劣,这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背道而驰面对日益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归根结底还需要法律的保障,法律手段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手段我国法律在平衡农业进展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立法缺失 一方面相关立法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某些领域存在立法空白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国已经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土地治理法、水土保持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等法律法规,涉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也有许多但是农业生态环境是整体的内在系统化的,需要一部综合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目前这些有关立法是分散的且规定都过于原则化,不适应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例如,《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了各级RM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治沙化等生态失衡现象和第四十九条规定防治农业污染等,这两条原则性的规定,实际操作很难,并且把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与农业环境割裂开了《农业法》第八章农业资源与农业就保护,其内容基本上是对环境保护法中两个条文的再次表述,缺乏措施性的规定,在发生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件时很难适用到具体问题中去。

      我国一些地方也制定的一系列农业环境保护的法规,但是这些地方性环境立法过于原则,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可操作作性不强,没有体现地方农业生态环境的特别性,以致有些空泛的规定和政策式的规定无法执行,难以达到预期的法律效果在一些重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的现象,在生态农业、水污染、土壤污染、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还很欠缺缺乏专门针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特别的法律规范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体系中没有建立公众参与、行政指导、行政强制以及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机制等方面,不利于调动公众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由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许多方面不能有效的开展起来,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进展 3.2现有法律制度体系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缺乏适应性 我国已经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制度,但制度与制度间的协调性和配套性较差这些制度主要针对大城市的污染,对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较少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制度主要包括耕地制度,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捕捞限额和禁渔、休渔制度,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物种资源保护制度以及农业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制度,这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法律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立法,禁止性规范较多,鼓舞性规定较少,缺乏激励机制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重视政府的作用,给予政府的权力较多,没有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责任制度不完善,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全,许多法律都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禁止性规定,但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规定,从而使禁止性规定与法律责任的承担没有相互呼应,属于法律责任的缺位另一方面,法律责任的规定在对生态功能保护的违法行为处罚较轻,还有一些社会危害性大、破坏性强的环境违法行为,仅仅设置了行政责任追究机制,没有相应的刑事责任条款的规定由于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威慑和制裁作用,不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3.3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体系存在缺陷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存在“体制不够严密”和“相应程序缺乏”两大方面的体系性缺陷就执法体制而言,首先执法主体林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治理体制是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分层次执法体制,实践中,这种体制导致农业环境执法主体林立,各个执法主体之间相互扯皮或推诿的现象产生;其次,行政执法权分散,行政执法权分散于植物保护、种子、土肥、环境保护等各个机构中,这种分散的行政执法权力很容易导致执法不一、相互冲突等现象,农业执法秩序处于混乱的局面。

      就执法程序而言,实践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缺乏程序的操纵和保障,过于强化环境治理机构的权利,缺乏对环境治理相对人合法权益应有的程序性保障机制在现行有关农业环境立法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治理者与被治理者,行政部门与公民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法律上具有不平衡性,过多的确立和保护的是政府的权利和利益一方面,它给予环境治理机构很多的权利,但缺乏对其环境治理行为有效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它给予环境治理相对人很多的义务,却很少规定保障环境治理相对人权益实现的程序机制,导致环境治理相对人的合法环境权益得不到保障[6] 4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完善建议 4.1强化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立法 首先,根据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客观规律,尽快制定出一部综合性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以解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立法过于分散的问题,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直接有效的法律依据地方性立法应该更加注重地方农业生态环境的特别性,因地制宜的制定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法律保护措施其次,建立健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尽快制定《沙漠化法治法》等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对现行的《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农业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适当的修改。

      再次,填补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空白,目前我国国务院已经于制定并实施《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法律援助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社区关于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材料.docx 2025关于转型实践中汲取发展思考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关于“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教育系统党徽党旗及其制品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报告.docx 熔铸忠诚之魂夯实平安之基 锻造政法铁军在县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县委2025年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市关于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共青团县委2025年全体团员干部会议上的党课讲稿:用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docx 在2025年片区农业产业发展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市保险领域民事检察协同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县自然资源局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县委办公室“病灶”清除行动警示教育暨作风建设深化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2篇.docx 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全区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在全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