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docx
5页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传统村落的发展还相对落后, 为了更好的执行党中央的乡村振兴计划,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被提上了日程,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不仅仅是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怎加居民的收入,更是 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和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机遇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糯黑村内的乡村因其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简单恬静 的生活方式,淳朴厚重的乡风民俗,富有内涵的村落文化,对于现代都市人具有 异常的魅力与体验价值,传统村落更是具有突出的文明价值及传承意义本文将 以云南省糯黑村的发展与保护为例,探讨生态旅游导向下风景名胜区内传统村落 “活态”保护发展的有效模式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 保护理念认识不足从实际看,大部分人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历史、 艺术价值和不可再生性知之甚少,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红色旅游地的价值一方面 领导认为糯黑村地处偏僻,保护投入较大,不会产生多大效益;另一方面居民认 为保护是政府的事,缺乏保护传承的主动性,政府不买单,他们就自行翻修、搭 建,丝毫不管是否符合传统风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无论民间还是官方都普遍 缺乏保护意识农村很少有人意识到老祖宗留下来那些雕龙画凤的老房子其实蕴 藏着宝藏;不少家庭建新房时都拆掉了旧房,即使不拆也不修整,任其虫蛀雨淋, 墙塌瓦掉。
政府部门为了上新项目,征地拆迁时,大拆大改,根本不考虑对传统 村落文化的保护2、 现实需求尚难配套古村落保护不同于文物保护,因为古村是一个依然 活着的社区从调查情况看,糯黑古民居的所有权既有农户、又有村集体还有企 事业单位,产权复杂,容易造成多个主人的不利局面现行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使用要求不能补贴私人产权的文物,这样使得因房主缺乏经济能力而亟待修缮的古 民居建筑,难以获得政府资金补助3、 工作缺乏统一领导保护利用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和多个部门,后续工作 没有齐头并进,各部门力量没能进行整合,缺乏集中着力点宣传打造力度不够, 开发利用整体思路不太明晰,传统工艺、特色制作、地方食品,没有得到大力培 育和推介4、 资金来源较为困难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中央、 省级财政和国家各部委虽有资金补助,但数目相对较少糯黑村这样的村落保护 涉及道路、供水、排污、消防、房屋修缮、收购等方方面面,需要大量资金目 前,资金的缺乏,是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5、 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乡村旅游化的冲击下,传统村落 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上也发生着全面改变一人们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模式,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形成众多“留守 村”。
另外,部分发展起乡村旅游的村落也存在旅游项目单调、重复、没有地方 特色等问题三、意见和建议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不仅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意义,也在于地域文化的 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为此我们建议:1.加大宣传,充分认识红色根据地的文化价值这个红色根据地的价值和意义 非同一般,既是诺黑村地方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也是糯黑村的特色和资源 保护好、打造好这个品牌,对提升糯黑村对外形象、搞好旅游开发,都会产生积 极深远的影响一个地方,不能没有历史记忆,不能没有文化传承,而历史文化 名村、传统村落就是有形的载体,它们的价值将会愈发凸显我们要全面加以保 护,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部门力量,集中发力让糯黑村能够成功申报为中国 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是需要规划建设局和文化部门共同努力的下一步如 何加以保护和利用,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一个紧迫任务但目前各个相关部门都 在做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全市尚未明确某个部门来统一指挥协调保护工作 涉及规建、文化、文物、农业、水利、旅游等多个部门,如果不进行资源整合、 集中发力,不但对保护工作不利,还会相互推诿、相互牵制建议市政府尽快成 立保护工作领导组,明确一名工作组长牵头,组建管委会,统一-领导,挖掘各 部门能量,调动各部门门]积极性,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并设立专户集中管理, 专款专用。
3.制定保护措施,建立村规民约,落实保护责任依据国务院《中国历史文化 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央四部委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 的指导意见》,结合糯黑村本地情况,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公约》、《糯黑村古 民居、古建筑修缮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应措施,必要时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 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出台,加强保护力度划定重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明确规 划保护区内土地利用和住房建设要求要严格按照编制的《糯黑村村历史文化名 村保护规划》),来对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就行完善并且与传统文化 保护、村域经济发展目标将示范点有机结合4.挖掘传承文化内涵,彰显历史文化名村相传统村洛的文化魅力要组织人力, 对糯黑村的历史文化、传统工艺、民风民俗进行整理挖掘,把非物质文化遗产, 既作为遗产来保护,又作为资源来利用,发挥其文化价值要把这些研究成果, 整编成宣传画册或书籍,邀请电视台、剧组等来取景、采风,把糯黑村打造成摄 影、写生基地,吸引艺术家和高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将糯黑村宣传推介出去 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逐步集聚一批从事业余研究的乡土人才, 成立研究会,资助、鼓励他们撰写相关史料,编写村志,让历史文化名村、传统 村落的文化内涵得到真正彰显。
吸引社会力量,拓宽资金渠道,共同保护和利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红色旅游 根据地品牌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旅游,开发文化产品在发挥政府资金主渠道 作用的同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动员、鼓励企业家、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 积极参与,如可建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基金会”,向社会、企业募集资金用 于特色文化村保护;让村民共同参与特色文化村的保护、经营和收益要尽快将 糯黑村老乡政府、粮站、供销社等资产盘活,对影响糯黑村村整体村貌的建筑, 进行拆除和搬迁,将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6、在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下,传统村落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新动力发展传统村落乡村旅游,一方面对于传统村落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因 为它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传统村落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会因旅游发展而对传统村落 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会对原 本的乡村生活习惯等造成冲击,对此,传统村落保护在引进资本时,应当考虑为 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和文化培训等机遇发展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是生态经济的重要产业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建设美丽乡村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引擎 就乡村而言,这是一个全面的、立体的战略,不仅要使广大乡村以一种新时代的 速度振兴经济,还要让积淀厚重的乡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乡 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兴盛。
参考文献1.龚晓芳,董建.江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下的生态规划策略探讨[J].建筑节能, 2017 (10): 71-74.[2] 范生姣.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研究一一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J].凯里学院 学报,2017(5): 18-22.[3] 张云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一一以广西为例[J].广西民 族研究,2017(2): 139-146.[4] 孔杨勇,胡小斌,赵健.基于保护为先的浙江溪北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规划 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7(9): 181-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