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点.pdf
5页9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明白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把握其理 论 的要点; 二. 课程内容 9.1 理论背景和进展概况; 9.2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9.3 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 9.4 马舍雷和戈德曼的结构主义文论; 9.5 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三 考核学问点 9.1 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卢卡契论艺术本质,艺术发生和艺术功能; 9.3 葛兰西论“民族人民的文学”; 9.4 马舍雷的“缄默论”; 9.5 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 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 四 考核要求 9.1 识记:卢卡契的主要论著历史与阶级意识,审美特性; 葛兰西的主要论著狱中札记,狱中书简;马舍雷的主要论著 第 1 页,共 5 页 文同学产理论;戈德曼的主要论著文学社会学方法论;伊格 尔顿的主要论著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判,文学原理引论; 领悟:卢卡契论艺术本质:文艺的内容来自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但这种反映又是对客观现实的超越; 卢卡契的艺术发生说: 一方面接 受并发挥了马恩的劳动起源论,另一方面又用巫术起源论加以补充; 卢卡契论艺术功能:激发情感与熟悉世界统一论; 领悟: 葛兰西论 “民族人民的文学”:要求文学作为 “新文化” 的一部分, 成为“精神,道德革新的表现” ,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 9.4 应用:马舍雷的“缄默论” :作品中的空白和缄默是意味深长的, 它们间接地表现了意识形状; 领悟: 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自身 的努力,制造一个由其思想,情感和行为组成的有意义的连续结构; 这种结构一方面涉及到某一文学作品的各部分内容要素之间的整体 关系,另一方面又与整个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 应用: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 1)把文学艺术看作商品, 文艺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意识形状, 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经济生 产的形式;( 2)从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相互关系看艺术形式,艺 术生产和消费既可以转变艺术形式, 系,仍可以转变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也可以转变艺术家与观赏者的关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下) 10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明白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 握其理论的要点; 二课程内容 10.1 布洛赫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论; 10.2 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理论; 第 2 页,共 5 页 10.3 本雅明的技术主义艺术理论; 10.4 阿多诺的否定性文论; 10.5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文论; 10.6 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文论; 10.7 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 三考核学问点 10.1 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10.2 布洛赫以“幻想”为核心的艺术理论; 10.3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和“间离化”概念; 10.4 布莱希特论现实主义; 本雅明的艺术生产论; 10.6 阿多诺论否定的辩证法和艺术的否定性本质; 10.7 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 马尔库塞论艺术的本质和造就“新感性”的功能; 10.9 弗洛姆论“生产性的爱”与“社会无意识”; 10.10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基 观点; 本 四考核要求 10.1 识记: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布洛赫的主要论著乌托邦精神, 期望的原理;布莱希特的主 要论著戏剧小工具篇;本雅明的主要论著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 评的概念,德国悲剧的起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第 3 页,共 5 页 阿多诺的主要论著否定的辩证法,美学理论;马尔库塞的主 要论著爱欲与文明,单面人,审美之维;弗洛姆的主要 论著躲避自由,爱的艺术;哈贝马斯的主要论著公众社会 结构的变化,交往行为理论; 10.2 领悟: 布洛赫以“幻想”为核心的艺术理论:( 1)把 2) 艺术的本质同幻想,同对世界审美的“超前显现”联系起来;( 艺术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 它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可以成为精神的 一个避难所;( 3)艺术的幻想实质是对白日梦的改造; 10.3 应用: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和“间离化”概念:史 诗剧:用史诗即叙事方法在戏剧舞台上表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现代 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并呈现其进展趋势, “间离化”:是史诗剧的核心概念; 以“叙事性”取代“戏剧性”; 10.4 领悟:布莱希特论现实主义:( 1)现实主义应坚持马 克思主义的“阶级论”:( 2)现实主义不应以酷似生活为标准,而 应“驾驭”现实,洞悉生活本质;( 3)主见把大事过程置于艺术表 现的中心;( 4)现实主义应制造新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来表现新的现 实,可借鉴先锋派的艺术成果; 10.5 应用: 本雅明的艺术生产论:艺术创作是生产,艺术 观赏是消费,艺术创作的“技术”即技巧,代表着肯定的艺术进展水 平,构成了艺术生产中的艺术生产力; 10.6 领悟:阿多诺论否定的辩证法和艺术的否定性本质: 否 定的辩证法: 真正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指向差异之物, 即冲突和对 立,其真实含义永久是否定性的,而不具有任何确定性;否定的辩证 法就是要否定现实的总体性,捍卫,争取个体性和非同一性;艺术的 否定性本质:“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的熟悉”; 10.7 应用: 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批判: (!) 批判资本主义的“消费掌握”把人变成“单维人”;( 2)批判资本 主义对人的“爱欲”本性的压抑;( 3)批判资本主义滋长了“攻击 性”罪责;( 4)从人性异化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 第 4 页,共 5 页 10.8 领悟: 马尔库塞论艺术的本质和造就“新感性”的 功能:( 1)认为艺术的永恒性以普遍人性为基础,并对普遍人性作 了弗洛伊德式的说明, 强调艺术超越直接现实, 呈现了一个非压抑的 条件,促使人的感性本能得以升华;( 2)艺术以想象与幻想对现行 的理性原就提出挑战, 使主体感性摆脱压抑状态, 达到“感性的解放”; ( 3)促使人们转变旧的感受世界的方式,造就具有“新感性”的社 会主体,而“新感性” 能变成一种改造, 重建社会的现实生产力; (4) 现代艺术是造就新感性的正确途径; 10.9 领悟: 弗洛姆论“生产性的爱” 与“社会无意识” :“生 产性的爱”:提出人的存在的二律背反和历史的二律背反的观点,强 调爱是“在储存人的完整性,人的个性条件下的融合”,而成熟的爱 应是一种生产性的爱,一种赐予; “社会无意识”:指出社会是通过 语言,理性规律和社会禁忌三个途径来压抑无意识的, 过滤器;强调文学与社会无意识的亲密联系; 它们是社会的 10.10 应用: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对现代 艺术的基本观点: “社会交往行为”理论: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和谐和 相互作用,以语言为媒介, 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懂得,沟 通和一样;对现代艺术的基本观点:( 1)对现代艺术打破传统艺术 的“光晕”,引导人们摆脱依附,寻求解放的功能予以确定;( 2) 先锋派艺术所表达的不是资本主义合理化的期望, 法化危机,是对交往行为合理化要求的潜在期盼;( 而是资本主义的合 3)指出先锋派 艺术因“光晕”的丢失和“寓言”手法的广泛应用,使作品有机一体 化被破坏,虚假整体意义被消解,与丑,否定的畸形结合,使艺术成 为一个自主化的试验场所; 第 5 页,共 5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