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考研复习重点归纳总结(超详细).pdf
16页西方经济学复习参考 一,名词说明 微观部分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用所失去的正确挑选的成本或收益来 度量的;(微观 P5 ) 稀缺法就: 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 任何资源和商品 都是稀缺的;( P4 ) 供应法就:也称供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 商品的供应量与价格成正比; 需求:是指在肯定时期内,在肯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 意并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留意区分于需求量,引申到需 求函数等与需求相关的名词; ) 需求价格弹性: 是运算需求量的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的变 化率的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 (引申到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 价格弹性,供应价格弹性等学问点) (微观第三章的弹性) 效用:指消费者消费商品时所得到的满意程度; 固定成本: 指不与产量发生关系, 即使产量为零也需支付的 成本;( P152 ) 第 1 页,共 16 页 边际效用: 指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 用的增量,它等于总效用增量除以消费的增量; 边际产量递减法就: 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形下, 每 增加一个单位的某一生产要素的数量所带来的产量增量呈递减 趋势;(由此引申各种边际的含义即名词说明) 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保证产量不变的情形下, 用一种要素替 代另一种要素的比例; 公共产品:具备非排他性和非冲突性的产品; P402 完全垄断: 只有一家企业生产和销售没有很近的替代品的一 种市场结构; 长期:全部要素都可以发生转变的时期 无差异曲线:具有相同偏好程度的不同消费束的轨迹; 等产量线: 在生产某一给定产量的情形下, 全部不同的投入 组合的轨迹; P139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点即是实现了正确消费组合, 效用 极大化组合,正确购买组合,它有三个条件命题: 1 ,当无差异 曲线与预算现相切时,该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2,当无差 异曲线的斜率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时, 就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3, 当价格比率等于相应的边际效用比率时,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P90 规模经济:规模酬劳递增加上规模酬劳不变的情形; P145 第 2 页,共 16 页 外部性: 指的是第三方对生产或消费当事人强制产生的额外 的成本或收益; P391 消费者剩余: 指消费者情愿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 差;(它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留意生产者剩余的名词说明) 完全竞争: 很多企业生产同质商品的一种市场结构类型, 在 这种市场上, 要素具有完全的自由流淌性, 信息充分完全;( P185 ) 宏观部分 国民生产总值: 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总和; (宏观 P367 ) 流淌性陷阱: 在任一给定的较低利率水平上, 公众情愿持有 任何数量的存量,因此,增加货币供应不会转变国民收入; (宏 观 P422 ) 总需求曲线: 指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各部门总的方案支出之和, 标明总需求量和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是指因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而引起的通 货膨胀; (留意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等其他类型的通货膨胀的名 词说明 ) 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 投资降低的成效; 第 3 页,共 16 页 总供应曲线: 说明一国经济全部企业情愿供应的实际国民收 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曲线; 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者增量与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 边 际都是这个意思,一个因素的增量与另一个因素的增量) 政府支出乘数: 增加一个单位的政府支出所引起的均衡国民 收入的增量; 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 备及存货)的支出; P370 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 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P395 可引申至其他乘数,如政府转移支付 乘数等; 法定预备金率: 这种常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肯定金 额,成为存款预备金,在现代银行制度中,这种预备金在存款中 起码应当占的比率是由政府(详细由中心银行)规定的;这一比 率就成为法定预备金率; 按法定预备金率提留的预备金是法定准 备金; 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防止的 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应和需求不匹配造 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 第 4 页,共 16 页 合适的技能, 或者居住地点不当, 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以此联系的仍有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率等名词) 通货膨胀: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 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 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受这通货膨 胀; 二,简答题 宏观部分 1, 请用双缺口模型说明相机选择的财政政策是如何发挥作 用; 相机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处于萧条的状况下, 政府应 该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增加转移支付,减 少税收;相反,在经济处于过热的状况下,应当实行紧缩性的财 政政策,即削减政府支出,削减转移支付,增加税收; 当经济处于萧条时, 将显现萧条缺口, 实际的总产量水平低 于充分就业的总产量水平,即 YeYf , 而经济处于均衡时,总产 量等于总支出,政府为实现充分就业,必需提高总产量水平,那 么 AE 的增加将导致总产量的增加,为使 AE 增加,政府应增加 政府支出,增加转移支付,削减税收;由于 AE=C+I+G+X-M=a+b(Y-Yx+Yr)+I+G+X-M. 第 5 页,共 16 页 同理,当经济处于过热时,将显现通货膨胀缺口,实际产量 大于充分就业的总产量水平,所以应当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2.请说明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 乘数发生作用有两个条件: ( 1)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2)在 每一轮经济循环中都要求有闲置的资源, 否就实际总产量水平就 无法增加,增加只能是名义总产量; 3,税收,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支出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 有何区分? 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 他是通过转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从而影响消费支出, 再影响总支出的; 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 动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时,导致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削减,从 而消费削减, 总支出也削减; 总支出的削减量是税收增加量的倍 数,反之就相反; 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 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 总 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 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 买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 是间接影响 总支出, 也是通过转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和 总支出; 但与税收不同的是, 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总是与总支出 同方向的; 这两个变量之间有肯定的倍数关系, 但倍数小于政府 购买乘数; 第 6 页,共 16 页 4,什么是市场公开业务?它通过哪些传导机制影响货币供 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心银行在公开二级债券市场上买卖政府 短期债务的活动;当经济萧条,失业率增加时,政府可以在二级 市场上买进债券,增加货币供应量, ,启动银行系统的信用扩张 机制;相反,在显现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时,政府会卖出债券,减 少货币供应量, 启动银行系统的紧缩机制; 此手段的传导机制可 以通过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私人;比如,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 策时, 政府可以从商业银行购入一批债券, 这样商业银行的预备 金账户上就多了一笔预备金存款, 通过银行乘数, 引起货币市场 发生连锁反应,从而刺激经济的扩张;同理,当政府从私人处购 入一批债券时, 也可以发生同样的成效; 当经济显现通货膨胀时, 政府可以实行卖出一批债券的方法来达到印制经济的目的, 其中 的机制与扩张一样; 5, 货币政策的效力与 IS 和 LM 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 (思 考财政政策的效力与 IS 和 LM 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货币政策的效力和 IS 曲线斜率 成反比,与 LM 曲线的斜率成正比,详细来说,在 LM 斜率给定 的情形下, ( 1 ) IS 曲线越平整,标明斜率对投资的影响越小,此时, 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大,对利率的影响越小; 第 7 页,共 16 页 ( 2)IS 曲线越陡峭,标明利率对投资的影响越小,此时,货 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小,但对利率的影响越大; ( 3)当 IS 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时,货币政策对利率具有完全 效力,对利率不会产生影响; ( 4)当 IS 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时,货币政策对利率具有完全 的效力,对国民收入不会产生影响; 在 IS 曲线的斜率给定的情形下, LM 曲线越平整, 货币政策 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越小;反之, LM 曲线越陡峭,货币政 策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较大; 6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主要有:( 1)是由货币的传导机制打算的; ( 2)是由于实际 余额效应作用的结果; ( 3)是由于外贸效应作用的结果; 7,依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如何调 节宏观经济运行的? (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定义及分类; ( 2)经济萧条时,运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调剂经济; ( 3) 经济膨胀时, 运用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调剂经济; 8,请说明存款制造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 存款制造乘数发生作用有两个条件: ( 1)非现金结算制度; ( 2)部分储备金制度; 第 8 页,共 16 页 微观部分 1.请说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出现 U 型 的缘由; 长期平均成本呈 U 型是由于规模酬劳的不同状况导致的; 企业在长期扩大生产规模的初期, 显现规模酬劳递减, 由此 LAC 递减;中期显现规模酬劳不变,此时 LAC 达到最低;后期显现 规模酬劳递减,由此 LAC 递减; 短期平均成本呈 U 型是由于边际产量递减法就的作用;在 短期,随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第一出现递增的趋势, 到达肯定的阶段后, 开头显现边际产量递减, 而且将始终递减下 去;而在要素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形下, 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呈反 方向变动的趋势,因此边际成本出现 U 型,也即总成本先以一 个递减的比率上升, 再以一个递增的比率上升; 而从总成本的形 状,我们可以导出短期成本曲线呈 U 型; 2,说明无差异曲线的特点(等产量曲线的特点与之类比即 可) ( 1)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代表着相同的偏好; ( 2)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 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 4)由同一效用函数所绘出的无差异曲线互不相交; 第 9 页,共 16 页 ( 5)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反 之,就低; 3,请说明需求法就形成的缘由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 价格和需求量呈反向变化; 缘由: ( 1) ,价格下降,将吸引新的购买者; ( 2)价格下降,导致消费 者实际收入上升,从而增加购买量; ( 3 )价格下降,导致这种商 品相对于它的替代品变得更廉价, 从而增加购买;( 4)消费者对 一种商品情愿出的最高价格是由该商品供应的边际效用打算, 随 消费数量的增加, 边际效用出现递减的趋势, 随便价格也逐步递 减; 三,作图题 (由于技术以准时间上的问题,这里只给出题目 以及曲线所在的页面,曲线图就不画了 ) 微观部分 1, 作图表示正常品在价格下降时的效应分析(不考) P99 2,从价格消费曲线中推导出吉芬品的需求曲线; (应当也不 考) 3,作图说明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应曲线; P203 P204 第 10 页,共 16 页 4,图示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生产中显现亏损但连续生产的 情形; P195 P197 中五种情形的第三种情形,亏损微小化; 5,图示并说明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 之间的关系; P135 中的内容 6,由 TC 曲线推导 AC 曲线; P157 中 AC 的推导以及 MC 的推导 宏观部分 1, 用四方图法推导 LM 曲线; P426 中 LM 曲线的推导 2, 作图推导三部门的 IS 曲线(四方图法) P416 中 IS 曲线的推导 3, 用两方图法推导 AD 曲线; P486 中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