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孟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docx
2页关于孟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我们总说唐诗三百首,唐朝仿佛就是代代出诗人的时代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关于孟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希望对你有帮忙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驰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 〔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从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 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早年生活唐天宝十年〔751年〕,孟郊生于湖州武康,父亲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昆山县尉,家中清贫,孟郊从小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往来青年时代隐居于河南嵩山,但关于这段经历的起讫时间与具体情况,已不可考自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三十岁至四十岁这段期间,他在河南目睹过当时的藩镇之变,在信州上饶为陆羽新开的山舍题过诗 ,后来又在苏州与诗人韦应物唱酬 。
由中原而江南,行踪不定,却是除去写诗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业可以记述 中年及第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土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贞元八年〔792年〕,下第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褒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贞元十三年,寄寓汴州贞元十五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嗣后又历游越中山水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假设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又有故平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
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因此孟郊穷困至极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晚年生活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郑馀庆任盂郊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孟郊定居于洛阳立德坊他的生活是到这时候才富裕一点,可以免于冻饿了然而不久他又遭到丧子之痛 ·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为兴元尹,奏孟郊为兴元军顾问,试大理评事孟郊闻命自洛阳往,八月二十五日〔公元814年9月12日〕,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六十四岁诗歌题材在内容上,孟郊的诗超出了大历、贞元时代那些狭窄的题材范围固然,他的诗的主旋律是中下层文士对穷愁困苦的怨怼情绪,这是他屡试不第、仕途艰辛、中年丧子等生活遭遇决定的;但他还是能透过个人的命运看到一些更广大的`社会生活,并以诗来反映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针砭了社会上人际关系中的丑恶现象,有的那么锋利地揭示了贫富之间的不平等如?寒地百姓吟》以“高堂捶钟饮,到晓闻烹炮〞与“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两相对照,?织妇辞》描写了织妇“如何织绔素,自着蓝缕衣〞的反常现象他写这种诗常有很深刻的心理体验,如?寒地百姓吟》中“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之句,实非泛泛纪述民间疾苦者可比。
应该说,在杜甫之后,孟郊又一次用诗歌深入地揭露了社会中贫富不均、苦乐悬殊的矛盾孟郊还有一些诗描写了平凡的人伦之爱,如?结爱》写夫妻之爱,?杏殇》写父子之爱,?游子吟》写母子之爱,这些题材已经在很长时间内被诗人们无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