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低效林改造报告报告.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38008506
  • 上传时间:2023-05-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42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低效林改造报告通江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全县幅员面积 618.8万亩,林业用地386.4万亩,有林地面 积355.7万亩,活立木蓄积98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8.77%,是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 县,也是四川省盆周山区林业重点县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 属大巴山常绿阔叶林和山地常绿针叶林、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近年来,通江县先 后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林业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以松木、柏 木等纯林和天然林为主的成片有林地,由于受资金困挠,重造林、轻营林,造成林分质量不 高、产量低、林分生态系统不稳定等,普遍呈现出长势较差,生态经济效益较低,是典型的 低产低效林一、通江县中幼林和低产低效林现状、森林资源现状目前,全县中幼林面积289.7万亩,其中需要抚育的中龄林面积 5.9万亩,幼龄林面积 21.6万亩,所属重点公益林面积22.6万亩,商品林面积4.9万亩,低产低效林面积95.9万亩, 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40.1%,其中中幼林面积88.3万亩,天然林面积54.4万亩,从实际调查 情况看,全县中幼林主要以人工植苗造林居多,并主要集中于中、高山区,全县林分结构大 多是以华山松、刺杉、刺槐、柏树等为主的纯林,林相单一,结构简单,同时,从林木生长 的立地条件看,部分灌木层和草本层残缺,水土保持能力低下,部分灌木层及草本层生长又 过于繁茂,林区“小老头树”、“怪型树”、“藤缠树”等现象较多,导致林木长势较差,进而 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发挥。

      低产低效林形成原因一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通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基本 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但年分布不均,旱、涝灾 害频繁,旱灾为主要灾害性气候尤其是2007年全县先后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及雨雪冰 冻灾害,严重影响了林木生长全县森林土壤又以紫色土为主,紫色土是在中生代侏罗系和 白垩系的紫色砂页岩发育形成,其结构松散,可溶性物质含量高,易被水解溶蚀,保水保肥 能力差加之该区紫色土有机质含量低,大部分在1—2%之间,林地土壤瘠薄,厚度多在30cm 以下所以在这种地表上生长的林木极易形成低产低效林二是栽植树种单一,栽植密度过 大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全县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全力开展消灭荒山运动, 为尽快将荒山绿化起来,大面积栽植以适宜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柏树、松树等为 主的纯林,进而为林木生长缓慢、病虫害发生频繁埋下了隐患,这是低产低效林形成的主要 原因之一同时,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初期,为确保造林成活率,在栽植密度设计上 要求每亩300株,职工在具体操作时甚至每亩高达 400余株,虽然达到了绿化的目的,但也 造成了如今大面积的“小老头树”、“牵藤树”等。

      根据在空山林场椒园子工区黑窝子塘林班 的调查情况看,1998年营造的日本落叶松纯林,造林栽植密度达每亩 430株,2公顷落叶松株数达12900株,其中最大胸径16cm的株数占5%,胸径为14cm的株数占25%,胸径低于 12的株数占70%三是中幼林抚育等管护措施未及时跟上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深入 实施,我们在造林方式上采取了营造栋、柏松等混交林,在管护措施上实行了透光抚育管理等进一步提高了森林蓄积量,并取得良好效 果但是,由于林场及业主资金有限,对促进林木正常生长的抚育力度远远小于低产低效林 增长速度,同时业主为了较快回收树苗栽植成本,在具体进行透光抚育等管护措施中,往往 是砍大留小、砍直留弯、砍优留劣,造成事实上的逆淘汰,保留下来的林分生态、经济效益 不高还有部分低产低效林是因为过度修枝,影响了林木生长造成的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效益评估一是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不但能改善林分结构, 提高森林质量,而且有利于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根据 2007年雨雪冰冻灾害调查,在幼、中龄林阶段,由于林木密度较大,降雪后承受雪的压力比密度低的 林分大,每公顷林冠受到雪压的重量可达 500多吨,林木胸高断面上每平方厘米承受的压力达2.5公斤;林木稀疏后,每公顷林冠受到雪压的重量可降到 300吨,林木胸高断面上每平方厘米承受的压力可降至0.5公斤。

      由于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改善了林分的卫生状况,病 虫害可下降90%以上,增强了抗灾的能力同时,经过抚育的林分,林木株数减少,林冠郁 闭度下降,使林内光照增加,林内空气、土壤的湿度、温度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同时,抚 育地被物的分解,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促进了林木的生长,有利于提高和更好地发挥森林的 防护效能和多种效益二是中幼龄林抚育投入少,见效快,在一个森林经营周期内(十年) 抚育林分与未抚育林分,林分生长量年净增 3.0立方米/公顷,十年净增蓄积量30立方米/公顷,新增木材产值9000元/公顷(按300元/立方米计算),是森林抚育费用900元/公顷的10 倍如果将全县19.31万公顷森林全部抚育一遍,每年至少可净增蓄积量 20余万立方米,新增木材产量10余万立方米,年新增木材产值3000万元同时,森林抚育及改造生产木材6.0 立方米/公顷(20%间伐强度、50%出材率),按年抚育和改造10万公顷计算,可产木材 60 万立方米,年增加木材产值1800万元(按300元/立方米销价)通过国有空山林场对卢家坪 工区倒栽窖林班皆伐后1995年天然更新起来的桦木中幼龄林进行生长抚育的调查,可得出如 下数据:抚育后林分平均胸径每年净生长为 1--1.3厘米,而未抚育的林分平均胸径每年净生长仅为0.5—0.7厘米,目前平均胸径达18厘米。

      三是自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各 国有林场适当开展了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工作, 制定了《森林抚育、改造技术规程》近几年来,全县也针对中幼龄林面积大,亟待抚育林分多的特点,倡导各单位制定了有利于 幼龄林抚育的政策,如〃抚育的小材小料可以抵抚育的工资〃等措施,有力促进了中幼龄林抚 育、低效林改造工作的开展,并在已开展的中幼龄林抚育、低效林改造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 经验同时,中幼龄林抚育工程不仅缓解了大中径级后备森林资源的不足,而且壮大了林业产 业,增加了林农收入森林抚育和改造投入资金的 70%可转化为劳务收入,以年抚育和改造5万亩计算,年均投资4500万元,相当于每年可吸纳近3000个剩余劳动力,不但可以解决 国有林场职工就业,而且也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其社会效益显著二、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重全县 386.4万林业面积低产低效林占三分之一,急需抚育的中龄林和中幼林面积占林业总面积的 74%,管理粗放,品质低下,全县若不及时抚育在较短时间内便形成新的低产低效林二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利用率不 高中幼林抚育间伐,生产的都是小径材,当地很难利用,作柴火职工农户烧不了这么多, 也不愿意,只有运到县城销售,但路程运,运费高,每立方米小径材运费就是 70多元,在交通好的地方职工还可以找点劳务费,交通不好的地方连职工的劳务费都捡不起,职工不愿搞。

      三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采伐限额管理体制不明由于森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 生产成本高,其中中幼林抚育,需采伐相当一部分胸径 6厘米以上的林木,受采伐限额的限制,手续很难办,要列入采伐限额管理,企业没有积极性,有的抚育采伐变相成了择伐,以 取材为目的四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社会工资猛涨,造成抚育积极性不高林场附近社会工资由原来的40元/天涨至现在的80元/天,而地方政府又没有给林场及业主投入低产低效林改造和抚育资金,同时,林场由于资金有限至今仍按抚育工价 15元/亩计价,职工积极性不高,在林场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五是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资金 缺乏国家没有安排专门的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资金,在人工造林中,国家只安排 有限的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资金,在人工造林中,国家只安排有限的种苗费、造林 费以及造林后的管理费,与退耕还林工程相比相差甚远,地方财政又拿不出这笔钱来搞抚育, 林场没有实际收入,不愿搞,使人工造林的抚育跟不上,成效差六是全社会没有形成一个 森林经营的良好氛围由于森林经营投入大,见效期较慢,再加之国家对森林经营资金投入 也相对较小和地方党政领导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很难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森林经营氛 围。

      三、中幼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对策与建议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和低产低效林分改造,是当前森林培育急待解决的问题森林抚育管 理和林分改造就是使森林尽快转变为能生产优质木材和其他多种产品,并能发挥更好的生态 效能的优良林分,均是森林培育时间上最长、促进林木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一是对于密度过 大的林分采取间伐措施根据以往通江县的经验,每亩保留 110 — 160株效果较好间伐时,应采取间密留匀、去劣留优的原则,同时应清除枯立木、风倒木和病虫木等不利于林内卫生 的林木以及劣质林木、畸形木、长势衰弱林木、下层林木等,并将间伐木的枝垭、梢头、伐 桩等清除,使保留下来的林木具有较好的水、肥、光照条件在林下植被条件较好的地方, 可以采取局部抚育,即铲除窝中杂草,疏松土壤对采取抚育间伐、调整林分结构等措施改 造的低产低效林,要加强改造期的施工管理,严格按照设计施工,避免乱砍滥伐林木,杜绝 以改造为名而加剧林地的毁坏并适时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空山综合林场于2001年在凳子山林班进行试点,效果十分明显二是营造混交林改善林分结 构由于通江县低产低效林主要是柏木、松木林,可通过补植落叶阔叶树种以改造林地条件, 增加易腐枯落物数量,调整林分的树种结构和层次结构,以提高林分抗逆能力和生产能力。

      对株行距大于1.5m X 1.5m,郁闭度低于0.3的低产低效林,在其林中空地栽植桤木、 栋树,形成混交林补植时应伐除原有生长不良的林木,根据原有林木的分布格局,采取成 行或成团栽植,定位开窝,同时应保护原有的乔、灌树种和草本植物对于山顶、山脊等土 壤瘠薄的林地,则采取乔灌混交三是实行封山育林减少牛羊及人为破坏封山育林多是将 天然或人工林分封禁一个时期,利用天然或人工下种,通过育林、保灌、护草,促进群落的 进展演替对于主要由于人为干扰导致的低产低效林可采用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可以结合补 植、补播、全砍重造对低产低效林进行改造,也可单独进行经过封育而成长起来的林分多 为混交复层、结构稳定、防护抗灾能力较强的林分四是明确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 专项资金抚育管理不善是形成全县低产低效林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重栽轻管,使造林后 的抚育工作被严重忽视,究其根本原因,是投入不足通过调查分析,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 程实施第二阶段,国家应把低产低效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工作作为提高林业整体水平的重要 任务之一,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对于公益性低产低效林(如防护林)的改造,应作为其中的 一个子项目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规划,一方面能得到有力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使得低 产低效林改造目的明确,服务于国家、地方的整体生态规划。

      同时,建议国家及地方相关部 门尽快制定法律法规,通过生态补偿的形式对低产低效林改造注入资金对于商品性低产低 效林改造与经营可以通过吸纳社会资金的方式进行改造试点五是建立健全政策机制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低产低效林改造森林经营工作亟待加强,建立森林抚育管理扶持政策,设 立森林抚育专项资金,改革森林抚育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在明晰林权、林农自愿的 基础上,积极推进林地使用权和林木产权的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建立多种机制下的资金及 采伐限额等扶持政策,有效促进低产低效林改造同时,也更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 策,以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投入,做好承包、租赁、抵押、继承、转让、拍卖等工作六 是修编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