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害藻类的控制与清除方法.docx
2页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遇到杂藻繁生的情况,危害很大常见的在养虾前期,肥水阶段,池 中常生长丝状的绿色藻类,似絮状棉花,这是绿藻的一种,群众称为青苔,能使虾池水变清、 变瘦,水中浮游生物难于繁殖,不利于对虾生长当温度高、雨水多时,虾池水变淡后,在淡水养殖区的鱼虾池中常繁殖微囊藻,称为“水 华”或“湖靛”这些杂藻类对虾养殖危害很大,严重时会使鱼虾大量死亡现将其生成原 因、危害、控制与清除的方法加以介绍一、 有害杂藻生成原因1、 青苔的形成原因冬闲季节虾池有积水,有藻种生存,养虾前清池未用药物杀死,虾池纳水较浅,施肥繁 殖饵料生物时,施肥量过大,环境适合,青苔就长出来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繁殖量逐 渐加大,若池中青苔少量时,它可以作为对虾部分饵料,亦是虾池小型甲壳类如糠虾类的栖 息场所也可以作为对虾防敌害生物侵袭匿身的场所往往随水温的升高,青苔大量繁殖起 来,对养虾危害很大2、 微囊藻的生成原因微囊藻是高温藻类,水温20 r以上,便开始快速生长,夏季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旺盛, 在淡水的鱼虾塘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称为水华或微囊藻水华其主要种类是铜微囊藻和水 华微囊藻其能快速繁殖的条件是:(1)在水流交换差的鱼虾塘容易大量繁殖。
2)强光、高 温和碱性水体会迅速繁殖生长3)水体中氮和磷是与微囊藻生长、繁殖关系最大的因素 当水体中三态氮和可溶性磷含量大,其他藻类生长良好时,能抑制微囊藻的生长、繁殖相 反,当水体中三态氮,特别是可溶性磷较少时,其它藻类的生长、繁殖就会受到抑制,而微 囊藻能得到大量的繁殖要控制微囊藻的繁殖,就要控制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以及两者的比 例水温15°C以下便不会繁殖了4)虾池前期施肥量过大,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后期少施 肥或不施肥,藻类大量死亡从而形成微囊藻水华5)未搭配食这些藻类的鱼类,如罗非鱼 等二、 杂藻的危害性青苔大量繁殖起来后,吸收池水的无机盐类,水中营养成份下降,浮游生物繁殖不起来, 使虾池透明度加大,池水清瘦见底,对虾天然饵料匮乏,影响对虾生长速度虾苗游泳时会 被缠绕在青苔里面或者弹跳起来搁浅,活活致死青苔繁殖一段时间之后,大量死亡腐烂, 沉入池底变臭变黑,造成水质、底质恶化,影响对虾生长,甚至会造成对虾大量死亡鱼虾池中微囊藻是属于蓝藻门,主要是铜绿微囊藻及水华微囊藻其主要危害是:1、 大量繁殖后抑制其他浮游植物生长和繁殖,降低水中溶解氧,与养殖的动物争氧, 阴雨天易缺氧使水体老化,不利于鱼虾的生长。
2、 其强烈的光合作用能使池水pH值大大提高,常达10左右,使鱼虾难生存,此时, 鱼体硫胺酶活性增加,易使鱼体缺乏维生素B13、 微囊藻大量繁殖后,一段时间后便会死亡,藻体蛋白质分解后可产生羟胺(NH2OH)、 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会毒死鱼虾类4、会使水中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5、微囊藻所产生的毒素可导致动物肝脏大量出血致死,还使人体致癌如果水中微囊 藻浓度达100万个/升,可使养殖的家鱼死亡三、杂藻的防治措施1、 青苔防治措施冬闲季节排干池内积水,曝晒池底,施生石灰或草灰将其杀死条件许可时清淤及翻耕 池底一次在虾池进水放苗前,可用扑草净0.2〜0.3毫克/升稀释均匀地泼洒池中,杀灭之, 排干水然后再纳水放虾苗在虾池纳水时,适当提高水位、降低池水透明度如果池内出现 青苔时,用人工捞起,不要用拉网,以免藻体断裂传播繁殖更快在养成阶段,应在对虾体 长4厘米后才使用扑草净杀除,使用量为每亩200〜300克将扑草净与细泥沙拌匀,比例 1:100〜1:200,温度合适,均匀撒在池底滋生杂藻的地方应选择大潮期的晴天下午溶解氧 高时施药,施药后24小时连续换水,直至池水溶解氧正常2、 微囊藻的综合防治措施消毒池塘是预防微囊藻繁殖的重要措施,在冬季收完虾后,排干水、曝晒池底、清除淤 泥、用生石灰消毒池底,放苗前冲洗池塘。
在虾池中可适当放入罗非鱼,摄食池中的微囊藻 如果在淡水鱼塘可适当多放鲢、鳙鱼,摄食池中藻类,同时控制池水,不使池水过肥要经 常换水,放入光合细菌或EM菌等,促使水中营养物质的良性循环,使水中有益的浮游藻类 占优势,抑制微囊藻的生长、繁殖如果水质较清淡的池塘,可施无机肥改良水质,可多用 一些磷肥少用一些氮肥,减少微囊藻的繁殖微囊藻喜碱性水体,有微囊藻生长的池塘不宜使用石灰调节水质或杀除过去常用硫酸 铜杀除,此药残留在土壤或水中及养殖动物体内时间较长,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现在不宜 使用广州已有生产“杀藻灵”和“高效苔藻净”两种药物,清除微囊藻有效作用机理是: 药物的有效成分进入水体后,可迅速降低水生植物的表面张力,使藻类快速脱水萎缩死亡, 对池塘水体中藻类的动态平衡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此药物不影响水产养殖动物食欲,毒副 作用小,使用安全,并且能将死亡藻类所分泌的毒素转化为可利用的类氨基酸物质,促使鱼 虾蟹机体的营养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