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复试材料力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二轮主要).docx

32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64035770
  • 上传时间:2023-1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2.50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复试面试材力重点总结一.材料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1. 材料力学的任务: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的矛盾研究对象:杆件强度: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2. 材料力学中的物性假设连续性:物体内部的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均匀性:构件内各处的力学性能相同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3. 材力与理力的关系,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的概念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的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J压应力正应力|拉应力[线应变应变:反映杆件的变形程度]角应变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4. 物理关系、本构关系虎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拉伸或压缩b = E& AZ =里_EA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夹角的变化T= Gr适用条件:应力〜应变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5. 材料的力学性能(拉压):一张e图,两个塑性指标6、中,三个应力特征点:bp、七、b/四个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 段、颈缩阶段。

      E拉压弹性模量E,剪切弹性模量&泊松比v, G =(^匕l_L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比较:变形强度抗冲击应力集中塑性材料流动、断裂变形明显拉压b s的基本相同较好地承受冲击、不敏感脆性无流动、脆断仅适用承压非常敏感6. 安全系数、许用应力、工作应力、应力集中系数安全系数:大于1的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的关键过小,使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塑性材料卜]=七nsL]_b脆性材料峪」—nb7. 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1)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2) 对构件的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 分析方法建立理论,预测理论应用的未来状态3) 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8. 材料力学中的平面假设寻找应力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的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1)拉(压)杆的平面假设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 处处相等j h j i mj-i ii>s.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上正应力为零3)纯弯曲梁的平面假设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的 纵向纤维;正应力成线性分布规律。

      9小变形和叠加原理 小变形:① 梁绕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② 杆件变形前的平衡③ 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④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叠加原理:① 叠加法求内力② 叠加法求变形10材料力学中引入和使用的的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1)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 线布力,集中力,集中力偶,极限荷载2) 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3) 名义剪应力,名义挤压力,单剪切,双剪切4) 自由扭转,约束扭转,抗扭截面模量,剪力流5) 纯弯曲,平面弯曲,中性层,剪切中心(弯曲中心), 主应力迹线,刚架,跨度,斜弯曲,截面核心,折算弯 矩,抗弯截面模量6) 相当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应力圆,极限应力圆7) 欧拉临界力,稳定性,压杆稳定性8) 动荷载,交变应力,疲劳破坏二.杆件四种基本变形的公式及应用1.四种基本变形:基本变形截面几何性质刚度应力公式变形公式备注拉伸与压缩面积:A抗拉(压)刚度EANc = 一A曲 NlAl = EA注意变截面及变轴力的情况剪切面积:AT QT = A实用计算法圆轴扭转极惯性矩I = j p 2 dA抗扭刚度GIPT =虹max W"PM lQ = TGIp纯弯曲惯性矩I = j y 2 dA抗弯刚度EIZMc = maxmax ^WZd2y M (x)一dx 2 EIZA M (x)(_ = p EIZ挠度y转角dy = edx2.四种基本变形的刚度,都可以写成:刚度=材料的物理常数X截面的几何性质1) 物理常数:某种变形引起的正应力:抗拉(压)弹性模量£;某种变形引起的剪应力:抗剪(扭)弹性模量仔。

      2) 截面几何性质:拉压和剪切:变形是截面的平移:取截面面积A;扭转:各圆截面相对转动一角度或截面绕其形心转动:取极惯性矩/;p梁弯曲:各截面绕轴转动一角度:取对轴的惯性矩七3. 四种基本变形应力公式都可写成:应力=瓣内矗I对扭转的最大应力:截面几何性质取抗扭截面模量W =_^ p P maxI对弯曲的最大应力:截面几何性质取抗弯截面模量WZZ皿4. 四种基本变形的变形公式,都可写成:内力x长度 变形二一刚度因剪切变形为实用计算方法,不考虑计算变形弯曲变形的曲率 ;二±笔,一段长为l的纯弯曲梁有: l M l EI~ z补充与说明: 1、关于“拉伸与压缩”指简单拉伸与简单压缩,即拉力或压力与杆的轴线重合;若外荷载作用线不与轴线重合,就成为拉(压)与弯曲 的组合变形问题;杆的压缩问题,要注意它的长细比人(柔 度)这里的简单压缩是指“小柔度压缩问题”2、关于“剪切”实用性的强度计算法,作了剪应力在受剪截面上均匀分 布的假设要注意有不同的受剪截面:a. 单面受剪:受剪面积是铆钉杆的横截面积;b. 双面受剪:受剪面积有两个:考虑整体结构,受剪面积为2倍销钉 截面积;运用截面法,外力一分为二,受剪面积为销钉截面 积。

      C.圆柱面受剪:受剪面积以冲头直径d为直径,冲板厚度t为高的圆柱 面面积3. 关于扭转表中公式只实用于圆形截面的直杆和空心圆轴等直圆 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计算公式可近似分析螺旋弹簧的应力 和变形问题是应用杆件基本变形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好 例子4. 关于纯弯曲纯弯曲,在梁某段剪力Q=0时才发生,平面假设成立 横力弯曲(剪切弯曲)可以视作剪切与纯弯曲的组合,因剪 应力平行于截面,弯曲正应力垂直于截面,两者正交无直接 联系,所以由纯弯曲推导出的正应力公式可以在剪切弯曲中 使用5. 关于横力弯曲时梁截面上剪应力的计算问题为计算剪应力,作为初等理论的材料力学方法作了一些巧妙的假设和处理,在理解矩形截面梁剪应力公式时,要注 意以下几点:1) 无论作用于梁上的是集中力还是分布力,在梁的宽度上都是均匀分布的故剪应力在宽度上不变,方向与荷载(剪 力)平行2) 分析剪应力沿梁截面高度分布变化规律时,若仅在截面内,有』l(h)bdh = Q,因T = T(h)的函数形式未知,无法 n积分但由剪应力互等定理,考虑微梁段左、右内力的平衡, 可以得出:QS *T = ZTbz剪应力在横截面上沿高度的变化规律就体现在静矩S;上,S *总是正的。

      z剪应力公式及其假设:a.矩形截面假设1:横截面上剪应力t与矩形截面边界平行,与剪应力Q 的方向一致;假设2:横截面上同一层高上的剪应力相等剪应力公式:「3)=空Ibz ,S*(y)=Z(Z)2 - )22Tmaxbh 2平均b.非矩形截面积作用线通过这层两端边界的切T假设1:同一层上的剪应力线交点,剪应力的方向与剪力的方向假设2:同一层上的剪应力在剪力Q方向上的分量c『相等剪应力公式:2 3S*(y)= (R2 — y2)2z 3,、4 Q匚(')= — • 3兀沉2Tmax4_T3平均C.薄壁截面假设1:剪应力I与边界平行,与剪应力谐调假设2:沿薄壁t, t均匀分布剪应力公式:_QS*T = Ztlz学会运用“剪应力流”概念确定截面上剪应力的方向三梁的内力方程,内力图,挠度,转角遵守材料力学中对剪力Q和弯矩M的符号规定在梁的横截面上,总是假定内力方向与规定方向一 致,从统一的坐标原点出发划分梁的区间,且把梁的 坐标原点放在梁的左端(或右端),使后一段的弯矩方程中总包括前面各段均布荷载q、剪力Q、弯矩M、转角挠度y间的关系:由:d 2 y d-^EEid^=M,否",箜=q dxd 4 y , 、EI y = q (x) dx 4d 3 y dM ,、 EI y = ^M =Q (x) dx 3 dx设坐标原点在左端,则有:EE^xL = q,q为常值一 d 3 v ,EI「= qx + AM: ElixL = § x 2 + Ax + B9 : EE空=qx3 + Ax2 + Bx + Cdx 6 2y:EE -y = qx4 + Ax3 + Bx2 + Cx + D24 6 2其中A、B、C、D四个积分常数由边界条件确定。

      例如,如图示悬臂梁:则边界条件为:Q I = 0 — A = 0M「0= 0 — B = 0 0 I = 0 — C = — 6 13 y I 广 0 — D = § 14EI • y = Lx4 -空x + 生24 6 8ql 4 x=0 — 8EI截面法求内力方程:内力是梁截面位置的函数,内力方程是分段函数,它们以集中力偶的作用点,分布的起始、终止点为分段点;1)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发生突变,变化值即集中力值,而弯矩不变;2) 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不变,弯矩发生突变,变化值 即集中力偶值;3) 剪力等于脱离梁段上外力的代数和脱离体截面以外另 一端,外力的符号同剪力符号规定,其他外力与其同向 则同号,反向则异号;4)弯矩等于脱离体上的外力、外力偶对截面形心截面形心 的力矩的代数和外力矩及外力偶的符号依弯矩符号规则确定梁内力及内力图的解题步骤: 1)建立坐标,求约束反力;2)划分内力方程区段;3)依内力方程规律写出内力方程;4)运用分布荷载q、剪力Q、弯矩M的关系作内力图;、一 < 关系:』2肱=dQ Q 疯&) ^xr d dxQD = QC +idq (x d (x ) MD = MC +idQ (x d (x )规定:①荷载的符号规定:分布荷载集度q向上为正;②坐标轴指向规定:梁左端为原点,x轴向右为正。

      剪力图和弯矩图的规定:剪力图的Q轴向上为正,弯矩图 的M轴向下为正5)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①无分布荷载的梁段,剪力为常数,弯矩为斜直线;Q>0,M图有正斜率(\); QV0,有负斜率(/); ②有分布荷载的梁段(设为常数),剪力图为一斜直线,弯 矩图为抛物线;qV0, Q图有负斜率(\), M图下凹(^); q>0, Q图有正斜率(/), M图上凸(^);③ Q=0的截面,弯矩可为极值;④ 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有突变,突变值为集中力之值, 此处弯矩图的斜率也突变,弯矩图有尖角;⑤ 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有突变,突变 值为力偶之矩;⑥ 在剪力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